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铜市研究 > 正文
 

高铜价显压力铜替代品用量加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03:32 第一财经日报

  金瑞期货调研结果显示:

  本报记者 江南 发自深圳

  深圳金瑞期货刚结束的对铜现货市场的调研结果显示,在经历了两三年高铜价的煎熬之后,目前生存下来的铜加工企业适应高铜价的能力明显增强。而来自铜替代品的威胁,已
经在铜消费产业掀起波澜。

  金瑞期货铜信息研究中心负责人张恒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今年年初,来自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天津、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区有代表性的铜加工企业,在订单状况、原料库存、成品库存、替代品使用等方面,表现出诸多新现象。

  其中,最大的变化体现为铜替代品的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在加大。据了解,这些企业主要生产铜杆线、铜管棒、铜板等铜加工产品,其下游的行业分布在电力、电子、家电、建筑、汽车、通讯等多个用铜行业。其中电力和家电是对铜消费影响最大的两个行业,几乎占据所有用铜企业的50%。

  目前,一些生产视频线缆的企业积极使用“铜包铝”、“铜包钢”进行生产,压缩了用铜量。而一些小型家电生产企业,则基本使用“铝漆包线”替代“铜漆包线”。

  《第一财经日报》了解到,广东的几家微波炉生产企业已经基本用“铝漆包线”代替了以前惯用的“铜漆包线”,空调企业也在积极研究“铝管”代替“铜管”的生产技术。

  张恒表示,自从铜价高企以来,企业正在积极压缩用铜量,改用替代产品,但从短期来看,替代品还不会对铜的消费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据悉,自从铜价突破每吨40000元之后连续上涨以来,许多铜加工企业的产品订单明显减少,尤其是在铜价突破42000元之后,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订单量比往年同期下降了约30%左右。目前,80%的铜加工企业几乎维持零原料库存,以销定产,现买现用居多。

  张恒表示,大部分铜加工企业的下游客户接受铜价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铜价上涨的速度。目前,众多企业对40000元以上的铜价显得相当谨慎,保持观望态度。但是,也有一些较大型的铜加工企业未受高铜价影响,表现出较强的适应高铜价的能力。

  据张恒介绍,这些企业主要采用了两种应对高铜价的办法:第一种办法是采取更灵活的现货合约定价方式。以前,铜加工企业在参与招标后,往往与下游客户签订的是一个固定的价格合同,即“死价”,但现在为了规避高铜价风险,铜加工企业纷纷选择只签一个“活价”,即给出一个有效的铜价上限,一旦铜价超出这一上限,便与下游客户重新讨论产品价格。

  第二种办法是借助期货市场开展买期保值。在近3年里,许多铜加工企业对套期保值的意识有所增强,开始成立专门的期货研究部门开展买期保值,以锁定成本。

  广东湛江的一家电缆生产企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两种办法必须结合起来使用,首先通过买期保值锁定成本,再通过灵活的现货合约定价,维持与下游客户的价格谈判空间,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利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