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棉花论战上演各方争论继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10:32 第一财经日报

  印度贸易部长称,这次会议的一大突破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一致

  本报特派记者 雷帆 发自香港

  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18日晚在香港闭幕,通过并发表了《部长宣言》。但在会议结束前的几个小时内,各方依然在为会议是否取得了进展而争论不休。

  尽管美国和印度代表团昨晚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都宣称会议在棉花问题和发展问题等一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新闻发布厅和记者中心都已经开始有乐施会(Oxfam)、第三世界网络(Third WorldNetwork)等非政府组织散发材料就会议结果发出谴责。

  会议在棉花问题上达成了某种协议的消息前天就开始在媒体中流传。昨日下午3:30,WTO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罗克韦尔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此次WTO部长级会议取得的进展“超过预期,特别是在发展和棉花贸易问题上”。

  但罗克韦尔也坦承,会议在农业等重大议题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这里(香港)的一些挫折使得目标更加难以实现”。

  在下午4:50左右开始的印度贸易部长NATH的记者会上,NATH也就棉花问题表示:“尽管仍有改进的空间,但至少我们有了动作。总体上,我们已经有了进展。”

  在就美欧提出的所谓“高级发展中国家”(“Advanced Developing Countries”)的概念回答本报提问时,NATH说这一概念是几个月前某些国家为在发展中国家中间制造分裂而提出的,这立即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在会议期间也没有成为主要议题。

  NATH强调,这次会议的另一大突破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团结一致。包括G20,G33,以及最不发达国家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团体首次在WTO会议期间共同举行了一次部长级会议,就发展中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而在过去,这些国家往往是被动地在发达国家提出的文本基础上进行争论。

  在昨晚7:15开始的美国代表团记者会上,美国贸易副代表 Susan Schwab 和Peter A llgeier 也宣称对在棉花问题上取得的结果感到高兴。主要参加棉花问题谈判的Peter Allgeier称这是“此次香港部长级会议值得注意的成功”。

  本月15日,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曾对会议前景表示悲观,甚至提到鉴于布什总统的贸易谈判授权即将到期,如果此次会议没有就关键问题取得进展,可能需要尽快举行另一次类似的会议来保持必要的压力。

  当本报昨晚就此提问时,两位美国贸易副代表都没有正面回答根据目前取得的成果看是否有必要举行另一次会议的问题,但都指出此次会议达成了一些切实的协议,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他们称,谈判没有结束,就未解决的问题的不同层次的会议仍将在日内瓦或其他地方继续。

  相比之下,不少非政府组织对会议的评价则更为明确。乐施会(Oxfam)昨晚发布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谴责会议最后一天提交给大会的协议文本,称其为“对发展承诺的背叛”。第三世界网络(T h ird W orld N e twork)也在另一份书面声明中称“没有什么可庆祝的”。

  乐施会(Oxfam)认为,最后一天提交给大会的协议文本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它更多反映了富国而非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不会带来穷国需要的改革。乐施会(Oxfam)的声明称,美国虽然提出取消所有形式的棉花出口补贴,但这已经是WTO的要求而且只代表其在这方面总支出的10%。

  就棉花问题,“非洲棉花生产者组织”称,尽管发达国家就出口补贴问题作出了一定让步,但“不幸的是,就取消国内补贴这一最基本要求还是没有任何切实的提议”。

  谈判的艰苦也给此次会议的报道加大了难度。昨天白天计划举行的许多记者会的时间地点都一改再改,其中英国代表团的记者会就至少变更了三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