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铜价前期走势回顾及后市展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16:21 格林集团

  引言

  众所周知,在过去2年里中国因素一直是支撑全球铜需求,乃至拉动金属价格普遍走高的重要原因,所以在我国政府进一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放缓经济增长步伐的背景下,其对全球金属市场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另外,与历史上以往牛市不同的是,一是此次铜上涨过程中价格没有出现任何大规模的回调,二是铜构筑顶部的时间已超出历史中的任一次,从
而使价格孕育了巨大的下跌空间,市场也变得极度敏感,铜价格何时开始进入到熊市循环,是近期市场上谈论的热点话题。

  一. 基本面状况分析:

  (一)国际市场供需情况:

  (1)供应情况:

  从供应上看,由于前几年精铜产量下降,导致全球市场出现较大供应缺口,2003年的铜供应缺口为38.2万吨,英国商品研究机构CRU预计,2004年世界精铜供需缺口达到55.2万吨,而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则预计2004年全球精铜供应缺口达到70.1万吨,不过随着全球铜价飙升,已对铜产商产生足够的刺激作用,引发了全球铜矿采掘和精铜冶炼产量的大幅增加。

  从近期世界各主要产铜国公布的产量数据来看,其增速都呈两位数增长,表明铜精矿供给的增加,正开始体现到精铜产量的提高上来,而且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产能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全球铜产量将会在今后的时期内逐步提高。

  但由于精铜供应链较长,从勘探开发到最终形成有效供应,时间上存在较长的滞后性,也就使得市场在面对供应紧张、需求强劲的矛盾时,调节供应的时间周期较长。虽然铜精矿的产量已显著提高,TC/RC费用也明显改善,但精铜在2004年实现的增产部分,因为周期的原因,并未能完全反映到2004年的供求关系中,新增产能要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对目前的供需平衡关系造成冲击,所以现阶段全球精铜市场仍呈供应紧张状态。

  从持续上涨的铜精矿加工费也可看出,铜精矿供应量正在大幅增加,冶炼商最终将能够有足够的原料来使精铜供应量逐步增加。应该说,就全球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冶炼瓶颈,只是由于前几年过低的加工费使得冶炼商无利可图,才导致大量的冶炼能力闲置或关闭,加之2001年后全球新建产能的规模较小,目前铜产能的增加,仍是对2001年后停止使用或暂时关闭产能的恢复,所以冶炼产能的闲置,是导致目前精铜供应短缺的主要原因。

  (2)需求情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精铜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尽管自2003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扩张以及低利率的宽松环境,特别是美国和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带动了全球铜消费快速增长,但目前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高铜价对消费产生抑制的同时,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减缓也将对精铜的消费产生影响,特别是对金属需求量较高的美国和中国,已显示出需求增长放慢的迹象。

  不过由于惯性使然,全球2005年铜需求仍会维持一种相对良性的增长,由于消费量的基数较大,铜需求格局的转变,更多的是增速的放缓而不是绝对量的下降,市场仍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供应缺口,但毕竟国际上金属消费的高峰期已经过去,2005年全球铜消费增速将较2004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减缓。国际铜研究组织ICSG预期,2005年全球铜消费增长将回落至4.6%的水平,消费量将达到1750万吨。

  虽然在2004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全球铜的供求关系表现为供不应求,缺口一度曾经高达85万吨,但随着铜供应量增加和消费增速放缓,这种情况在2005年将得到明显改变,2005年全球精铜供需缺口将会在2004年的基础上明显缩窄,预计缺口将缩减至22万吨左右,而供求缺口将主要产生于2005年的上半年,在下半年市场应该更接近于供求平衡状态,供求关系的转化将会使铜价最终告别牛市。

  (二)国内市场供需情况:

  (1)供应情况: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铜工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度发展,GDP保持在9%左右的增长率,2003年的精铜产量达到183.6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1.7%,已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智利的世界第二大产铜国。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11月份我国精铜产量达到19万吨,同比增长了12.4%,创下了历史最高月产量,2004年1-11月份我国累计精铜产量为186.1万吨,同比增长19%,已经超过了2003年全年的总产量。随着国内主要铜冶炼企业普遍经历了改扩建之后,2004年国内精铜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我国2004年精铜产量将增加17.3%达到200万吨。

