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卢叶
2004年粮价大幅上涨的直接导因之一是国内外粮食减产,而粮价上涨也成为CPI迅速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行至2005年,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粮食产需缺口与去年相比将有所扩大。然而,与去年节节攀升的粮价相比,今年粮价却始终不温不火。为何粮价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走势?今年粮价趋势究竟如何?
2004年,中国粮食产需有400多亿斤缺口。日前,国家粮食局官员透露,预计2005年我国粮食产需缺口接近500亿斤,较上年有所扩大。
国家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张红宇对记者说,目前我国粮食产需的确处于紧运行通道上。按照我国粮食消费量近1%的增长速度计算,今年我国粮食总消费量大概为9800多亿斤左右,粮食生产压力仍然很大。但通过增产粮食、挖库存和适度进出口调整等政策,紧平衡是可以实现的。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志仁也认为,粮食产需存在缺口,但可以通过动用粮食库存和部分增加进口来缓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赵怀勇博士则认为,今年粮食供需缺口或许并没有预计的那么严重。
虽然对今年粮食产需有着不同预期,但专家普遍认为,今年粮价将会稳中有降。去年粮食增产导致的库存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为今年稳定粮价奠定了基础。
张红宇说,近年来,虽然我国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偏紧态势,但由于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但是,保持粮食供求的适度平衡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八个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供给不足的预期不再像去年和前年那样紧迫,刘志仁说,较为宽松的预期给粮价的变化趋势也定下了基调。
但是,粮价下行并非没有隐患。赵怀勇特别强调说,虽然粮食价格趋降,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跌破国家最低收购价。因为跌过保护价就意味着国有粮食企业将负责收购,这对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不利,有可能导致粮食市场化改革出现扭转。
事实上,跌破国家最低收购价底线并非没有可能。对此,赵怀勇认为,在短期内要尽快安排粮食收购资金,保证粮食收购畅通;长远看,应当改变目前最低收购价制度和直补政策,主要是整合和完善现行的各项粮食调控政策,使粮食补贴与生产和粮价直接挂钩,发挥粮食直接补贴的作用,实现粮食生产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赵怀勇说,一般而言,粮价在大幅上涨1-2年以后会有一个下行过程,这已成为农民和粮食主产区最为担忧的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粮价出现一定幅度波动在所难免,但一定要防止粮价出现较大幅度下跌,否则,整个“三农”工作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
刘志仁认为,要预防这一问题,应当注意将粮食增产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国内耕地增减与粮价变化的相应关系,要将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因素列入供求平衡,进一步搞好粮价的宏观调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