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滚动新闻 > 正文
 

大豆期市回顾与展望:重压之下呈现新的生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6:47 格林集团

  商品价格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大豆市场在经历了2004年的极度辉煌之后,2005年注定其要归于相对平静。但是大豆市场是否如部分市场人士所说的,在大豆丰产、高库存的重压下注定将成为一场熊市的盛会?笔者认为言之太早,也太过悲观。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2005年大豆市场在“山重水复”中将孕育新的生机。新的生机何在?让我们在回顾历史中展望未来吧。

  一、波澜壮阔的2004年大豆市场

  2004年对于国际和国内大豆市场而言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年度,大豆价格的波动可谓是波澜壮阔。从年初到4月份,美盘大豆和国内大豆价格不断刷新历史高点。同时,在美盘大豆创下1064美分/蒲式耳、国内大豆创出4100元/吨的历史高位之后,因为市场需求减弱,大豆期价高处不胜寒。随后伴着市场对大豆产量将大幅增加的预期,期价急速下滑,并从此走向绵绵熊途。

  第一阶段:持续上涨并屡创历史新高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自身规律的,2002年年初,大豆市场熊市周期完成并开始了新一轮牛市循环。今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均延续着2003年的牛市行情。同时,2003年美国大豆严重减产以及2004年国际市场对美豆的需求增加在年初时已基本成为定局,而美国农业部连续公布的美国大豆库存减少到历史新低也预示着供应的紧张局面。这一张一弛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今年上半年CBOT大豆期货市场以牛市为主,而美国投资基金在此轮地震似的上涨行情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中国市场对大豆需求强劲同样助长了CBOT大豆价格走高。在基本面供应紧张、中国压榨企业盲目高位订购美豆以及基金的趁机炒作下,CBOT大豆急剧拉升到今年4月5日的1064美分/蒲式耳。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沉浮直接影响着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走势,当时连豆9月合约期价在同一天也创下了4100元/吨的历史新高。

  第二阶段:急速下挫并步入漫漫熊途

  创出历史新高后的大豆期价由于市场需求发生变化而岌岌可危,并在南美大豆丰收以及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增加的一系列利空因素影响下走弱,其中CBOT大豆期价持续下跌。在CBOT大豆期价大幅下挫的影响下,国内大豆市场上充满了恐慌心理,国内压榨企业纷纷大量减少美豆进口量。而中国大豆需求市场的萎缩反过来又刺激了美盘大豆价格的加速下跌。同时,今年5月份的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又给CBOT大豆盘面重锤一击,CBOT大豆价格下穿1000美分/蒲式耳重要心理关口,从此CBOT大豆风云不再,大豆市场由此踏上了漫漫熊途。另外,美国农业部不断上调大豆产量与全球库存,投机基金终于在7月中旬开始由多翻空并一路加空。根据CFTC公布的基金持仓结果来看,基金净空单最多时达到了6万多张,基金的操作方式在CBOT大豆价格的整个下跌熊途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大豆产量与全球库存创历史新高的影响下,市场失去了上升的推动力量,CBOT大豆价格呈现惯性下跌直至11月8日前后连续出现了502.4美分/蒲式耳的阶段性新低,跌幅达到了52.8%。

  受CBOT大豆以及相关产品大幅下跌的影响,加上我国从3月份起开始实施一系列紧缩信贷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当时爆发全国性禽流感疫情产生的后期效应,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挫,连豆1月合约跌至2600元/吨附近。

