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中国中期专栏 > 正文
 

期糖研究:供需平衡比较脆弱 糖市强弱交替出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30日 09:48 北京中期

  第一部分 行情回顾

  期糖研究:供需平衡比较脆弱糖市强弱交替出现

2006年1~6月中、美糖价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白糖期货于今年1月6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经过短暂整理之后,在国际商品市场波澜壮阔的牛市行情鼓舞之下,特别是国际糖价受供需缺口扩大的预期和原油价格升至70美元/桶历史高位的双重刺激接连突破16、17、18和19美分等整数关口的直接带动下,郑糖605合约在11个交易日内从4628元一路上涨到6246元,1618元,涨幅达34.96%,现货市场也创历史新高,广西南宁地区报价最高时达到5450元,较年初上涨了近千元。

  春节过后风云突变,国际

原油价格在70美元/桶关口遇到阻力进入调整,纽约3月原糖合约上探到二十五年来的高点19.73美分/磅之后也开始回落。此时郑糖市场跟随国际糖价同步下跌,国储计划陆续投放100万吨食糖的传闻造成恐慌情绪,605合约5天内出现三个跌停板,糖价下跌了近千元,回到5500元左右。经过短暂的技术性整理,糖价再次开始下跌,国际糖市走弱和国储抛糖的准备工作逐步实施给郑糖带来持续压力,到3月中旬主力合约渐渐回落到5000元关口附近,累计跌幅达到20%以上。至此,急跌阶段基本结束,整个市场进入中期横盘整理状态。

  3月底,市场主力机构改变单方向做多或做空的思路,开始从近月合约撤出移仓至远月合约,这样就提供了利用不同合约之间的价差做跨期套利的绝好机会,最典型的是卖出9月合约同时买入明年1月合约。从3月下旬到5月中旬,郑州糖价整体上在5000元~4500元区域上下波动,而701合约和609合约之间的价差从-489元(701减去609,下同)一路走强直到329元,套利空间达818元。

  在此期间,国储分四次共拍卖了36.8万吨储备糖和进口的古巴糖,成交平均价超过4800元,比当时现货价格大约高出百元左右,所以落得个“越拍越高”的笑谈。

  从5月初起,国际商品市场已经出现做多博傻的局面,LME3月铜价从7000美元快速越过8000美元,5月11日当天上涨就超过700美元创8790美元的历史天价。原油价格在伊朗核问题的推动下保持在75美元/桶以上,市场预期会达到80美元/桶甚至100美元/桶。过度炒做必然会带来强烈的回归走势,5月中旬前后各种商品价格,特别是金属和能源价格出现快速回落,纽约原糖也跌破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整理形态,17美分、16美分等重要支持位相继失守,巴西甘蔗丰产、全球食糖供需缺口将消失等利空言论逐渐漫延。

  郑糖市场也迅速做出反应,此时的主力合约703在上摸5300元高点之后转头下跌,四天内下跌600余元,最低已经跌破4700元。即使如此,市场还是借国储拍卖食糖之机做出一次反弹,使得拍卖价格较4月份仍有所提高。

  进入6月,国际糖价进一步下跌,纽约市场15美分宣告失守,郑糖市场也放弃了坚守近两个月的4500元防线出现恐慌性下跌,所有合约都创出上市以来的新低,4000元整数关也一度告破。到6月下旬,郑州期糖价格自春节高点已经下跌超过2000元,跌幅近36%,在4000元关口逐渐走稳。

  第二部分 市场关注的重要事件

  一、国储糖拍卖价格逐渐走高

  期糖研究:供需平衡比较脆弱糖市强弱交替出现

白糖指数日线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年初国储拍卖首批储备糖(1月5日、16日)

  2005年春节前后国内食糖价格跟随国际糖价逐步上涨,到12月全面进入开榨季节后糖价继续走高,较年初上涨了60%,已经接近1995年创下的历史高点4800元/吨。为抑制糖价快速上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于12月29日发布《国家储备糖竞卖公告》,宣布将分别于2006年1月5日和16日分两次拍卖18.4万吨的储备糖,拉开了今年国储一系列抛糖行动的序幕。

  1月4日,就在国储即将拍卖的前一天,纽约原糖期货出现大幅上涨,逼近15美分/磅大关,即将到达10年来的高点。这样,在5日的拍卖中成交价格远远超过3800元的底价,最低成交价为4490元,最高成交价达4640元,平均价为4557.9元,高出拍卖底价20%。受拍卖结果鼓舞,当日各地食糖现货价格也纷纷上涨,个别地方已经出现4800元的天价。

  1月16日国储二次拍卖,成交价格更上一层楼,最低成交价为4500元,最高价格达到4740元,平均价格为4558.68元。国储两次拍卖未能有效抑制糖价上涨,俨然是2005年在铜市抛售储备干预市场未果的再现。

  2、国储二次抛糖(4月18日、25日,5月23日、30日)

  3月下旬,国内糖价由春节前的6000元左右回调在5000元上下初步站稳,而国际价格自近20美分的高点回落到17美分之后再次上涨,又回到18美分之上,对前期高位形成挑战。

  为预防国内糖价再次失控上涨,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国储第二批抛糖事宜,以SR701为首的远月合约的反弹逐渐见顶;4月3日SR609为代表的近月合约开始迅速下跌突破整理形态,4月5日有关部门开会研究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意见;4月10日郑糖合约集体跳空下跌,11日发改委、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公报宣布国储糖竞拍安排,市场出现小幅反弹;13日起再次出现暴跌走势,14日和17日晨持续下跌,不到三天跌幅接近300元,各合约普遍跌至4500元以下,与月初相比下跌了600元,跌幅超过12%。

