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人民币升值将给铜市施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05:4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在国内期货市场五一长假期间,国际铜市度过了一个完整的交易周。由于美联储连续第八次加息,美元汇率因此回升,而铜等基础金属在这一周里总体走弱。值得一提的是,节后中国人民币汇改时间这一问题再度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从5月18日起,中国将在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元4种外币的交易基础上引入8种外币间的汇率交易。高盛此前表示,中国政府将借此机会进行汇率体制的改革,并认为5·18是个非常合适的时点。

  作为期铜市场的普通投资者,在这种背景下应该了解一些汇率变化与铜市场的关系。因为无论如何,不断增加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将直接对基本金属价格造成压力。细分一下主要有下列几点:

  首先,理论上,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与国内大部分商品价格的下跌幅度应该是基本相同的。总的来说,对于进出口贸易量较大的商品,受汇率变动影响的程度更加显著和直接。对于现在年消费总量30%以上都完全需要依赖进口,而出口数量占不到2%的大宗原材料商品铜,本国货币的升值,就意味着进口成本的下降,而铜的进口成本基本上都以美元计算,人民币升值5%,国内外商品价格的比率就相应下降5%。例如,上海期铜与伦敦金属交易所期铜的比价关系长时间在9.8-10.4之间波动,如果人民币升值5%,那么这种比价关系就相应的缩小至9.3-9.88之间了。对于熟悉或者已经参与了上海铜与伦敦铜套利交易的投资者来说,这种比价关系的变动所带来的利润远远不止于5%这么简单。这一预期利润也将为上海的铜价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总的来说,人民币的升值,将打破现有的大宗商品的进出口平衡状况,有可能导致国际商品的循环周期提前进入阶段性顶部,但也同时为国内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提供动态平衡转换过程当中的一次良机。

  其次,从市场操作层面讲,目前人民币汇率一定幅度的升值,比如3%左右,加上利率的可能上调还是会对铜价产生重大影响。商品市场做多成本提高,商品期货继续做多则存在较大风险。更重要的是将会严重打击国内投机多头的心理,套利盘随时可能会崩溃。由此引发的暴跌行情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在未来的期铜操作上,这一点必须充分重视。

  具体结合五一节前后的外盘铜市,基本面上国际市场近期的焦点将集中在美元的走势以及基金持仓的对垒之上,而库存的增加对于市场来说同样引起了高度的重视。美元的反复走高使因美元贬值而参与期铜买入的基金重新谨慎对待市场,从而冲击了多头的信心,进而使价格开始回落;从基金的持仓上看,其最近净多持仓有所减少也可以对此有所证明。LME库存的连续增加成为了基本面上对铜价最为不利的因素,预计近几周市场焦点依然是以上这些因素。美元的走势从短期来看具备了继续走高的条件,对于铜价有一定的压力;而持仓在近期有所减少以后其可能会存在进一步减仓的机会。而库存的发展是最为不可预测的,如果库存继续大增的话期铜市场将真正进入首轮的调整行情。技术分析上笔者认为铜价也进入牛市衰竭期,根据波浪理论,从第一浪1999年5月24日1360美元起至第五浪的延长浪C浪顶2005年4月11日3339美元止走完一个完整的上升五浪。现在铜价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跌的情况,主要与基金严重控盘以及现货市场上的紧缺有关,我们认为最近外盘会在3150至3260美元间做一个调整,前面提到高盛预测的5.18这个日期不仅是外汇也是LME期铜第三个周三的期权履约日,重要的时间窗口提请投资者关注。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仍处于铜市消费旺季,尤其是国内供应紧张局势可能继续提供支持,但种种迹象表明,支持铜价继续走高的因素已在发生变化,而且对铜价压力也将逐渐显现,铜价出现阶段性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

  :2003年:人民币是否升值第一次开始讨论,新加坡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远期汇率曾出现大幅波动,当时升了100多点,但最终人民币没有升值。2005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将出其不意。这使得一直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国内外投资者意识到,人民币汇率会成为2005年中国宏观政策的最大悬念。4月:美国参众两院先后以不同的形式指责中国操纵人民币汇率,使得人民币的政策悬念增加了国际色彩。4月28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络版报道,世界银行提出中国应将人民币升值,并警告说,如果不将人民币升值,投机资本的流入可能会造成该地区经济不稳。4月29日: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一度升值,超过了常规的浮动范围。市场因此又起猜测,认为这可能是人民币近期升值的信号。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