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郑麦政策利好遭遇多重压力 回落行情仍有望延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 03:07 大陆期货

  国内市场

   郑麦政策利好遭遇多重压力回落行情仍有望延续

本周库存变化与MA5库存对比图(来源:大陆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5月份以来,国内郑州强麦期货在全球小麦预期减产、国内利好政策以及外围商品全线上涨等利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展开一波反弹行情。但是,随后周边商品期货金属、原油等自高位回落,以及国内政策利好兑现,行情出现了逆转,到6月下旬,国内小麦期货价格之前的涨幅全部回吐,主力合约611创出自去年份挂牌以来新低1559点。 从技术形态看,目前期价已经跌破前期低点后,价格短期出现一定低位震荡的格局,考虑到近日期价已经连续大幅回落,短线技术指标已给出超卖信号,因此技术反弹有可能随时来临。

  国际市场

   郑麦政策利好遭遇多重压力回落行情仍有望延续

本周库存变化与MA5库存对比图(来源:大陆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基金平仓是近期国际小麦期价大挫的主导因素

  进入6月,全球的小麦市场出现全线下跌,美国小麦期货价格更是从前期创下的历史高点直线下落,主要原因是冬小麦收获的季节性压力。尽管美国冬小麦的评级变差,其中硬红冬小麦减产是已经成定局,但该利多在前期的上涨中已经得到体现,随着小麦上涨的幅度的加大,小麦市场的技术指标都是处于超买区域,同时基金在小麦期货的净多持仓也是达到历史的新高,多头平仓的压力使得行情的回落在所难免。

  但近期随着价格下跌动能的逐渐消耗,国际小麦市场的受收获的压力正在逐步消化,另外本月一些全球的主产国对小麦预期的产量纷纷做了调低,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局发布报告,将澳洲2006/07的小麦产量预测值调低到2280万吨,2月份2450万吨,这相当于调低9%。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7年度阿根廷小麦产量为1430,低于5月份的1550(主要是播种面积低于预期、小麦产区出现干旱),所以须关注小麦期价可能出现的反弹。

  近期国内基本面信息汇总、分析

  ★ 饲料厂开始用小麦饲料的用量将有所增加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连续攀升,受玉米货源趋紧和新麦上市的双重影响,国内玉米与小麦之间的价差进一步缩小,目前玉米全国均价1406元/吨,小麦为1411元/吨,价差为5元/吨,一些主产区甚至出现玉米价格远远高于小麦的现象。为此,一些中小型饲料厂调整配方,使用小麦替代部分玉米,以缓解目前饲料价格高企,畜禽养殖亏损的状况。 由于价差拉大,玉米在饲料配方中已被部分替代。因为价格是由价值所决定,我国小麦价格一般相对玉米有所偏高,小麦与玉米的价格比大致为1.2--1.3:1之间。如果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倒挂,则一般在比价0.9:1以下,饲料厂开始考虑使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目前,湖北武汉小麦与玉米比价约为0.83:1,河南驻马店小麦与玉米比价为0.89:1。为此,一些饲料厂已经开始在饲料配方中采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尤其是湖北武汉地区使用价格相对低廉的小麦较为积极。为减少亏损,小麦替代量将相对扩大。目前,由于国内玉米价格高企,畜禽价格下滑,养殖户普遍存在亏损。为降低成本、减少亏损,则小麦是玉米的主要替代品。玉米能量消化能3380大卡/公斤、代谢能3130大卡/公斤;而小麦消化能3350大卡/公斤、代谢能 3090大卡/公斤,能量基本相当。通常只要小麦与玉米价格出现一定比例倒挂,作为能量饲料的玉米将会被部分小麦替代。一般情况下,小麦在饲料配方中的替代量为10%左右,据了解,目前湖北武汉地区小麦替代量约占玉米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当然,如果在饲料中添加合适的酶制剂,小麦的替代量可以适当增加。