  第三阶段:超跌后快速反弹

  CBOT大豆价格连续惯性下跌,直至在创出502.4美分/蒲式耳的阶段性新低之后才开始触底反弹。同时,即使利空色彩浓重的11月份农业部月度报告也没能促使大豆行情在500.0美分/蒲式耳价位的基础上继续下行。当时,CBOT大豆期价不跌反涨说明利空的报告在价格已处于相低位区域时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进而使得本年度最后的一份供应层面的利空报告颇具利空出尽的味道。事实上,虽然大豆产量像巨石一样压制着CBOT大豆价格,但是我们更应承认的是价格本身具有重新配置供需平衡的作用,CBOT大豆价格在从1064.0美分/蒲式耳向下暴跌的整个过程中,市场对产量增加的预期已经极大地在行情走势中得到诠释。11月份的报告的出台也只是将产量创下历史新高最终明朗化,行情选择在报告前后不跌反涨也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另外,在10月12日至11月12日长达一个月的走势中,大豆价格一直围绕500-540美分/蒲式耳区间窄幅波动,这已经反映了盘面难以下跌的特征,也同样验证了美国农业部补贴价位500.0美分/蒲式耳在基本面方面对价格构成的强有效支撑。

  从菲波那奇数列来看,2002年1月2日的415.4美分/蒲式耳是大豆连续月线图中数十年来接近极端的低点,2004年的11月份是415.4美分/蒲式耳低点之后的菲氏数列第34个月,行情在技术上存在见底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11月8日的502.4美分/蒲式耳低点顺应了技术上的最后一跌,在技术上美国农业部11月份报告之后502.4美分/蒲式耳的低点仍然保留,则502.4美分/蒲式耳为阶段性底部价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在CBOT大豆价格经历惯性下跌并不断创出新低的过程中,连豆市场走势却相对独立,其抗跌性非常明显。同时,连豆期价在经历了长期的低位盘整之后在资金和仓单因素的推动下提前于美盘而走出反弹行情,尤其是A0501合约走势强劲。另外,基于大豆现货价格坚挺以及空头组织现货交割成本较高等一系列因素影响,A0501合约期价的反弹可能将一直延续到最后交割,而在这个时间段内其它合约期价也将在1月合约的影响下表现出一波中级反弹的走势。后期随着元旦、春节将至,国内市场家禽需求高峰出现所带来的家禽补栏量增加将刺激国内豆粕需求,加上市场对豆油的需求也将呈现增长态势,因此可以预期豆粕、豆油价格的走强将推动大豆价格持续反弹。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2004年大豆市场的大起大落行情引导着2005年市场的的总体运行方向,2004年大豆市场显现的热点因素同样将成为影响2005年大豆市场行情的焦点。

  二、市场热点分析

  1.弱势美元对大豆期价的影响

  商品的价格的形成本质上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商品本身的供求关系,二是货币的价格。虽然从大豆历年的走势来讲,大豆的走势与美元的走势关联性不是很强,但是美元的持续走软对处于下跌之中的大豆价格还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从大豆的销售角度来讲,美元的走低将有利于美豆向欧洲等与美元不挂钩的国家市场销售,这会刺激美豆的市场需求。同时,美元的贬值也可能动摇投机基金进一步抛空农产品合约的决心。因此,2005年美元可能出现的持续弱势将对大豆期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2.锈病带来的影响

  在CBOT大豆期价自2004年11月份启动的反弹行情中,美国发现亚洲锈病是一个多次被炒作的题材,虽然锈病对美国大豆产生不了什么实质性影响,但是作为一种传播性极强的疾病,锈病对大豆可能是一种最为严重的疾病。嘉吉公司的专家指出,锈病控制的唯一方法就是用杀虫剂,这种控制方法无疑将增大大豆的种植成本,从而有可能促使美国农民改变农产品的种植方式。根据美国农业部预计,如果大豆锈病明年袭击美国各地将会带来6.4亿至13亿美元的农业损失。由于用于防治锈病的杀菌剂的费用为25美元/英亩,假定以40蒲式耳/英亩大豆计算的话,大豆成本将增加60美分/蒲式耳;另一方面种植收益的下降也会使得农民更愿意转种玉米、棉花等其它作物,这有可能减少2005/2006年度的大豆供应量。

