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恢复现价持续反弹 探寻玉米新一轮的上涨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00:51 北京中期 |
一、行情回顾 本周CBOT玉米在出口清淡的压力下展开大幅反弹。虽然美国农业部发布了利空的月度报告,但是因为市场对由出口减少而导致的库存增长已有心理准备,所以空头回补、现货坚挺以及商业点价因素就得以充分发挥对市场的利多作用。本周CFTC公布的基金持仓情况显示基金看空立场仍然坚定,净空持仓数量虽较上周略为减少,但依然达到31911手的可观数量。 本周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合约延续涨势,成交活跃,反映出投资者对后市抱有良好的预期。 现货方面,关内玉米已止跌企稳,价格在弱市中有所反弹。而主要销区山东、四川以及广东价格涨幅明显,前者是由于深加工企业收购稳定和饲用需求有所恢复从而带动价格上涨,后者价格上涨的原因则是由于库存持续下降和运输紧张。 二、基本因素分析 12月9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12月的世界农业供需报告。和上月相比,USDA对中国数据的预期有所变化:美国农业部调高2005/2006年度玉米产量至1.3亿吨;出口数量由300万吨调高至600万吨;期末库存数量增加了100万吨。 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今年玉米产量维持在高位。但由于以下原因,高产量数据的发布对市场并未造成利空影响。首先,国内需求快速增长。禽流感的阴影在逐渐淡去,市场采购趋于活跃。国内一些地区禽类和生猪类价格有所回升,养殖户开始有计划的补栏。由于养殖时间较短,饲用需求开始快速恢复。以猪肉产量占全国12%的养殖大省四川为例,该地区现货价格回暖也是国内玉米饲用需求回暖的反映。美国农业部仍然维持了前期对中国饲用需求1亿吨的预计,这也是对中国巨大的肉类消费市场信心的表现。尽管我们比以往更多的消费肉类产品,国人的人均肉类消费量仍远远低于欧美国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肉类消费市场仍大有潜力,只要存在需求,禽流感之类的疫情并不能对饲料行业真正造成灾难性的打击。另一方面,玉米深加工广阔的产业链为工业用需求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与相关品种大豆,豆粕相比,在禽流感肆虐的时间里玉米表现出良好抗跌性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玉米工业需求的增长速度远大于饲料消费的增长,USDA预测玉米国内消费总量将达到1.34亿吨。 还有一个因素将提升需求量:石油。随着原油价格向历史高位挺进,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示:逐步扩大和推广使用燃料乙醇是一项无悔的政策。可以预想,将会有更多的玉米用到汽车油箱里去。除了酒精行业以外,淀粉价格持续居高不下拉动了淀粉企业旺盛的需求。 其次,我国出口量激增。在意识到禽流感将影响到国内需求时,政府开始有计划的放宽出口限制,德润林的统计显示在2005年10月和11月份,我国玉米出口销售总量已经达到120万吨或者更高的水平,远超过去年同期。我国玉米出口在东南亚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由此还导致了美国玉米出口数量大幅下滑。而近期市场消息称发改委即将公布400万吨的玉米出口配额,并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支持,包括更高的出口退税以及运输补贴。 第三,农民的市场意识正在逐渐增强。售粮方式有所改变,由过去的集中出售向现在的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分批销售转变。今年较高的种植成本使得很难形成玉米集中大量上市的局面。因此即使今年产量较高,也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的压力。 今年暖冬天气导致玉米脱粒工作推迟。玉米上市时间与冬季客运高峰发生冲突。目前东北一些地区为了降低禽流感疫情通过公路传播的几率,严格运输车辆的出省管理制度,客观上造成了东北地区各省间通过汽运方式运输玉米数量的大幅减少。把更多的运输压力推向铁路使得本就紧张的铁路运力雪上加霜。运费上涨也会使销区的到货成本增加,这都为玉米后市价格的增加奠定了基础。 过去的时间里,玉米消费总量一直在稳定的增长,实际上,需求差不多追上了供应,我国玉米库存数量也下降了27.17%。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今年的高产量是靠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以后种植面积能否保持目前水平值得商榷。但是即使保持高水平的种植面积,种植技术的限制也使得玉米产量短期内很难有突破。 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最近的价格高点是由于销区的供需紊乱。现在来看,需求持续增长,销区库存下降到低点以及产区粮食运输紧张。新一轮上涨需要具备的典型要素已经到场。 三、技术分析与后市展望 从指数图上来分析,连玉米已成功突破压力线的压制,运行于上行通道之中。605合约本周遭遇百分比线50%位置1269的重要压力位,1258-1270区间很有可能有所反复,但是期价仍将运行在趋势线的上方。过去的一周里只出现了1根阴线,表明市场看多欲望强烈。目前来看,看多的基调基本不变。
【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