  另外根据有关的长期数据表明,2005年国内饲料小麦的用量已降至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受1999年前几年国内小麦大丰收、库存大量积压的影响,我国饲料小麦的用量最高年份是2002年,当年总用量约为540万吨左右,受种植结构逐年调整、库存不断下降的影响,2003年以来,国内小麦饲料用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减少,预计去年用量约为149万吨,随着我国玉米市场价格的不断走高,导致目前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且短期内,该现象难以消除(受政策、供需、库存多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今年我国小麦在饲料中的用量将有所增加。同时对饲料企业的了解,也发现目前国内小麦在饲料中的替代与以往存在较大的区别,以前饲料用的小麦多为陈化粮,而眼下新麦的饲料用的比例增加。这些情况都会对小麦市场产生影响。

  ★ 小麦产量增加,供需缺口继续缩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日前将我国今年冬小麦产量由先期预计的9250万吨大幅上调至9930万吨,连同600万吨春麦产量在内,小麦总产量预期达到1.05亿吨,居历史第六位。 我国小麦产量前五位分别是1993年的1.06亿吨,1996年的1.11亿吨,1997年的1.23亿吨,1998年的1.1亿吨和1999年的1.14亿吨,今年冬小麦产量的恢复速度实属惊人。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曾表示,根据目前夏收进度和天气情况判断,今年夏粮有望获得好收成,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小麦生产呈现面积、单产和总产三增加局面,预计冀鲁豫苏鄂皖川陕晋九省小麦播种面积达到1886万公顷,较去年增加55万公顷和3%。其中安徽夏粮总产预计950万吨,同比增幅17%;湖北夏粮总产预计238万吨,同比增幅14%;江苏夏粮总产预计1070万吨,同比增幅27%;河南夏粮总产预计 2844万吨,同比增幅9%;河北省小麦总产预计1175万吨,同比增幅2%左右。有关业内人士也预计,今年全国小麦总产量超过一亿吨已经成为定局。我国小麦产量连续第三年出现增长,人均小麦消费量却呈现减少态势,小麦供求关系正在由总体存在缺口、短期供给充足向总体缺口缩小、短期供给过剩的方向转变。

  ★ 收购政策对市场影响继续

  随着新小麦收购基本全面展开,收购量逐步加大,新麦收购市场进一步趋于活跃。据初步统计,截止6月中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四川5个小麦主产区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约25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90%左右,比去年同期增加154万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4省中储粮公司委托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约218万吨,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86%。其中白麦17.34万吨、混合麦155.59万吨、红麦45.95万吨。按照《2006 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有关规定,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6个小麦主产省启动《预案》已经近一个月了。从目前的收购进度情况来看,除山东尚未开秤外,其他各小麦主产省均已陆续开始收购新麦。值得关注的是,在小麦收购总量中,承担托市收购任务的粮食企业收购的小麦数量占了较大比重,其他非托市收购企业则只占了较小的收购份额。

  由此可见,托市企业收购可谓一支独秀。而对于其他收购主体而言,情况则完全不同。因为他们享受不到托市政策,没有托市收购的补贴,面对倒挂的收购价与销价局面,对当前的新麦收购市场大多尚持观望态度。

  所以短期国内新麦市场收购价仍难以突破托市价,主要在于:今年国内新麦产量与托市收购量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考虑到今年新麦播种面积增长、生长天气相对不错,预计其总产量继续增长,再加上2006年中央政府仍把“三农”作为工作的重心,因此粮食企业作为收购主力军,其政策价收购量仍较多,有利的一面体现在稳定市场价格与保障农民收入;不利的一面则间接地提高了市场收购门槛,影响其它收购主体的积极性。那么国家托市期过后,政策支撑力减弱,储备小麦出库陆续进行,那么对国内小麦市场会而言情况更难以判断。

