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投机基金和中国因素让铜价疯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0日 14:15 财经时报

  中国与铜价的战争系列之二

  余华莘

  机构投资者的投机需求、全球存货持续下跌、发生在世界大型铜矿的一系列生产事故和劳资纠纷、中国对铜需求量的大幅增加都是铜价疯涨的理由

  自2005年初以来,分散投资的原则、预期国际金属市场能够比证券市场提供更高的回报,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巨量买单不断推动着国际铜价节节上涨。

  投入资金增加

  据巴克莱(BarclayCapital)的统计和预测,2006年投资于各类有色金属现货和期货的机构资金将超过1400亿美元,比上年度的1100亿美元增加近三成。国际投行美林也在今年2月的一份投资备忘录上指出:“基金管理者应该直接投资于大宗商品(Commodities),而不是

能源或者矿业公司
股票
,以便从这波价格中获得更大回报。”

  现在看来,国际金属市场并没有让这些投资基金失望,而过去几个月金属板块的突出业绩也充分验证了美林的二月投资指南。

  2005年,包含铜、锌等主要金属在内的高盛商品指数(Goldman Sachs Commodity Index)上涨了22%,是同期标准普尔股票指数(S&P 500 Stock Index)回报率的两倍不止。今年以来,美国国债因为美联储的升息预期已经下跌了2%。与前者相反,居高不下的金属价格不仅让世界主要生产商赚得钵满盆溢,它们的股票价格也随之青云直上。

  从上证指数和香港H股指数近期分段走势来看,金属板块的表现同样令人刮目相看。拥有中国国内三分之一铜探明储量的江西铜业股份(0358)是今年恒生国企指数成分股的第二大赢家。江西铜业的H股和A股自年初以来的涨幅分别达87%和50%。

  劳资纠纷

  除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需求以外,今年铜价上涨还与全球存货持续下跌、世界大型铜矿发生一系列生产事故和劳资纠纷有关。以全球年平均存货数据为例,2006年商品铜的存量只有04年的78%,铝则约为04年的75%,而锌的存货更只有04年的48%。四月底,伦敦金属交易市场的商品铜存货已经跌到11.23万吨,而上海期货交易市场的金属铜存货也比三月初下降了30%。

  和从前一样,近来全球主要铜矿所遭到的一系列干扰甚至生产中断,也是国际铜价不停地上涨并剧烈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4月18日,墨西哥北部、年产30万吨商品铜的La Caridad铜矿的罢工事件可能继续恶化的坏消息,成为铜价创下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之前的三月底,总部位于丹佛的Newmont矿业公司就已宣布其位于印尼的Batu Hijau铜矿因为地质不稳定,将本年度2.03万吨商品铜的交货时间推迟到2007年度。

  除了上述的生产事件以外,非洲赞比亚的Kanshanshi铜矿(年生产能力15万吨) 近日因为工资交付方式问题引起了当地工人的强烈不满。工人们威胁,如果管理层不能妥善解决劳资纠纷的话,他们将全面罢工。赞比亚政府因为国际市场上铜价的居高不下,考虑加收额外的产权税也给这个铜矿的生产抹上了一层阴影。

  令国际铜矿供给问题更加扑簌迷离的是,位于印尼Papua省、年产世界4%原料铜的Grasberg铜矿,因为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抗议示威而停产,可能给全球铜价带来“致命”的消息。

  中国因素

  不过,真正改变过去几年来国际商品铜市场供求平衡的是中国因素。虽然商品铜市场的供方很满意如今的市场状态,但是全球的铜生产行业没有充分预料到中国的崛起。

  事实上,作为占世界总需求20%以上的第一大铜消费国,中国自2000年以来对商品铜的新增需求占了全球铜需求增长总量的95%,而其他所有国家的需求增长则基本持平。这个“中国因素”看起来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减弱,因为过去的25年已经充分证明了

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持续性。

  近来,国储局通过现金、实物和展期的组合方式对去年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建立的头寸进行了交割,并认赔出场。这则国储局回补空头头寸的消息已经在上周RioTinto的一个不公开简报会上得到的确认,市场因此再次推高了铜的远期交易价格。

  而5月11日,在一则关于中国将建立包括铜、铀以及原油等战略物资储备的消息,加上国际投机基金的助推,伦敦市场上的铜价已经上涨至每吨8200美元,是2001同期价格的六倍。

  可以推测在未来几年内,国际商品铜的价格将继续受到来自中国经济增长的正面推力。

  (作者为债券分析师,现工作于加拿大,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