  3.人民币升值

  由于人民币实行盯住美元的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美元的不断贬值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这里我们暂不讨论人民币在2005年升值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人民币升值的话在大豆市场方面无疑将利多于美国市场而利空于中国市场,因为进口美国大豆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相应增加,从而将加重国内大豆的供应面压力。

  4.黄大豆2号上市的影响

  近几年,国内大豆市场上最热门的“转基因”话题将随着黄大豆2号2004年12月22日的成功上市而告一段落。黄大豆1号与黄大豆2号合约并行,将促使非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形成各自的价格,将实现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转基因大豆的区别明显化,促使价值体现更为科学合理,进而将有力地引导国内大豆生产向高蛋白和高油方向发展,确保农民的增收。黄大豆2号上市后的平稳运行将使得非转基因大豆从压榨方面逐步淡化出来,并主要以食用为主,从而使得人们对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合约的价格予以重新定位。由于人们对转基因生物一直心存疑虑,所以非转基因品种在人们心中有着较高的市场地位,从这个角度来讲,黄大豆2号推出对黄大豆1号是一种长期的利好。黄大豆2号的推出将推动国内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地接轨,使市场能够比较充分地反映世界大豆供求和价格的变化,实现与CBOT大豆期货市场紧密联动,并为国内的投资者提供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

  三、丰产重压之下的2005年大豆市场

  目前,美国、中国两大世界大豆主产国大豆产量以及全球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已成客观事实。而根据美国农业部预估全球对大豆需求的增长步伐要落后于大豆产量增长步伐,从而使得大豆市场整体供需关系已经由去年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今年的供过于求。虽然在这样一种供需基本面状况下,但笔者仍认为那些将2005年大豆行情视为一场熊市盛会的言论太过悲观,毕竟“山重水复”中孕育着新的生机,只是这个过程要多经历些曲折而已。

  (一)供应方面

  四大大豆主产国近几年的产量 单位:千吨

  阿根廷 77800 30000 35500 34000 39000

  巴西 39500 43500 52000 52600 64500

  中国 15400 15410 16510 15400 17500

  美国 75055 78672 75010 66778 85741

  总计 157755 167582 179020 168778 206741

  (二)需求方面

  上图清晰的体现了我们对2004/2005年度全球大豆的消费需求的预测以及大豆产量、库存之间的基本状况。而随着明年2月份南美大豆的逐步收割,来自供应层面的不确定因素也将接近尾声,市场关注的焦点将更多地转移到需求层面上来,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剖析来自压榨以及进口方面的两大影响大豆需求的主导因素。

  1.压榨需求

  随着世界人口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近几年全球豆油的消费量一直保持着逐年稳定上升的趋势,根据美国农业部预测,2004/2005年度豆油的消费将比上一年度增长6.3%。豆油消费的增长刺激了全球大豆压榨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中国、巴西两大大豆主消费国压榨行业发展速度更是有目共睹。同时,阿根廷后发优势显著,相比巴西大有后来者居上的潜能。

  虽然中国大豆压榨业经历了2004年上半年以来的全行业亏损,但是经过重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之后,生存下来的压榨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对市场的认识也逐步趋于理性。尤其是黄大豆2号推出以后,处于尴尬之中的国内压榨企业终于可以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有效的套期保值操作了,中国的压榨行业在经历了“涅磐”后将“遇火重生”。中国近几年对豆油的消费呈现持续增长以及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刺激国内的大豆压榨需求。

  2.进口步伐

  近几年随着中国压榨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国产大豆已经无法满足国内压榨需求,进而使得中国对非转因大豆的依赖性极强,2003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了2704万吨之巨。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其大豆进口步伐对CBOT大豆的价格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近几年中国月度大豆进口量对比表 单位:百万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2000年 31 30 38 81 88 84 152 189 141 57 78 73 1042

