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坚定熊市格局 期待新低出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8日 11:19 格林集团

  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四个大豆生产国,中美两国已实现了创纪录的丰收,其中美国增产幅度之大更是让人诧异。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气候理想,非常适宜大豆的生长。同时,全球对大豆的需求并未出现同样惊人表现。基本面供求将决定大豆价格持续低迷。除自身供求关系以外,其他因素在不同时期也起着不同作用。毫无疑问,大豆锈病、豆农惜售、海运费等因素阻碍了价格的下跌,不过仅使大豆的下跌历程暂时受阻,当这些因素不复存在时,价格的继续下跌亦难以避免了。

  美国农民惜售对于美国豆农来说,前后几个月大豆价格的巨大反差应不是其惜售的主要原因,牛市过后是熊市,这已是农产品市场的一般特点。从去年大豆的暴涨中所得收入是美国豆农可以长时间持豆待售的资金倚仗,而美国农业部对农业的支持政策和农民在税收方面的考虑也使美国豆农将主要销售时间推迟到了今年。由于豆农惜售,截止到2004年12月1日,美国大豆季度库存高达23.05亿蒲式耳,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6.89亿蒲式耳,这也表明在前期的销售中,美国今年生产的大豆只被消费了26.62%。但是惜售的大豆总会在今年回到市场,特别是对目前占总库存43.60%的商业存在而言,它们惜售立场远没有农民坚定。目前美国农民的销售积极性仍是不高,只是在CBOT大豆期价出现上涨时才会涌现出一定数量的卖盘,剩余较大数量的大豆极有可能在南美大豆上市之时,扮演为虎作伥角色,进一步打压价格。

  中国买盘中国买盘一直是近几年来支持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主要力量,虽然市场大都认为2004/05年度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较去年不会有太大增长,甚至会稍低一些。但从本年度开始,中国买盘在国际上表现活跃,几次救期价于低谷,成为熊市中的一大亮点。不过,目前中国已购买了美国大豆838.6万吨(美国农业部公布数字),加上尚未公布的买盘,可以说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购买已经到了尾声,后期在美国的买盘会逐渐枯竭。而在对南美大豆的采购中,中国力量对CBOT大豆价格的支持作用会相对弱一些。另外,对于中国进口大豆的总量,估计还是不能过于乐观。

  亚洲大豆锈病亚洲大豆锈病在美国初次发现,引起了市场的恐慌性担忧,随着锈病感染地区的扩散,美盘大豆也掀起了高位回落以后最为疯狂的反弹。虽然亚洲大豆锈病对于大豆的影响较为严重,但其影响的真正体现将会出现在2005/06年度。另外,美国历史上因为病菌所引起的大豆减产可谓少之又少,既然巴西等发展中国家都能度过大豆锈病的阴影,我们凭什么不能相信美国对于锈病能安然处之呢?期货市场往往将一个影响因素置在放大镜下,事实也证明锈病之能量还远未到能改变整体格局的程度,它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大的反弹,只是因为它给市场带来了需要的反弹借口。

  虽然未来在产量和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多变数,即便巴西和阿根廷最终产量低于目前市场预测,但小幅减产无助于改变今年全球大豆供过于求的格局,而世界大豆价格也将随着南美大豆的上市进一步走低,美盘大豆价格的年度低点很有可能在那时出现。(中证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