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豆市:天气利多难以长久 供应压力终将显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4日 17:57 新纪元期货

  由于远期干旱预报,加之部分空头在“独立日”假期前抓紧平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CBOT大豆连续上涨8点,收于608.5美分。然而外盘的上涨并没有带动内盘上扬,相反内盘连豆却逆势低开低走,最终主力合约9月收于2582,收低21点,持仓微减2600手。从盘中交易情况来看,多空都有伺机离场的打算,而新资金又因为该品种基本面较差不愿意介入,导致交易依旧不温不火。目前国内盘在外盘因天气因素反弹的情况下,上冲乏力,显示出弱市苗头。技术上国内有继续测试2550-2570一带的底部支撑,如果该区域对期价支撑不力将促成
期价继续下行,很有可能向现货价格靠拢。因此建议投资者对目前盘面不要寄予太大的希望,在天气市炒作后预计将会选择震荡回落行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豆逐渐进入关键的生长阶段,天气的作用对今年大豆最终产量的影响逐渐趋强,市场对天气的敏感度也在逐渐提高,此次就是由于气象部门预期未来8-10天内气候有望以炎热干燥天气为主,气温接近或高于正常水平,雨量接近或低于正常水平,才导致众多投资者担忧,从而引发行情上行。但是鉴于今年大豆自播种以来,大豆主产区的气候一直处在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状态,据7月3日美国农来业部公布一周作物进度报告,截止7月2日美国大豆作物开花率已达18%,去年同期和五年平均分别为19%、13%;作物优良率为64%,较前一周下降3个百分点,去年同期为58%,从报告作物生长数据指标来看,总体好于往年,即便是未来几日内出现高温也不至于立即影响大豆生长,况且届时还不一定发生。

  天气状况成为影响全球大豆走势的关键因素已不用怀疑,但是在关注天气因素同时仍旧需要对全球大豆总体基本面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后市行情的把握。根据美国农业部6月30日公布的今年美国大豆预估收割面积7393.5万英亩,按照最近5年的平均单产39蒲式耳/英亩来计算,估计今年的总产将达到29亿蒲式耳的水平。加上6月份美国农业部公布本年度大豆结转库存预计估为5.65亿蒲式耳,总供应量将达到34.65亿蒲式耳左右,成为创记录的供应量,较去年总供应量高出2.5亿蒲式耳,折合为675万吨左右。而南美巴西和阿根廷两国今年大豆总产根据多家预测机构的预测基本能够达到9450万吨左右,较去年8940万吨的总产高出500万吨左右。从目前全球前三大大豆主产国的供应情况看,大豆供应将比去年高出1000多万吨。然而需求方面仍旧处在

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的阴影之下,依旧没有全面恢复,需求没能跟上产量增长,供应压力凸显,成为目前市场除天气因素外的控制大豆行情的主要因素。基于供应压力短期内不容易得到消化,而天气因素具有短期效应,因此在操作上可以抓住天气因素导致行情上冲,及时采取抛策略,可以获得短线收益。

  最后从国内市场来看,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于7月3日发布对2006年中国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最新预测数据,其中在油料作物中,预计2006年中国大豆产量将降至1590万吨,较2005年的1635万吨减少45万吨,降幅2.7%。从国内大豆播种面积来看,对豆市构成利多。但是从全球的角度分析,国内市场属于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仍旧要受国际市场的行情的左右,特别是在目前进口量超过国产总量的情况下,国际市场的左右力量完全超过国内因素。当然国内市场除了播种面有点利多外,其它因素诸如:进口庞大、养殖业没有全面恢复等都在发出利空的信号。此外国内现货价格也远低于期货价格,从期现货最终趋于一致的角度分析,国内连豆期货仍旧有一定的下行空间。

  综合来看,天气因素的利多并不能改变中期供应压力,待天气市退去后,豆市在基本面的压制下,选择回落将是必然。

  新纪元期货总部研发中心 车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