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铜市资讯 > 正文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上涨 有色金属顶部只在历史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8:0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曹腾

  从初一到十五,丙戌年的春节,国际有色金属市场可谓云谲波诡、风云莫测。黄金、铜、铝、锌等主要有色品种在创出历史新高之后,随即出现暴跌,令市场人士为之色变。而股市与期市如影随形,有色板块暴跌紧随暴涨,在节后的K线图上刻画了一幅清晰的“过山车”行情。

  短期内有色品种将何去何从、长期看驱动其价格上涨的因素是否还将存在,所谓高处不胜寒,站在K线图的顶部,真的需要“噤若寒蝉”?

  价格坐上“过山车”

  2月6日,LME三月铜在1月份短期涨幅超过9%的情况下继续发力,以5110美元/吨的价格创出历史新高。如果将2001年10月低点1335美元/吨作为参照,在此轮行情中,伦铜累计涨幅高达282.77%。然而好景不长,在创出新高之后,LME三月铜随即在2月7日和10日出现大跌。截至13日,伦铜收于4875美元/吨,相对于前期高点,跌去将近6%;

  而LME三月锌的“蹦极”表演就更加精彩。作为2005年的年度最佳,LME三月锌在2月3日即以2421.5美元/吨的价格率先创出新高,与2002年7月740美元/吨的价格相比,涨幅高达227.16%。不过,锌随后的下跌也更加惨烈,以其2118美元/吨的最新价格计算,在9个交易日内,LME三月锌跌幅已经超过12%;LME三月铝、黄金亦在近期经历了暴涨暴跌……

  大涨大跌之后,业内人士对有色金属后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分歧,这主要体现在对短期走势的看法上。而分歧的焦点则集中在投机资金的进出和短期供需关系上。

  短期“空”气弥漫

  此前,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有色金属持续数年的牛市,其直接动力来自投机资金的运作。尽管对于国际商品基金的准确数据,各研究机构的结论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在1000-2000亿美元之间。如此庞大的资金,其进退无疑将对金属价格产生直接和重要的影响。

  由于积累了较大的涨幅,前期多头资金在有色期货市场获利颇丰,一些分析人士据此分析,近期铜价、铝价的惨跌,很有可能是基金出其不意获利平仓的结果。

  环球财经的张世彤就认为,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期铜持仓报告看,2006年1月10日总持仓量由前期的103466手下降至101982手,其中非商业多头持仓量降至32890手,非商业空头持仓量则增加1402手至31780手,净持仓量为多头1110手。基金在铜市净多头头寸创下30个月来的新低,这意味着非商业方面对于当前铜市的看法趋于中立,同时也意味着基金多翻空可能随时发生。

  也有观点从全球利率水平变化的角度诠释商品基金的进退。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

美联储1月31日第14次升息,美元基准利率已达4.5%,这意味着基金持有各种大宗商品的资金成本将出现上升,进而可能撤离市场。

  但与此同时,一些机构也表达了不同观点。如巴克莱等多家国际著名投资机构近期指出,国际投机资本对于稀缺资源价格的看法是,尽管价格已经非常高,但是继续走高的可能性依然大于价格回落的可能性,包括有色品种在内的“稀缺资源”仍然看涨。另外,有市场人士指出,在近期伦铝的下跌中并未出现明显的放量,因此,投机资金撤离期市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而在供需方面,则由于品种不同而有所不同。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5年世界精铜供给缺口将达到12万吨,但是2006年世界精铜供给将过剩30万吨左右。该组织同时预计,过剩最可能出现在2006年下半年,届时国内外铜价可能会出现较剧烈的波动。

  不过,就黄金、铝、锌等品种而言,仍有不少机构对2006年的供需态势持乐观态度。如安泰科的冯君从和光大

证券的衡昆一致认为,虽然2005年锌价大幅上涨,但2006年全球锌行业仍将延续供需紧张格局,锌价也将出现持续牛市;而日本贸易商行三井金属公司近日预测,由于欧美地区部分产能关闭,今年世界原铝产量将短缺15.6万吨。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上涨

  尽管各种观点对于有色品种短期走势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而且“空气”氛围更加浓厚,但就长期趋势而言,更多的观点则来自“牛眼”。

  对有色金属“长期牛市”比较传统的看法源于“基本面”。持这类观点的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预计美国、欧盟和中国等全球主要经济体仍将较快增长,作为基础原材料的有色金属,需求将保持旺盛,在供应增长受到各种限制的情况下,有色产品的价格也将继续上涨。

  而目前一些比较流行的观点则集中在全球货币供应和资产配置层面。这一观点的逻辑推演是,近年来,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货币供应量出现大幅增加,形成了大量的国际流动资本,这些资本需要在安全的基础上寻求收益,而货币供应增长又同时产生了通货膨胀压力并导致包括

股票、债券在内的金融资产收益率走低。由此,具有真实资产属性、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以其“安全”性成为金融资产的替代品,得到了国际游资的追逐。如果国际金融市场现状未发生逆转,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仍将持续。

  不过,也有人并不满足“货币说”。他们认为,以货币单位计量的价格不过是一种现象,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本质上是与其他商品比价关系的修正。从静态比较的角度,10年前一吨精铜能够换取的彩电数量与现在能够换取的彩电数量显然不能同日而语,同样地,10年后一吨电锌能够换取的MP3也很可能与目前的水平大相径庭。

  如果技术进步的趋势能够延续,那么,制造业、服务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将是必然趋势。在探明储量没有显著增长、技术水平尚不能诞生出有效替代材料的基础上,可再生商品与不可再生的资源类商品的比价关系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修正。反映在供需关系上,三五年内有色产品的供应是看产量,而三十年五十年内则是看储量,这两种关系无疑具有本质的区别。

  在这个意义上,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资源类产品其实是在其他产品价格的“下跌”中实现相对“上涨”。既然生产效率的提高是无止境的,那么资源类价格的上涨也将是无止境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