  在精铜矿供应量充足的情况下,我国的主要冶炼商仍将继续充分利用较高的铜加工费来提高铜产量,2005年我国铜产量还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05年我国的铜产量将比2004年精铜产量增长11%而达到220万吨左右。

  虽然我国铜工业取得很大发展,但由于这几年铜消费增长速度高于产量增长速度,这就需要长期依靠进口来弥补不足,但2004年以来,我国精铜进口量却意外出现下降,这是许多人所始料不及的。从历史经验来看,国内外三月铜价比值的轴心为10,不过这种情况在2004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受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使国内铜价在较长的时间里都比伦敦铜要低,内外盘三月铜价比值急剧下滑,使比价低于9.8-10.1的正常区间,而这种低比价造成国内进口商进口利润减少,从而使国内市场的进口量剧减。

  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04年前4个月,我国精铜进口保持强劲态势,国内精铜月均进口量高达13万吨以上,4个月共累计进口5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45%,但自5月份开始,精铜进口量开始骤然下降,5月至10月份的月均进口量仅为7.78万吨,造成了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的状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内外盘比价的恢复,2004年12月国内精铜进口量出现了显著的回升,12月精铜进口量为12万吨,所以市场的供需紧张状况,有望在未来随着进口量的增加而得到逐步缓解,国内市场不可能存在长时间的严重短缺,我国2004年累计共进口精铜120万吨左右,较去年下降10%,预计2005年我国的精铜进口量约在140万吨的水平。

  (2)需求情况:

  2004年国内铜市场供应短缺和紧张程度,是近10年来所罕见的,从原因看,国内工业增长带动消费增长,外资企业来料加工及对铜工业的投资激增,加上国内精铜进出口政策等因素,都是造成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尽管200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宏观调控,但由于惯性的作用,我国整体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发展,国内铜消费下降程度目前还不明显,国内供需不平衡的状态暂时仍将维持,预计2004年我国精铜消费量将同比增长8.5%达到320万吨,约占全球精炼铜需求总量的20%。

  作为全球精铜消费最旺盛的地区,我国铜需求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消费水平,我国开始实行宏观调控,意味着经济不大可能再像前一阶段那样高速膨胀发展,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会放缓至8.5%左右,而宏观调控不仅影响宏观经济,也影响到国内一些金属消费相对集中的行业如房地产、汽车等,并进而影响到国内整个有色金属行业,使行业的消费量下滑。同时央行提高人民币利率,将提高有色金属企业的采购成本,也将导致有色金属需求的减少。

  而铜价前期的过度上涨也会引发需求减缓,2004年的11月中旬,上海地区现货报价已高于32000元,当用铜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上涨以后,国内铜需求能否在高价位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据了解,国内许多铜加工厂商如铜棒和铜线缆的生产商,因金属成本提高,已经在尽量压缩生产、减少现货铜的采购量,所以过高的铜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铜的消费。

  尽管由于上面提到过的惯性作用,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而铜消费也保持一定的增长,但想要继续维持前期那种高速增长是不大可能的,随着经济降温效应的逐步体现,国内铜需求增速较2004年将呈逐渐下降趋势。预计2005年我国铜需求将同比增长9.4%,增速低于2004年的15%,但由于基数较大,绝对增量仍将至350万吨。

  (三)世界宏观经济背景:

  全球的商品价格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往往是同步运行的,而铜消费与世界经济增长又是密切相关。全面而强劲的增长是2004年世界经济最重要的特点,全球经济以二十多年来最快速度增长,几乎所有地区都同时进入经济高增长期,国际基金货币组织IMF预测,2004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高于2003年的3.9%,具体到地区而言,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全年经济增长预计达4.3%,欧元区和日本预计分别为2.2%和4.4%,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可达6.6%,其中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将达到7.8%,拉丁美洲和非洲分别为4.6%和4.5%。

  但是目前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已开始减缓,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会很快影响到亚洲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亚洲总体经济增长减缓。同时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减缓,这样,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支柱就可能会同时出现减速。同时自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油价的居高不下将减少企业利润、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减弱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也对世界经济乃至相当一部分国家的经济产生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增长将缺乏持续性。

  展望2005年,受石油价格、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对世界经济循环开始走弱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从2004年5%的基础上,下降0.7个百分点至4.3%,其中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3.5%、欧元区将达到2.2%、日本经济增长将达到2.3%、中国增长将放缓至8.5%,呈逐渐减缓的态势,这将对精铜的消费产生影响。