  2001年 38 69 86 125 140 139 183 177 160 90 74 114 1394

  2002年 59 47 123 50 6 41 171 130 135 110 155 106 1133

  2003年 129 73 186 220 156 249 212 245 299 69 78 158 2074

  2004年 198 184 159 123 84 146 184 167 145 156 234* 240* 2020*

  注:*表示估计值

  虽然2004年12月份中国的大豆进口数量暂时尚不能确定,但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装船的数量来看,估计当月进口量也将达到240万吨左右的水平。2005年1、2月份的大豆具体进口数量现在比较难估计,但是根据上表显示的连续几年来中国采购大豆的特征,我们认为在目前大豆价格处于相对低位区域,中国进口商采购美豆的步伐估计不会停顿,通常采购行为要到2月底才会结束。从上表的情况来看,只有2003年年底至2004年年初的情况有点特殊,由于大豆价格飞涨,中国进口商提前终止了年前采购行为。在经历了2004年上半年的生死考验之后,多数进口商对2004年年初高位采购大豆后招致的重大亏损至今仍心有余悸,因此在目前CBOT大豆价位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步伐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很可能延续。

  根据权威机构的预测来看,虽然2004/2005年度中国大豆产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市场对大豆需求的增长仍将促使中国大豆的进口量相对上一年度呈现较大的增幅。

  中国大豆产量与进口量统计表 单位:千吨

  2000/2001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产量 15400 15410 16510 15400 17500

  进口量 13245 10385 21417 16933 22000

  基于以上对大豆市场供需基本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大豆市场经过了2004年的牛熊转变的波澜壮阔场面以后,2005年大豆价格的波动幅度将趋于相对平淡,难以再现单边大涨或大跌行情。后市有可能主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的走势。

  第一阶段:反弹之后,丰产重压下弱市难改

  从美国农业部11月份报告来看,美国大豆产量达到了27年来的新高,全球大豆产量达到了23014万吨的历史新高,期末库存调至6140万吨的历史新高。虽然CBOT大豆2004年的整体下跌行情已经对产量大幅增加进行了极大的诠释,但是由于全球产量、库存创新高这一客观事实的存在,这同样抑制了CBOT大豆价格近期的反弹高度。CBOT大豆自今年11月份创下阶段性低点502.4美分/蒲式耳以来开始展开了中级反弹行情,估计在一系列因素的配合下这一趋势有可能会延续到2005年1月底或2月初。反弹结束后,CBOT大豆价格在丰产的重压之下将继续振荡走低并以此来消化丰产所带来的高库存压力。

  由美国农业部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虽然大豆的消费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是2004/2005年度的大豆需求增长速度仍是远落后于大豆产量的增长步伐,供大于求估计将会主导2004/2005年大豆市场的供需局面。由于产量的大幅增加导致2004/200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加上由全球大豆库存/消费比2004/2005年度将达到接近0.3的历史新高。在这些基本面的重大压制下,全球大豆价格明年上半年难以走高。而随着自2004年11月份开始的中级反弹行情的结束,美国大豆的大量上市以及南美大豆产量的逐步明朗化,大豆供应面的压力将再次体现,CBOT大豆期价将再次在供过于求这一大的基本面压制下继续回落,并以此来进一步释放因大豆丰产而导致的高库存压力。但是我们认为即使期价再次下跌,大豆价格仍然难以跌至500美分/蒲式耳的水平,毕竟最大的利空因素已经成为过去。2004年下半年大豆价格在产量不断提高的预期下以及基金大幅增持净空单至6万多手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下破500美分/蒲式耳水平,那么2005年恐怕难以出现更大的利空因素来促使大豆价格下破500美分/蒲式耳这一市场心理价位。

  从技术面来看,自2004年11月以来形成的大豆中级反弹行情可能会持续到2005年的1月底或2月初。从CBOT大豆连续周线图我们可以看出,CBOT大豆已经步入长期的平台区域。后市将酝酿一波中级反弹行情,反弹的最终目标位可能在640美分/蒲式耳附近。虽然反弹结束后大豆期价将在大豆大量上市的供应面压力下回落,但是最大的利空因素已经在2004年产量逐步调高的过程中得以体现,期价再次下破此长期低位平台的可能性比较小。

