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机构报告]中国农业部2006年3月糖料市场监测信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08:40 文华财经

   近日,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发言人发布2006年3月糖料市场监测信息。

    一、食糖产量持平,销售量略有下降

    预计2005/06榨季(当年10月至下年9月)全国食糖产量920万吨,低于前期预计数,与上榨季基本持平。截至今年2月末,全国累计产糖669.6万吨,同比减少36.9万吨,减幅
5.2%。目前全国已有9个省停产收榨。食糖销售量395.5万吨,同比增加0.9万吨,销糖率59.1%。2月份单月销糖量102.5万吨,为近四年同期最低。

    在高糖价的影响下,目前国内糖市呈现有价无市,观望心态浓厚。一方面产区销售清淡,另一方面销区库存薄弱,采购成本创历史最高,企业补库意愿不强,产销出现断裂。

    受糖价上涨影响,各主产区农民扩种糖料面积趋势明显,预计今年种植面积比上年有所增加。

    二、食糖进出口均大幅增长,进口幅度大于出口

    今年1-2月,我国食糖出口4.9万吨,同比增长2.2倍;进口7.9万吨,同比增长3.6倍。1-2月进口食糖占今年进口关税配额的4.1%。

    从贸易方式看,出口主要以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为主;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和进料加工方式为主。

    三、国内食糖产不足需,国家将投放国储糖平衡市场供求

    预计本榨季国内食糖产量920万吨左右,比上榨季增加3万吨;加上期初库存和预计净进口,2005/06榨季食糖总供应量比上榨季有所减少。当季产需缺口主要靠国储糖、进口糖以及食糖替代品来补充。

    目前,糖精生产及国内销量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据全国糖精协作组统计,截止到2006年1月末,全国五家定点企业累计生产糖精1450.72吨,同比减少10.47%;其中出口1351.25吨,同比增加2.33%;内销89.93吨,同比减少68.93%;月末库存879.72吨,同比增加6.53%。糖精在国内销量的持续减少是国家加强控制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的结果。目前淀粉糖甜度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其产能正不断扩大,低价淀粉糖产量不断增加。从后期看,如果食糖继续维持高价位,淀粉糖的市场份额将增加,预计2006年淀粉糖产量达到520万吨,将替代食糖消费量50万吨左右。

    为了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国内食糖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决定,近期先安排加工储备原糖40万吨择机投放市场。

    四、国际市场食糖缺口加大,但供求基本平衡

    据国际糖业组织(ISO)在2月份预计,2005/06榨季全球食糖产需缺口将从今年1月份预期的150-200万吨上升到222.5万吨,但加上库存,全球食糖总量供应充足,供求基本平衡。全球食糖库存量将下降到5827万吨,库存消费比将下降为38.5%,与前两个榨季相比,分别下降8.2个百分点和5.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5/06榨季也将是1999/00榨季以来全球可出口食糖数量减少的第一年。

    五、国内糖价窄幅波动,国际糖价连续高涨后首次回落

    国内糖价在高价位上小幅下滑,窄幅波动。1-2月份糖价大幅攀升后,3月份国内糖价小幅回落,平均糖价为4879元/吨,每吨环比下降190元,同比上涨1813元。主要是受国际糖价以及国储糖拍卖的时间和数量两大因素的影响,但国际糖价的变化对国内糖价的影响相对明显。

    春节后市场糖价高涨,使食糖相关行业如食品加工、制药、餐饮、商业等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食品加工行业受到冲击最大。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大型超市监测显示,2月份全国袋装白砂糖平均零售价为5.7元/公斤,较1月份上涨3.49%,较去年同期上涨12.9%。

    影响4月份糖价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国储糖的竞卖、国际糖价的变化以及夏季用糖采购期的到来等都会影响国内糖价的走势。

    国际方面,食糖价格连续高涨后首次回落。国际糖价在今年2月份突破25年以来最高纪录后,3月份出现下滑,纽约11号原糖期货平均价为16.75美分/磅,环比下降1.38美分/磅,同比上涨7.79美分/磅。影响目前国际糖价的主要因素是原油和酒精的价格。国际机构预测,2005/06榨季全球食糖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预计后期国际糖价还有上涨的可能性。

    3月份国际食糖进口到岸价(珠江三角洲,税后)高于国内甘蔗糖主产区批发价格,国内外食糖价差缩小。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