  ★ 农民售粮积极性提高

  虽然目前新麦收购价格仍低于最低收购价格,但仍高于与去年同期。即使与今年以来的小麦市场价格相比,价格也基本处于高位。从目前来看,农户对这一价格还是能基本接受的。前期农户新粮上市量较少,原因是农民忙于夏收夏种,没有时间售粮。随着夏收夏种的基本结束,农民将会出售手中的小麦。另外,随着国家托市收购力度的不断加大,新麦价格仍会小幅上涨,届时农民的售粮积极性也会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国家托市收购期间,部分农户惜售心理较强,没有出售手中的小麦,国家托市收购过后,市场价格下跌,感到卖粮吃了亏。估计今年农户小麦出售不会错过这一较好时机。由于托市收购政策执行期限仅为四个月,后期很有可能出现农民集中售粮场面,这对托市收购企业收购及其仓容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近日河南南部地区有定点收储企业表示仓容已经出现不足,个别委托收购库点也出现仓容紧张现象。

  国内基本面状况简析

  郑麦政策利好遭遇多重压力

  首先,从我国小麦的生产情况看,由于2006年我国国内小麦播种面较去年增加,且小麦总体长势良好,小麦总产量和品质较去年有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预计,2006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为2312万公顷,较2005年增加17万公顷。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为2140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万公顷。预计今年我国小麦总产量将达到9850万吨,较上年增长150万吨,增幅为1.5%。其中,冬小麦产量预计达到9250万吨,较上年增加130万吨,增幅为1.4%。美国农业部在5月份的农业部报告中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07年度中国小麦总产量预计为9750万吨,年比增长50万吨。由此来看,只要收获期间没有天气问题,我国小麦丰收基本已经成定局。目前我国小麦已经进入收获季节,季节性收获压力开始向盘面施压,随着收割向纵深发展,短期内该压力仍将持续,这在历年期货行情中都有所反映。 其次,政策因素不容忽视。从目前国内小麦市场的总体表现来看,除了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外还有政策因素,自5月份以来,国内小麦期现货价格,均因国家将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预案而纷纷走高。但是,随着政策的落实,市场行情开始回落,这在期货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但是由于我国为了确保农民的增收,政策力度明显较去年加大。今年新麦收购政策无论是收购时间上,还是收购数量和范围上都较去年放宽。估计目前小麦市场经过回落调整后,政策的支撑作用还会再度在盘面上显现。 再者,近一段时间国内小麦的涨跌,与国际小麦市场行情波动的联动性明显增强。从国际小麦期货来看,代表国际小麦行情走势的美国小麦期货市场,由于受美国硬红冬小麦种植带天气干旱,产量可能大幅下滑以及全球小麦库存下降的推动,KCBT的硬红冬小麦期货价格,MGE的硬红春小麦期货价格以及CBOT的软红冬小麦价格分别较年初大涨了30%、22%和20%。但是伴随着期货价格上行,外盘出现了一个危险的因素———基金巨量持仓,从CBOT市场来看,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基金在CBOT小麦期货和期权的净多单从不足600手扩大到了4万手以上,创下了2004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净多单持仓,如此巨大的持仓不得不让市场投资者担心,如果后市行情发生意外,平仓压力随时可能展开,将会打压期价,从而影响内盘。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尽管有政策因素支撑,但是,仍将面临季节性压力以及外盘潜在的基金多头平仓压力威胁,回落行情仍有望延续。

  国内期价走势展望及操作建议

  总体而言在收购政策的支持下,促使农民上市售粮积极,也促使收储企业积极收购,因此上市、收购全面展开后,收购旺季将比往年更旺。但当前面粉市场消费淡季、夏季和雨季口粮消费稳中略降,食品工业用粮需求偏弱,导致总量需求不足,行情仍然低迷,因此销售市场与收购市场相比,将呈现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收购市场走旺,另一方面销售市场疲软;一方面收购价格有所提升,另一方面,销售价格继续低位运行;一方面小麦行情相对稳定,另一方面面粉行情有所走弱。而国内小麦期货市场近段时间郑麦基本延续弱势振荡格局。郑麦期价弱势依旧,成交与持仓均无显著变化,盘中交投低糜,场内观望气氛浓厚,行情一度虽有所反弹,但反弹力度较为有限。所以在国内小麦市场总体平稳的主流状态下,更多的是关注上述情况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回升走势。

  大陆期货 潘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