  连豆市场走势与CBOT大豆市场在整体趋势上是相一致的,这在近两年两个市场行情的趋势中得以充分的显现。受CBOT大豆酝酿中级反弹走势的影响,国内也将出现一波较强的季节性上涨行情。随着元旦、春节来临,市场上将出现针对豆粕、豆油的大规模采购,这将推动豆粕、豆油价格反弹,从而将带动大豆价格出现季节性的反弹。从技术上来看,A0505合约期价反弹的目标位可能在2750-2800元/吨这一区间。但是节日过后,市场的需求减弱、供应面的压力将再次显现出来。而黄大豆2号的推出将使得国内与国际大豆市场的联动性更趋于紧密,在国际大豆市场价格振荡下行的过程中,国内大豆价格难以走出独立的行情,跟随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联袂下行是国内大豆价格总体走势的必然选择。虽然随着黄大豆2号交易的逐步活跃,人们将对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价格进行重新定位,但是黄大豆1号作为同一品种的不同合约,难以违背国际大豆市场趋势而走出独立行情。

  第二阶段:市场呈现新的生机,大豆价格将恢复性上涨

  明年4、5月份,美国大豆又将面临新的播种季节,市场的焦点将再次转移到大豆的种植面积和天气状况上来。回顾大豆历年来的走势我们可以看出,每年的播种季节天气因素都将成为行情的主导因素之一。2004/2005年度大豆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主要是受到了2003/2004年度大豆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但是2004年大豆价格的持续低迷势必影响农户2005年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其种植大豆的面积至少可能在2004年的基础上有所减少。另外,亚洲大豆锈病虽然对2004/2005年度美国大豆的产量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随着美国更多洲发现锈病,到2005年大豆播种季节,大豆锈病可能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对锈病的控制将增加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种植收益的下降使得农民更愿意转种玉米、棉花等其他作物,从而可能减少2005/2006年度的大豆种植面积。因此,大豆期价将随着播种时节的来临而重新出现新的生机,并开始呈现恢复性上涨。

  从技术方面的时间周期来看,大豆连续的周线图显示,2005年4月份最后一周是自2004年CBOT大豆创出新高1064美分/蒲式耳以来的第55个交易周,符合菲波那奇数列。另外,大豆连续的月线图显示,2005年5月份是CBOT大豆创出1064美分/蒲式耳高点的2004年4月份的第13个月,也符合菲波那奇数列。因此,CBOT大豆在明年5月份前后重新出现拐点的可能性较较大。在大豆连续的周线和月线图上,我们用黄金分割率测算大豆上涨的最大高度可能为720-780美分/蒲式耳,时间可能会延续至2005年的11月份左右。

  第三阶段:季节性下滑并维持低位徘徊

  进入明年11月份,大豆价格可能在大豆收割上市的压力下出现季节性下滑,并在相对低位徘徊。估计2005/2006年度的大豆产量超过2004/2005年度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季节性压力下大豆价格低位徘徊区域为620-560美分/蒲式耳,并将反复振荡到年底。

  总体来看,大豆市场经历了2004年波澜壮阔的场面之后,2005年注定是一个相对平淡的年份,商品价值的运行规律告诉我们大豆市场2005年再现单边市的几率很小,整个年度大豆价格将有可能在一个大的区间内振荡。明年上半年,在大豆市场供大于求这一基本供需关系压力下,大豆熊途难改,自2004年年底开始的大豆价格的反弹高度也会因为大豆丰产而受到压制,而反弹过后大豆价格更多的将是以振荡盘跌的方式来消化大豆的高库存压力。另外,在进入明年4、5月份以后,在大豆价格经过了长期的低位盘整之后,随着新的播种季节的来临,大豆期价又将开始新的一轮恢复性上涨。(来源:期货日报/詹志红)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