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铜市评论 > 正文
 

资金对商品市场热度不减 四因素支撑铜价大牛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0: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王晓藜

  此前几日伦铜以及沪铜相继出现大跌行情,市场由此预期铜价可能展开深幅回调,然而预料中的深幅回调并没有如期而至。

  截至笔者发稿时,LME场外综合铜价格已收高至5010美元/吨,而昨日的沪铜走势也
再度回稳。

  此次的铜价大跌,又是短暂回调。仔细分析起来,毕竟此次的利空因素也是短暂的。相对而言,支撑铜价的上涨因素仍难在近期内改变,铜价格的强势还将延续。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供需平衡转换是渐进的。尽管2006年铜的供需将走向平衡,成为市场共识:ICSG预计供过于求29.5万吨,Mac-quarie预计为19.6万吨,BME预计为15.6万吨。但在智利等主要铜生产国产量增幅远低于预期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供需缺口仍将存在。ICSG最新的报告显示,2005年1-10月全球精铜供需缺口仍维持在20.3万吨(产量为1358.1万吨,消费量1378.4万吨),预期2005年全年的供需缺口为12万吨。所以,供需转变过程是渐进的,并且在传统的需求旺季中,仍可能出现现货吃紧的情况。

  库存、升水格局不变。尽管COMEX库存近期大幅增加,但是,同期LME市场却是减少的。笔者注意到,较长一段时间以来,伦敦、上海及纽约三地交易所的显性库存总是此涨彼减,难有实质性的增长,这很可能跟不同市场交割时差及跨市套利的操作有关。目前总库存仅维持在不足20万吨的历史相对低位。也正是在这种库存较低的情况下,三个市场的升水结构也一直为现货、近月对远月升水,使多头总处于主动状态。

  当然,应该注意到,伦敦市场近期出现一定背离,2005年11月中旬以来,铜价屡创新高,同期现货对三月期铜升水却从200美元/吨附近回落至目前的75美元/吨左右。但笔者认为,近期的这种背离更多可能是由于期货价格涨幅过快造成的,现货价格的涨幅毕竟滞后于期货价格。上海市场这方面却由于补涨的因素(两市比值仅恢复到9.6左右),表现强劲得多,进口铜对现货月升水在500元/吨以上。从这个角度看,后势上海铜价有可能强于外盘。

  罢工还会影响产量增幅。铜价上涨,而铜矿工人要求获得与之对应的奖金,使得罢工事件频频发生,也是2005年铜产量增幅低于预期的重要因素,而这种矛盾仍将存在。就在前日,智利国有铜矿Codelco工人宣布,他们仍为争取奖金努力。今年年初近三周来,该铜矿有28000名工人断断续续地展开罢工,其中一发言人CristianCuevas表示,工人们计划在智利下届政府于3月上任时,再次提出要求。

  资金对商品市场热度不减。新的外围资金在不断涌入商品市场。原油、铝、玉米等不同品种的持仓都在近期接近或者创下了历史的最高持仓量。LME市场23万手历史相对高位,COMEX维持在10万手左右,并且COMEX的持仓分类报告显示,基金也一直处于净多头状态。

  综合以上分析,铜价在短暂的回调之后,将重返强势。即使在本年度的第二季度,铜价的新高仍可期。

  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

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