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铜价疯涨3年又狂跌 再涨可能要等5年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 03:07 中国经济周刊 | |||||||||
★文/刘荣华 在上演了连续3年多的牛市行情之后,近期伦敦国际铜价出人意料地出现暴跌走势,仅仅一个月就下跌26%之巨!国内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价也在85550元/吨高位遇阻。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每年的铜消耗量占全球总消费量的21%左右。
面对目前国际国内铜期货价格的反复震荡,国内各方都给予了高度关注:跌势是否已经结束、后势将如何演绎? 铜价狂跌的首要因素——供求关系 供需状况已经出现逆转,从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 决定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是供求关系,近年来国际铜价的上升也一直被认为是源于需求量的急剧增加,特别是中国需求量的增加。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全球基本供求情况已经出现逆转迹象。 先看国际市场总体供需状况。近期国际铜业协会公布了一个对比数据:2006年的铜消费对比2005年的增速,同比有可能减缓0.7个百分点;而从全球角度来看,受高铜价的刺激,2006年—2007年产量的增长幅度可能要明显大于消费的增长:2006全年全球精炼铜的消费量是1719.6万吨,而供应量是1764.5万吨,即供应量大于消费总量40万吨左右。 再看中国供需状况。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5月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3.8%,达到243,700吨;1月—5月份进口阳极铜、精炼铜和铜合金共380805吨,同比下降38.8%;进口铜矿石和铜精矿1490000吨,同比下降6.1%。由此可见,自2006年1月以来,铜及铜精矿的进口一直处于下降状况,而生产则处于稳定上升之中。 以上官方统计数据充分显示,国内外市场铜供求关系中的利多状况已不复存在。 从国内的铜生产企业生存现状看,也存在供过于求的实际现象。从供给方面看:目前全国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建设总能力205万吨,是去年底产能的1.3倍,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仅去年全年铜冶炼投资就增长了90.6%,按目前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已有40万吨的新增精铜产能,2007年底将形成近370万吨铜冶炼能力;再从需求角度看:前几年持续的高电解铜价格,使铜加工企业经营困难,2005年—2006年全年铜价一直处于相当高的水平,导致铜冶炼企业成本大大上升,南方地区规模较小的铜加工企业纷纷停产,中大型用铜企业都在减少用铜和增加铜的替代品。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由于成本增加出现亏损,目前1/3的企业已停业或转产。反应在国内进口铜数量上,便是今年前五个月月环比均呈下降趋势。下半年的铜消费也会小于去年同期。 国际因素也不支持铜价再攀升 基金撤离铜期市;各国加息周期来临,特别是美元走强,将大大制约了铜价上升。 从国际背景现状看,铜价后期将呈下调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首先,从资金面看,笔者统计了纽约和伦敦两个金属市场的资金变动情况,对商品基金的动态监测的持仓情况分析看,2006年年初和上半年曾大规模参与铜期货交易的基金,近两个月呈资金净流出状态,流出比例大约在20%;而铜价的下跌,将进一步影响后续资金的介入。因此,资金投入量的减少,将直接制约铜期货价格的上升。 其次,从技术面分析看,纽约和伦敦市场铜价下调,近期实质性收盘已连续跌破前段已经考验的7300美元/吨的支持平台 ,这意味着目前即使上升,也仅为反弹行情,一轮新的中级调整即将展开。 而支持铜价中期下调的技术面最大的因素:则是代表国际铜价格的纽约和伦敦市场铜价中级上升循环周期已基本完成—2001年11月—2006年5月,这是一个完整的55个月中循环上升期,相信国际市场投资者都会关注这一个临界点。 最后,从近期全球各国金融政策面看,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处于一片加息声中,市场担忧加息给今后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这都会对国际商品市场形成冲击,抑制铜的需求量增长和铜价上升。如继6月初,欧洲央行加息0.25%之后,近期欧洲央行行长表示,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目前利率仍然处于低位,将采取一切措施控制通胀的风险;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以来,截至2006年7月上旬,已经加息17次,基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到5.25%,达到5年来的最高水平,市场预期4年来的加息政策将可能继续。因此美元的走强,也大大制约了铜价的上升。 除此之外,中国对过热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而展示的组合拳力度,大大高于市场预期,如提高一年期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等货币调控政策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铜需求量;另外,市场对人民币中长期升值的预期,也成为铜价未来走低的重要政策因素。 无论是技术图表上,还是基本面利率反复升息上,均会促进美元中周期的反弹上升。笔者预测一年以上美元指数可能反弹15%左右至96点之上,由此,可以推论铜的下跌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见底信号,市场多头似乎只能节节败退。近期国内期铜继续围绕58000~66000元/吨附近整理,而外盘也会在6420~7590美元/吨区间上下拉锯,近日伦敦铜反弹似乎也已经结束,等待修复下跌卖超的指标后,可能酝酿重新向下的大级别调整。 铜价再上升要等到2010年 最大需求国—中国的三大行业铜需求量将明显减少;国际铜价将降到每吨5000美元、4000美元,甚至3000美元。 从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来看,以往主要依靠消耗大宗商品需求量来提高GDP的做法已有导向性改观,中国现在正着手改变这种资源高消耗发展的模式,开始实施低耗能的绿色GDP战略。此举将从根本上减少工业原材料的需求量,缓解市场正承受着的极大价格压力。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这一变化,对“中国需求将带来全球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西方投资理论也将带来重重打击。 近年来,西方关于“中国需求推高国际商品价格”理论中,有三大行业被认为是拉动铜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笔者认为,未来这三大行业增长速度和铜需求量都将逐步降低。 房地产业:根据美国铜业发展协会的估计,用于房屋建设的铜占了铜总消耗量的46%—而其中三分之二是用在住房的建筑上;该协会还估计,美国平均每个住宅单位的含铜量重达440磅。尽管中国没有在这方面的可类比数据,但我们有理由认为其建设方面所涉及的铜含量不会低于美国。现在,随着我国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和房价走低,铜的用量下降将是必然的。 家电行业:依据中国家电业协会和中国电力总公司预测,随着大宗家用电器(如冰箱和空调)在城市市场的占有率渐趋饱和,家电行业对铜的生产需求增长将很快减速;国内的发电装机容量增长率,从目前的每年15%下降到2008年的5%~10%。 可见这一行业未来用铜量将中幅减少。 汽车行业:随着中高层收入家庭的购买汽车拥有量接近饱和,中低收入阶层目前又无力购买汽车,下一轮汽车购买热可能需要十多年的漫长过程,未来10年内中国汽车消费可能呈负增长状态,铜消费量也随之减少。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对铜市的分析结论是:伦敦金属交易所和上海期货交易所铜价在高位反复振荡下跌,说明期铜五年来的上升已告一段落;这是市场供求规律的作用;如果美元保持强势,可能会抑制铜的上升,铜最终选择向下的趋势波动;国际铜价的周期性低点首先考虑一年半左右分别见到5000美元/吨、4000美元/吨,能否见到3300美元/吨低线,有待观察修正;国际铜价真正要重新走出新的上升,可能要在2010年以后。 (作者系天马期货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