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小麦研究 > 正文
 

小麦市场平淡颓势难改 最低收购价政策已出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9:29 美尔雅期货

  本周(2月25日-3月3日),国家发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但还未对市场走势产生影响,预计后期将会对小麦价格有一定的支撑。从市场走势看,本周小麦价格仍处于回落区间,产区各地市场供给仍然偏多,需求不振。预计最低收购价政策市场仍需消化,短时间内国内小麦市场颓势难改。河南地区本期小麦价格平稳,郑州当前国有粮食企业出库价1410元/吨,与上期持平;山东济南当前国有粮食企业出库价1444元/吨,与上期持平;河北小麦市场稳定,石家庄国有粮食企业出库价1450元/吨,与上期持平。本期,福州市场普通白小麦销售价格稳
定,在1480-1500元/吨。

  本期要闻回顾:

  ★2月下旬我国小麦产区出现大幅降温,但影响不大

  我国西部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东部大部地区与常年接近,但波动较大;西北地区大部、东北地区北部和南部、长江以南大部地区降水量偏多。北方冬麦区气温回升不稳,麦区北部冬小麦返青期有所延缓,旬末出现大范围降雪、降温天气,对改善华北、西北地区东部的土壤墒情有利;此次降温幅度虽然较大,但持续时间短,且大部地区有积雪覆盖,并未造成冬小麦大范围严重冻害。四川盆地和江南南部油菜进入开花期;旬内,长江流域阴雨雪天气持续、日照严重不足,延缓了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对油菜开花尤为不利;旬末大部地区出现大幅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冬小麦遭受不同程度的冻、雪害,但由于时间短暂,危害不大。北方麦区大部冬小麦已逐渐返青;近期的降雪增加了土壤墒情,但土壤处于解冻返浆阶段,失墒较快,但由于降雪,补墒较好,小麦长势良好。

  ★发改委:2月下旬国内小麦价格监测

  红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66.96元(每50公斤,下同),上升0.25%,销售价平均为69.87元,上升0.66%。其中,江苏省收购价64.0元,上升1.99%,湖北省收购价63.5元,下降0.78%。

  白小麦混等品全国收购价平均为70.69元,下降0.20%,销售价平均为72.46元,下降0.19%。几个主产区(河北、河南、江苏、山东)平均价格为69.86元,下降0.19%。其中,河南省收购价为70.5元,下降0.70%;山西省收购价为74.63元,下降0.16%;河北省收购价73.05元,上升0.07%。山东省平度市收购价为70.50元,持平。混合麦混等品收购价全国平均为69.41元,下降0.12%,销售价为70.49元,下降0.21%。几个主产区(山东、安徽、河南)平均价格为67.37元,下降0.07%。其中,山东省腾州市收购价为67.0元,持平;安徽省收购价为66.04元,下降0.20%。河南省收购价68.33元,持平。陕西省收购价为71.13元,下降0.39%。

  ★国家发布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

  根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充分发挥价格导向作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决定今年在主产区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3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公布了2006年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小麦(三等,下同)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白小麦72元、红小麦69元,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70元、72元和75元。这个政策这么早的下达,说明国家确保农民种粮收入、稳定粮油市场的决心。农民、经营企业、国地储今后销售小麦有了最低价格尺度,不会盲目竟相压低价格进行销售,从而保证后期市场价格的稳定。预计市场价格下跌走势将会停止而稳定运转。

  ★USDA初步预计2006年美麦产量将会小幅下降

  美国农业部将于5月12日正式发布第一次小麦供需预测数据,在上周举行的农业前景年会论坛上,美国农业部分析师提供了初步的预测数据,预计今年美国小麦播种面积将会提高,但是收割面积下降,这将导致产量小幅减少。在粮食油籽展望报告中,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年小麦播种面积要高于上年,原因是去年秋季天气良好,帮助软红冬小麦播种面积恢复性大幅增长。软红冬小麦播种面积增长19%,而硬红春小麦和白冬小麦播种面积分别减少了一个百分点。考虑到南部平原正在经历的严重旱情,小麦收割面积下降也就不会让人感到吃惊了。美国农业部目前预计小麦收割面积将比上年减少140万英亩,达到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但是小麦单产提高,这将导致小麦产量只会小幅下降。这份报告说明春小麦播种面积可能会出现波动。如果美国冬小麦产量出现问题,或者其它事件导致春小麦播种前(通常在五月份)小麦价格大幅上涨,那么春小麦播种面积就有可能提高。

  市场分析预测:

  ★国内小麦市场形势分析:市场供求关系改善,新粮上市前呈供强于求态势。1.上年小麦连续增产,产量达到9750万吨左右,产需接近平衡,供给能力提高;2.今年冬小麦面积稳定,当前小麦生长正常,夏粮丰收的可能性较大;3.上年小麦进口达354万吨,虽然同比下降51%,但这是在前年进口量700多万吨的基础上的减少,实际进口量仍然较大;4.国内小麦库存比较充足,近两年进口的小麦大多还在库存,今年国家增加储备收购,库存又有所增加,库存小麦完全能够弥补少量的产需缺口,确保供给平衡;5.当前产区农民手中小麦存量相对较大,当前面临春播准备,资金需求和新粮即将上市将促使农民加快小麦销售;6.近期陈粮轮换抛售将比较集中,新粮上市前腾仓出库销售也会大于前期,市场供给不会减少;7.春运高峰期已过,后期运输将逐步宽松。需求减弱,制约市场走强。节后市场居民口粮存量相对充足,消费量将明显减少;食品工业用粮进入淡季,需求量明显下降;加工生产企业开工率明显降低,影响小麦采购进货需求;面粉市场产大于销,压制小麦面粉价格;学校已开学、民工基本返城,后市需求趋于平稳;当前雨季,面粉保管难度大,各方采购增存谨慎。政策方面,在影响后期国内小麦市场行情的因素中,政策的主导地位再次显现。在政策性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收购价的前提下,市场走势有望转好,但同时因为政策的发布到实行有一定的时滞性,这期间政策对于市场的支撑点主要在于心理层面,预计市场产购销各方对后市看法将由主要看跌逐步转为看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