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连推两个期货新品 中国图谋全球交易定价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7:57 《时代信报》

  2006年1月,酝酿已久的白糖期货和豆油期货分别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其上市,不仅是为了丰富国内期货市场的品种,更是为了谋取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定价权。

  信报记者 张晓晖 实习生 李伟灵 报道 摄影 张秀良

  白糖一路上涨

  “上个星期做了两笔白糖的单子,当天就平出来了。1月16日下单的时候还是4800多元/吨,现在转眼已经到5200元/吨了。”大华期货市场部主管李科表示,白糖期货的赢利空间很大。

  2006年1月,酝酿已久的白糖期货和豆油期货分别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对于这两个品种,期货业人士普遍看好,尤其是白糖期货,在1月6日挂牌交易之后便受到强烈的追捧,从4700元左右的价格一路上涨至1月20日的5201元收盘。从挂牌算起的短短11个交易日里,一手白糖5月合约能够带来超过5000元的收益,保证金为7%,即3290元/手。

  “现在白糖市场需求量大,由于供不应求,国储局在5日和16日刚刚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储备糖拍卖。拍卖量达到了18.4万吨,第一次的成交均价在每吨4557.9元,第二次拍卖的最高价达到了4754元/吨。”李科认为,从他这么多年的交易经验来看,糖价的上涨局势显然不易遏止。

  定价权之谋

  从国家发改委传来的消息是,此次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白糖上市,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国内期货市场单一的品种,更是为了渐次谋取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的定价权。早在1993年期货市场成立之时,郑州商品交易所就有了白糖期货,后因期货市场交易混乱等众所周知的原因,白糖期货被迫停止交易,直到2006年1月6日才再次复牌。

  “我们希望通过白糖期货的上市,形成我国自己的白糖期货价格,参与国际食糖贸易中的定价,增强我国在食糖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减缓或避免国际食糖市场对我国食糖产业的冲击。”在1月6日白糖期货上市的发布会上,郑州商品交易所负责人传达了这样的期望。

  来自郑州商品交易所的资料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白糖产量接近1000万吨,消费量超过1000万吨,均居世界第三位。国内18个产糖省(区)中,广西、云南、广东、海南、新疆等五大产区食糖产量占全国食糖产量的90%以上,糖业已成为上述区域的重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在进口方面,多年以来,我国食糖进口量一直较大,每年均在40万吨以上。其中最高的1995年净进口达246万吨,超过当年国内消费量的30%。近两年来随着进口关税的降低,我国食糖进口量均在100万吨以上。2005年前10个月我国进口食糖就已达129万吨,位居食糖进口大国行列。

  拍卖后的大涨

  “国储局抛售18.4万吨白砂糖之后,糖价不跌反涨,中间可能不仅仅是供求的关系影响,更可能是有资金在中间炒作。”一位交易员向记者表示,根据他的观察,左右目前糖价的不仅仅是供求的关系。

  国储局1月5日白糖4557.9元/吨的拍卖均价奠定了次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开盘高达4700元/吨的基础。最初的几个交易日里,白糖价格均稳定在4700元/吨附近,一来是因为投资者对于白糖这个品种暂不熟悉,二来新品种上市需要一定的过程。

  在国储局1月16日的再度拍卖中,最高达到4754元的成交价令白糖开始大幅度上涨,从16日起的短短三个交易日,糖价涨破5000元/吨的大关,投机力量开始纷纷集中到白糖这个新品种上来。

  对此,格林期货的董淑志认为,国际市场糖价屡创新高是国储糖拍卖价上涨的直接诱因。

  尽管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和国际糖业组织(ISO)的预测2005/2006制糖年全球供应不存在缺口,但由于欧盟将削减糖36%的价格补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的高位运行以及国际投机基金的炒作,国际原糖期货价格一路狂飙并屡创新高,将直接带动我国糖价的强劲上涨。

  另外,在国储糖拍卖的前一天,国际市场糖价依然出现了大幅反弹,纽约期货交易所3月原糖创下了9年来的新高,并导致国内各大型批发市场糖价大幅上扬,最终提高了参拍者对国储糖竞价的预期。

  1月20日,郑州商品交易所5月白糖合约突破5200元/吨。从挂牌上市交易开始算起,糖价上涨了10.64%。

  平静的豆油合约

  与白糖期货相比,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油则显得平静许多。1月9日,豆油合约挂牌交易,9月合约5300元/吨开盘,当日跌去204点,以5096元/吨报收。

  “价格挂得有点高,自然就跌下来了。”一位场内交易员表示,“5300元/吨的价格对于目前市场上的豆油来说的确是高了一点。”

  “豆油是个新品种,照目前看来,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的。至少它不会落得像黄大豆2号那样的下场。”一位江浙系的大户对记者表示,“2号豆是个交易清淡的品种,但是豆油不一样,它可以与1号豆、豆粕三者联合起来进行复杂的套利或者是企业的套保。”

  豆油上市交易的首日较为活跃,因为价格挂高了,而剩余的十个交易日里,豆油交易开始趋于平稳,在5000元之上小幅度波动。据大连商品交易所介绍,9日全天共有129家会员参与了当日的豆油期货交易,其中包含有41家油脂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企业。

  九三油脂有限公司总经理田仁礼在大商所召开的油脂企业保值避险座谈会上表示,豆油期货的上市,对油脂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个品种与已经上市的大豆、豆粕期货共同构建了一个完全封闭的品种套保体系。

  惟一的避险平台

  对于大多数市场交易人士,豆油期货并不陌生,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黄大豆和豆粕交易中,经常要参考美国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豆油价格。然而对于中国的油脂企业而言,豆油期货的推出是一个福音,因为它们生产压榨而来的豆油已经不需间接的通过大豆或者是豆粕来规避风险,可以直接通过豆油期货来进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豆油生产国,大豆的年压榨能力超过6000万吨。豆油价格波动比较剧烈,国内的榨油企业有强烈保值避险的需求,压榨行业对推出豆油期货的呼声也比较高,豆油期货合约的市场基础会比较好。

  中盛粮油助理总裁刘京表示,2005年本是大豆产品供大于求的一年,但是2005年芝加哥市场出现了不正常的现象,由于指数基金的介入使美国期货市场与其现货是产生一个很大的脱节,它的价格走势几乎和全球的现货发生不应有的背离。

  从去年2月份开始,大多数国内企业,包括许多外资企业,都受到了这个指数基金的冲击。也就是说,2005年芝加哥期货市场作为一个全球定价中心,跟现货市场脱离了关系,使榨油行业受到了损失。

  刘京认为,大商所豆油期货的上市对压榨企业应该说是一个好消息,作为现货企业,如果不想在芝加哥定价的话,我们就得买“一口价”,但买一口价时,市场风险也很大。因此在芝加哥市场价格不可信的情况下,大连期货市场是唯一的能把国内的供求关系和国外市场联系起来的避险平台。

  在此之前,只有大豆和豆粕期货,因此在做套期保值时总是感到相关工具的缺欠。相信豆油品种上市以后会进一步带动豆粕和大豆期货的活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