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报告:恢复国债期货交易时机成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02:29 第一财经日报 | ||||||||
夏斌建议国债期货最好先从期交所试起 本报记者 魏璇 发自北京 一份旨在建议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研究报告已经提交到国务院有关部门。这份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提交的报告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水平下,恢复国债期货交
对于试点交易所的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表示,最好先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恢复交易。 尽管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具体时间表依然需要由国务院敲定,但是有关部门人士乐观的估计时间不会太久,理由是时不我待。 “国债现货市场的发展规模已经足以支撑国债期货交易,规避利率的风险要求发展国债期货交易。”夏斌对这份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从国际经验看,国债期货交易必须以一定规模的现货市场为支撑。各国开展国债交易之初,其国债占GDP份额大致为14%~45%。目前,中国国债规模占GDP份额约为15%,这个比例已经高于韩国(14.4%)等开展国债期货时的水平。 从发行方式和品种的期限结构看,2001年开始,中国发行15年至30年的长期国债,并采用贴现方式发行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品种。此外,国债的发行方式改集中发行为滚动发行。国债发行规模已经不是制约国债期货交易的主要障碍,国债市场供求的均衡性显著提高。 对于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中国金融市场来说,利用国债期货交易规避利率风险的迫切需求已经越来越凸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统计,由于银行准备金利率波动,国债现货市场大幅下跌。以2003年8月1日至2004年4月29日为例,债券市场市值损失为2451.6亿元。 “2004年底央行宣布贷款利率上浮区间彻底取消。去年一年随着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节奏,市场利率也处于不断地涨跌变化之中,利率风险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市场风险之一。”夏斌说。 除了市场条件外,报告认为目前的监管体系亦足以保证国债期货交易正常进行。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其配套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基本建立了统一的法规体系。此外,考虑到机构投资者队伍已经发展壮大等因素,重新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时机已经成熟。 不过,目前就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场所产生了争论。在现有的三种(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同时恢复;证券交易所先恢复;期货交易所先恢复等)选择中,夏斌认为在期货交易所先恢复更为妥当。 夏斌解释说,10年前国债期货试点表明,在两个市场同时恢复,往往容易形成交易所之间竞争市场规模,而不是竞争规范化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在证交所恢复,违背了世界国债期货交易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国成功的国债期货交易大多数都开始于商品期货交易所,然后充分利用商品期货交易所多年积累的经验来进一步发展培育国债期货市场。 “赞同在期货交易所先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理由是,国内期货交易所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目前已经较为规范,能够提供制度、技术、人才与经验等方面的准备。”夏斌说。 一位招商证券的分析师则认为,除了夏斌所说的原因,在期货交易所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另一原因则是期货市场成员的构成较为单纯,层次也相对接近,因此更好控制风险,在“投石问路”阶段比较稳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