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行业专题--有色金属业 > 正文
 

国内现货商年底抛货 铜进口贸易条件再度恶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04:59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俊 发自上海

  临近岁末,国内铜市场由于国内现货商大量抛货,短期供过于求,中国铜进口贸易条件严重恶化。进口占中国铜消费的近一半,恶化的进口环境将使得进口商蒙受较大亏损。

  以上周五(12月24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收盘价折算的进口价与国内现货价格
相比,中国进口商每进口一吨铜将亏损人民币2500元左右,精铜进口机制无法得到启动。研究人员表示,此种情况,将以LME宽幅震荡、国内铜价上涨来调整。

  上周五,LME3月综合铜收盘3094美元/吨,按照表1的计算方式折算,进口成本为33004元/吨;上海华通有色金属市场现货铜报价为30330元/吨,进口铜亏损2674元。深圳实达期货上海营业部陆祯铭分析,在如此之差的贸易条件下,12月份的精铜净进口量很可能再次回落到4~5万吨,同时影响到明年1月份的进口量。这样会导致中国现货市场再次出现紧张局面,期铜价格很可能还会维持在顶部区域,LME期铜将在3000美元/吨附近宽幅震荡。与此同时,国内期铜过低的近月价格也会因为现货的再次紧张而出现报复性上涨。

  他指出,2004年,中国铜的贸易条件已三次出现恶化,之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铜供过于求导致国内现货价格下滑,在LME铜价高位运行的情况下,中国铜进口贸易开始恶化,进而导致国内进口数量减少,如此又刺激了国内铜价格的上涨,逐步改善贸易条件,增加进口数量。这也是导致国际铜价在下半年大幅震荡的主要原因之一。

  陆祯铭所指的三次贸易恶化分别发生在7月中旬、10月上旬、12月中旬以来的时间。前两次,铜的进口成本最多较国内现货价格高出2200元/吨至2500元/吨,这两次持续的时间很短,7月因为国内铜价的上涨而缓解,10月则因为国际铜价大幅下跌而缓解。年底贸易恶化持续的时间最长,目前还无缓解的迹象。陆祯铭认为,年底一些铜生产厂家出于回笼资金需要,不断在现货市场抛售现货,致使国内现货交易价格偏软。他说,在过去的几个交易日中,部分铜生产厂家在市场上曾抛出8000~10000吨左右的现货,国内市场出现短期供大于求的现象,月底现货铜将可能出现低点。

  国内铜短期供过于求的现状从期货市场中也有所体现。上周五,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增加了4400吨,使得交易所总库存达到了4.4万吨。库存增加全部来自于国储的两个仓库——国储天威3300吨和中储吴淞2400吨。库存的增加,抑制了上海期铜近月合约的价格,使得上海期铜呈现“近弱远强”的走势,上海地区现货智利铜对当月期货合约升水500元左右,如表2所示。

  “这种情况预计明年1月将改变。”金属行业分析师王智勇说,“1季度将是铜的消费旺季,消费远大于产量;同时贸易条件恶化导致进口机制无法启动,两者意味着库存增加的趋势只是暂时的,估计在明年1月,交易所库存将回到平均3万吨水平。到时,国内铜价将有所上扬从而缓解恶化的贸易条件。”

  一次次的贸易恶化,一次次的改善,中国在经历着这样的循环,国际铜市场也随着上述循环展开高位大幅的震荡。浙江新华期货信息员说,这正是铜进行复杂固顶的具体表现。

  [注:精铜进口成本计算:精铜进口成本=(LME3月期价格+现货升贴水+到岸升贴水)×汇率×(1+增值税税率)×(1+关税税率)+杂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铜进口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