  1. 美国经济:

  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在持续低利率、美元贬值及减税措施的刺激下,经济在2003年走出衰退阴影,出现较强增长态势,但随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步伐开始放慢,到年三季度下降至3.7%,至第四季度时美国GDP已为只成长3.1%,增幅是2003年初以来最慢的速度。2004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从加速增长到增长放缓的过程,预计美国2004年的GDP增长率达到4.3%左右,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

  但短期内美国经济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放缓的程度还不十分明显,由于美元的大幅贬值促进美国的出口,因此美国经济总体仍保持温和性的增长。众所周知,美国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巨额财政赤字基础之上的,疲弱的就业成长与预算赤字不断膨胀,是2005年美国经济面临的严重问题,如果上述问题不能有效解决,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提振效应就会消退,所以美国经济的前景仍旧是不确定的,预计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为3.6%。

  2. 中国经济: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扩张期,2003年的GDP增长高达9.1%,2004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投资总量的增幅过大,房地产、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的投资过热现象开始突出,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生产资料与消费物价指数持续攀升,目前正面临通货膨胀和投资过热的风险。

  2004年4月以来,国家和管理部门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抑制GDP超速增长,先是控制钢材、水泥、电解铝、房地产和汽车等行业的盲目投资和发展势头,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其次是调低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逐步加大为经济降温的政策力度,以使我国经济步入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道路。

  目前看这些政策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效果,2004年11月公布的经济指标显示,我国整体经济沿着降温的轨道运行,去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6%,已降至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点,这验证了市场对我国经济实现软著陆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8.5%,较去年稍有放缓。

  (四)基金动向:

  尽管从长期走势来看,供需关系是决定铜价的主导因素,但在基本面状况未发生重大转化之前,投机因素对市场的影响显得比较突出,基金是本次铜上涨行情的主要推动者,基金的参与直接导致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由于此次基金涉入金属市场的程度超过以往历次,基金的持仓又过于庞大,所以需要通过反复震荡来完成其多翻空的转换,这是本轮铜牛市周期得以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库存情况:

  库存与铜价格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无论是市场过剩或短缺,库存变化量还是库存水平,都很难很好的预测价格的走势。库存水平只能作为一个影响价格走势的因素来考虑,并不是预测价格的最好指标,库存的变化趋势要比绝对数量更加有现实意义。

  很多人认为库存减少导致价格上升,库存越少,价格越高,当库存创历史最低记录时,价格也会创历史最高记录。可是历史走势表明,库存最低的时候往往并不是价格最高的时候,在趋势的中间阶段,价格和库存的联系才比较紧密,当库存处于极端值的时候,对铜价的影响反而不明显了。

  从目前全球铜显性库存看,铜库存整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是不争的事实,库存紧张确实成为目前支撑铜价的一个因素,但仅凭短期的库存下降而判断后市铜价将持续上涨,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在库存连续下降持续一年之后,其下降趋势已经逐渐放缓,在近期三大交易所库存开始出现持续增加的状况,显示已有部分隐性库存开始回流的迹象。随着2005年铜供应量的增长,相信铜库存下降的趋势终究会得到改变。如果库存开始连续回增的话,将会对市场造成影响。

  (六)货币情况:

  美元的持续贬值既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动力之一,也是引发国际铜价上涨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主要决定因素。

  从实际效果看,美元近期经历了加速下跌,对铜价的推高作用已在减弱,相反如美元出现中线反弹,将对铜价带来压力,因为美元回升除了因计价因素对铜价直接构成利空外,对美国及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也相对消弱,并最终进一步削弱铜的需求。技术形态上,近期美元指数在连续下跌之后,目前KD指标已处于严重超卖区,美元在低位企稳后,应该有逐渐向好的预期。

  二. 市场前期走势回顾:

  2004年年初,国内各个品种在经历了牛市行情后,部分商品便开始了下跌行情,唯有铜价仍一枝独秀,一直延续维持高位盘整之势,下面我们就对1999年以来的铜的走势作个简单的回顾。

  本轮铜的牛势可以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启动阶段,时间从1999年5月到2000年的9月,时间经历了17个月,上涨了663美元。第二阶段为调整阶段,时间从2000年9月开始到2001年11月,价格从2036美元一路下滑,直至最低点1336美元,时间经历了14个月,回调了700美元。

