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原油价格明年将触顶回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 08:29 中国证券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

  2005年是国际油价剧烈震荡的一年。年初油价出现短暂下跌,之后螺旋式上升,3月突破50美元/桶,6月涨至60美元/桶,8月29日飙升到70.85美元/桶,目前徘徊在60美元/桶上下。致使2005年油价一路走高的原因不在“地下”而在“地上”,主要是天灾人祸与游资炒作。高油价对世界经济影响减弱,但却加大了全球发展风险,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
油价走势倍受关注,笔者分析认为,油价持续走高空间受限,明年不会高于今年,回落至合理价位是趋势,但低油价时代近期恐难再现。

  地上因素导致油价飙升

  世界银行日前预测,今年油价上涨42.1%,达到53.6美元/桶,明年将再涨4.5%至56美元/桶,2007年回落到51.5美元/桶。由此可见,近期油价上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作为战略资源,石油虽然是可交易商品,但影响油价走势的因素相当复杂,有经济、市场、资源等因素,也有政治、国际关系等原因,更有心理、舆论、基金炒作等。综合分析,当前左右油价走势主要有七大因素:供求关系、资源储量、

石油储备、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不测事件和游资炒作。然而,在周期高峰期,地缘政治、不测事件、游资炒作对油价走势的影响大于供求关系、资源储量等因素。

  首先,供求关系明显不同往年,今年油价上涨并非需求膨胀而致。据国际能源机构统计,2003-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2.3%和3.7%,今年需求增幅则回落到1.5%,且供求关系改善。上述数字说明,今年全球石油供应情况明显好于前两年,即供求关系并未出问题。当然,全球剩余产能相对不足,欧佩克只有215万桶/日的剩余产能(历史上一般在300-500万桶/日),该部分却有30%以上在

伊拉克,近50%在沙特(以重油为主)。伊拉克政局动荡,使剩余产能无法变成现实生产,而沙特增产后,重油提炼设施又跟不上。加之,目前全球炼油能力缺口在200万桶/日。这就是上游生产供大于求,下游市场供应相对紧张的原因所在。

  其次,石油资源储量丰富。石油资源不可再生,但全球储量并未短缺。据英国石油公司统计,到2004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1886亿桶,储采比为40.5年,且年探明储量多于生产量。这仅仅是常规石油,地球上还有巨大的非常规石油资源储量。如油砂、可燃冰等,储量相当丰富。地球上尚有大量石油资源需要人类去勘探开发。何况技术进步,将使探明储量不断增加,并使“非常规油”变成“常规油”。加之,各国正在加紧开发氢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一旦新能源被普及并廉价使用,“旧能源”——石油的战略地位将不复存在。

  从上述两方面分析说明,油价持续飙升的原因不在“地下”而在“地上”。地上的原因很复杂,恐怖活动猖獗却日益国际化和常态化,是影响油价无法走稳的重要原因。此外,在全球石油剩余产能不多和炼油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只要发生与石油生产、运输等有关的任何事件,如炼油厂失火、石油工人罢工、运输管线遭破坏、飓风等等天灾人祸,油价自然会随之波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今天的油市与股市、汇市一样,已经成为对冲基金等游资出入最频繁的场所,油市成为游资获利最大的“天堂”,加之有各种舆论造势,致使油价很难走稳,波动趋于常态化。

  回落到合理价位是趋势

  国际机构普遍预测,2006年的油价将高于2005年。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明年平均油价将涨到61.75美元/桶;世界银行预测则为56美元/桶。无论从供应面还是需求面,或从周期因素和其他因素分析,笔者认为明年油价不应该高于今年。依据主要有:

  第一,石油泡沫已经形成。一旦一种商品价格背离价值,泡沫最终会破灭。目前全球石油生产成本平均只有15美元/桶,OPEC只要6美元/桶,沙特的成本低于2美元/桶,油砂的生产成本也只需35美元/桶。市场没有理由让油价长期停留于60-70美元/桶高位。油价回归到合理价位,不但有利于消费方,也有利于生产方。因为高油价毕竟会抑制世界经济增长,全球经济下滑最终影响到石油需求下降,生产方利益将最终受损。近来,对冲基金在油市已由多头转为净持仓,说明游资在撤离油市,对油价走低起着推波助澜作用。

  第二,周期高点已经显现。“短缺”与“过剩”是石油业周期循环的全过程。“短缺”引发油价上涨,“过剩”导致油价下跌。本轮油价周期高点在今年8月29日的70.85美元/桶,具有明显的“顶部特征”,目前价格已经回落至60美元/桶。各国能源政策调整也由“开源”转向“节流”;国际能源机构和美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欧佩克增加石油生产等,已经使供应“短缺”现象舒缓,市场恐慌情绪缓解,周期拐点似已显现。

  第三,市场因素开始弱化。首先是石油供应趋增。美国“剑桥能源咨询公司”预测,2004-2010年,全球产油能力将增长1600万桶/日,年均增长2.9%。国际能源机构也预测,2006年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增量由2005年的18万桶/日将增到130万桶/日。欧佩克也宣布,未来5年将原油产量增加500万桶/日。沙特则计划,将其产油能力增加300万桶/日(现在生产950万桶/日)。据统计,2004年全球石油生产投资增长13%,达1700亿美元,今年增到1850亿美元。其次是需求增势减缓。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使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回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长2%,增量为166万桶/日。欧佩克和美国能源部预测,2006年石油需求增速将放缓至1.8%。最后是油价高企迫使各国政府强化节能,加速新能源开发。此外,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已经满仓,在一定程度缓解需求压力。尤其是市场预期趋好,恐慌心理缓解,有利于油价回落。

  当然,低油价时代恐怕难以再现。因为毕竟未来较长时期内,世界经济将持续扩张,全球石油需求将相对旺盛。加之地缘政治难以走稳,而产油国尤其是伊拉克局势动荡长期化,伊朗核问题复杂化。最值得市场关注的是伊朗核问题如何解决,一旦演变成危机,油价难逃上涨厄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