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铜市评论 > 正文
 

长城伟业:国际铜市大幅回落 受生产商抛压影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08:38 文华财经

  在连续四个交易日反弹之后,国际铜市场终于在昨日由于生产商抛压以及COMEX市场多头清算的影响而大幅回落。美国工厂订单弱于预期也打击了市场。同时市场预期将再次出现一个良好的美国就业数据,3月14日当周美联储利率可能提高。但是全球投资者对收益率的要求显示出下降的迹象,利率处在开始实际削弱经济增长的水平,这些预期可能不再对美元形成支撑。 普遍预期本周最新的2月就业数据显示,非农就业再次明显增长。 虽然一致预期增长20万人,但ING Financial Markets驻伦敦的经济学家Rob Carnell预计,根据ISM数据和
近期初请失业数据的情况,数量最高可能达到24万人。而作为全球贸易支付与结算体系的美圆一旦走若,对商品将产生一些支持。铜价将在后期走稳。

  

  笔者对于国际铜市场继续呈现区间震荡调整的运行观点继续坚持,铜价在经历了连续反弹之后,市场的动能渐渐消失,市场自然出现正常的回落,总体的调整行情没有结束。

  

  市场相关消息: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最近预计到2007年底中国的铜产能将提升至370万吨,较截止2004年底的158万吨增长逾一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周三表示,中国共有18项铜冶炼工程正在建立或在计划中。其中11项正在建设中的工程总产能达到115万吨,另外7项总产能在90万吨的工程正在计划中。NDRC还警告称,2007年许多中国铜冶炼商可能无法找到原料来进行生产,2007年中国的铜冶炼总产能将达到370万吨。

  

  日本最大的铜冶炼商Nippon矿业金属股份有限公司6日表示,该公司已经将铜售价上调了2万日圆/吨至63万日圆/吨(5,410美元/吨),主要是因为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价格上涨。 1日该公司已经将铜售价上下调了4万日圆至61万日圆。

  

  麦格里银行分析师Jim Lennon 表示,上周发往中国的

澳大利亚产地氧化铝FOB进口价格已经从此前的620美元/吨上涨至650美元/吨。加上运费价格,和保险费Lennon表示,现在发往中国主要港口的CIF进口价格大约在675美元/吨,并要支付5.5%的进口关税和17%的
增值税
。包括所有因素在内现货氧化铝进口价格相当于833美元/吨,而中国铝业目前的报价为647美元/吨.Lennon称,中国铝业目前的价格相较于进口价格来说,折扣水平创下纪录水平,这暗示中国铝业的订价很快将在我们之上。他表示,中国铝生产增速强劲是全球氧化铝持续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他强调中国1月氧化铝进口量创下78万吨的纪录新高,而2005年平均水平不到60万吨。Lennon还表示,该数据显示,中国对进口氧化铝的强劲需求继续持续,虽然国内氧化铝产能增加。2006年中国氧化铝产能将增加220万吨左右以满足中国铝生产的增长。预计2006年中国铝业的产量至少增加70万吨,令150万吨来自非中国铝业的精炼厂。其中70万吨来自山东Chiping;30万吨来自河南省英国Kaiman公司;30万吨来自东方希望工程;8万吨来自河南Huiyuan;8万吨来自重庆Bosai;3万吨来自山东
鲁能
和1万吨来自其它小精炼厂年底前的产量。Lennon称,虽然2005年到2006年期间新增超过600万吨新年度氧化铝产能,但是何时这些新产能能达到全部产能生产依然是一个问题。他表示,技术,对铝矾土矿供应的忧虑以及国家政策机构对投资的要求是目前中国氧化铝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将在2006年达到年产37万吨的产量,使得中国在铜消费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开始减少,但同时消费也在快速增长当中,缺口仍然难以弥补.另外,冶炼能力的提高使得中国对铜精矿的需求大大增加,犹如中国铝的产能过剩,但氧化铝的短缺使得中国的铝业出于扩张与亏损的矛盾与尴尬之中. 麦格里指出的中国铝生产增速强劲是全球氧化铝持续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今年铝产量再度增加70万吨使得氧化铝的涨价速度明显加快.但愿同样的局面不会在将来出现在铜冶炼行业上.但无论无何,如此以来找到“逼仓中国”的种种借口。全球性通胀以及消费的强劲也不会由于冶炼的转移而发生改变,铜价的长期牛市不会改变。但在短期内,市场仍然运行在调整市道之中,笔者提及的B浪c的反弹于昨晚完成,市场已然进入C浪的下跌之中。趋势系统继续收敛,提示市场上方的空间已经被限制。摆动系统在短线修复之后再度走低,提示市场总体调整没有完成,铜价再次回落到20日均线之下,压力再次显现。市场在C浪的下跌中将此时中期目标位。(景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