  第三阶段是铜价主升浪阶段,这一阶段是铜价在牛市中拉升最为强劲的时刻,时间上从2001年11月开始,铜价从最低的1336美元,上涨至近十年来的高点3057美元,总共运行了26个月,上涨了1700多美元。第四阶段从2004年3月份至6月初,铜价在经历了前期的疾速上扬之后,开始了相对的回调整理行情,这一调整直至5月最低下探至2470美元才告一段落。第五阶段从2004年6月延续至今,铜价一直维持在3000美元之上做高位震荡,价格整体表现为易涨难跌的特征,高点不断被刷新。

  三.技术分析:

  2004年来LME铜价已是第五次站在3000美元之上的历史高位,如何适应铜价高位振荡的走势特点,并采取恰当的操作策略,如何在牛熊转折时期的剧烈波动中保存自己,是我们每个投资者都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伦敦铜近30年的走势图表,可以看到历史中每次铜价上涨到3000美元之上的时间都是非常短暂的,价格往往在3000美元以上经过顶部震荡后即快速下滑,总体而言,3000美元之上属于伦敦铜历史高价位区间。而历史上每次见顶后无论是转势还是回调,幅度少则400或500美元,多则1000多美元,时间周期快则1、2个月,慢则3、4个月,而眼下期价再一次处在风口浪尖上,投资者在现有高位再大量追多已显然不太适宜。

  虽然铜的这轮大牛势从时间周期来看,应该已经进入到牛市的末期,但这并不等于说铜价立刻就会转为下跌阶段,在传统的经济指标已经发出了抛空信号的情况下,价格却始终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势性下跌,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耐心就显然是尤为重要。

  从波浪来看:本轮铜上涨可以划分出较为明晰的五浪结构,目前期铜正运行在第五浪之中,但第五浪如何走、最终能够走多高却见仁见智,如果投资者在趋势的尾声阶段过早地进场放空,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今后铜价即使突破前期高点,其上涨的高度也是有限的,3270-3300美元应该是铜价的最终顶部,而如果后市铜价再突破这一区域的话,那么我们只能理解市场正处于非理性的疯狂状态,而这种疯狂只能带来巨大的风险。

  沪铜方面,国内铜市最近走势强劲,和外盘比较明显胜于外盘,总体表现跟涨不跟跌,

  沪铜月线、周线仍受上升支撑线的支持,无明确见顶信号,技术指标KD指标和MACD指标都在强势区域得到支撑且多头金叉形状重新抬头,这说明了沪铜同样存在再创新高的动力,但由于31000元以上的现货价格难以维持很久,受国内现货价格的压制,沪铜价格上涨的绝对空间已不大,对于国内市场,继续追多只是短线行为。

  四.后市展望:

  近期供应紧张、库存处于历史低点和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仍继续支持着铜价,虽然目前来看这些因素仍旧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中长期随着全球铜矿大量扩产,中国经济放缓以及原油价格过高将使全球经济增速回落,并将导致铜需求增速放慢,铜市供求将由紧张到宽松的过程转变,这种转换将不足以支撑2005年铜价继续维持目前的高位,铜价将随着商品市场内在循环和宏观经济周期的推动,走出价值回归的行情。

  眼下比较难把握的是,市场完全地打破了过去牛转熊的常规,基金对市场的参与程度及中国因素的影响是其根本原因,现阶段铜价已进入了周期性头部循环区域,但预计筑顶的过程会比较复杂,供求变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转变,因此,铜市由牛转熊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期间铜价不排除再创新高的可能,但有一点大家需要明白,即便价格创出新高,也不过是市场再一次测试顶部的高度罢了,从现有价位看涨只是短线交易而已。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整体偏强格局尚未完全改变,期价仍可能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各种因素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从今后市场的供求背景和用铜行业的现状以及资金运做的角度来看,随着铜供求关系最终将由短缺向供求平衡转化,铜价最终不可避免步入漫漫熊途。整个2005年可以坚持一种大势看空的思维,但实际的操作则务必把握好恰当的进出场时机,懂得进退有度。

  提示:

  一旦有重大利空或利多的突发因素或政策性因素出现,对市场行情的影响巨大,提醒投资者时刻注意基本面的变化,灵活使用该投资分析报告。(来源:和讯特约/秦霈)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