  18日第一次拍卖的结果出人意料地达到平均4871.98元,比当天期货市场平均收盘价格高出近200元,期货合约全线涨停;19日再度冲高后回落补缺,经过三天调整,24日第二次拍卖前郑糖高开高走,午前摸至涨停板位置,中午发改委等部门宣布准备再安排加工储备糖60万吨投放市场,午后糖价明显回落;25日第二次竞拍价格较上一次普遍下跌,平均成交价为4742.07元。月末行情进入横盘整理,成交量逐渐降低。

  5月23日和30日,国储继续通过拍卖的方式向市场投放了18.4万吨成品糖,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为4876.28元不过出库要等到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这两次拍卖过程与4月相似,开始时报价明显低于合理水平,经常出现4000元以下的价格,随后报价逐渐抬高向正常价位靠拢,尾市价格集中在高位区。到目前为止,今年共进行了六次国储糖拍卖,成交价格基本呈现逐渐走高的趋势,5月30日的拍卖平均价创新高,达到4876.28元。

  国储至今已经向市场投放了55.2万吨食糖,5月中旬又通过邀标竞价方式加工了40万吨库存国家储备原糖和2006年进口古巴原糖。

  3、国储第三次决定抛糖

  5月、6月之交是往年食糖消费旺季的开始,但今年却出现国内外糖价联袂下跌的局面,纽约糖价跌破16美分,国内郑糖再次考验4500元关口,广西销区现货报价下调到4700元左右。

  为利用糖市低迷达到调控国内糖价的作用,6月9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第三批拍卖储备糖的计划公告,安排将于6月27日、7月18日、8月15日和9月12日分别投放9.2万吨白砂糖,另外还将加工20万吨进口古巴糖(加工后为18.4万吨成品糖)待运抵港口后再安排拍卖事宜。当日郑州期糖指数收盘跌破4500元,是上市以来的首次。13日正式发布公告时郑糖市场低开低走,整体价格回落到4200元左右,大多数合约收盘前封住跌停板。第二日开盘继续下跌,在4000元整数关上方初步获得支撑止跌反弹,随后在此附近逐渐筑底迎接国储抛糖行动的到来。

  2006年国储拍卖食糖一览表

日期

拍卖数量

最高价(元)

最低价(元)

平均价(元)

涨跌(元)

成交金额

1月5日

9.2万吨

4640

4490

4557.9

--

4.20亿元

1月16日

9.2万吨

4740

4500

4558.68

0.78

4.18亿元

4月18日

9.2万吨

5060

4740

4871.98

313.3

4.48亿元

4月25日

9.2万吨

4850

4630

4742.07

-129.91

4.36亿元

5月23日

9.2万吨

4930

4780

4856

113.93

4.47亿元

5月30日

9.2万吨

5000

4800

4876.28

20.26

4.49亿元

  从前六次的结果来看,国储糖拍卖确实起到了弥补国内食糖供需缺口的作用,但对于稳定糖价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特别是每次拍卖基本都出现低开高走的局面反映出市场和管理层存在某种博弈的行为。总体来看,国际糖价的走势对国内行情的影响更加显著,而国储继续抛糖的行为很可能会演变为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结果。

  二、全球食糖供需预测先紧后松

  国际糖业组织(ISO)在5月的报告中缩小了全球2005/2006年度食糖供需缺口的预测值,由2月份预测的222.5万吨减少到96.6万吨。主要原因是,近两年的高糖价和高油价激发了世界主要糖料生产国和地区的种植加工热情,国际食糖产量将有望大幅增加,如巴西农业部预测2006/07年度甘蔗产量将达到4.698亿吨,食糖产量将比去年增长9.5%达到2920万吨;印度政府预计明年食糖产量将比前两年的产量将近翻两倍,达到2300万吨的水平。

  虽然欧盟糖业改革后,欧盟产糖的供应量将大量减少,但现阶段埃及、也门、印度、孟加拉国等不少国家扩大了各自现有炼糖能力,新建炼糖厂,从长期看,将会导致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白糖供给过量。

  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的世界食糖供需报告显示,预计2006/2007年度全球食糖产量将达到1.49亿吨,比上年度的1.45亿吨增加400万吨,消费量为1.46亿吨,比上年度增加0.2亿吨。全球食糖库存将达到3092万吨,与2005年的3097万吨基本持平,连续三年库存大幅减少的局面将得到改变,推动国际糖价上涨的动力会减弱。预计全球食糖价格将进入高位震荡的阶段。

  期糖研究:供需平衡比较脆弱糖市强弱交替出现

全球食糖供需变化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根据USDA公布数据制作)

  三、国内食糖供需基本平衡

  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2005/06年制糖期全国累计产糖881.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917.4万吨),其中,甘蔗糖800.8万吨(上制糖期同期857.1万吨),甜菜糖80.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60.3万吨)。

  截至2006年5月末,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87.4万吨(上制糖期同期销售食糖658.8万吨),累计销糖率66.6%(上制糖期同期71.8 %),其中,销售甘蔗糖513.8万吨(上制糖期同期602.2万吨),销糖率64.2%(上制糖期同期70.3%),销售甜菜糖73.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56.6万吨),销糖率91.2%(上制糖期同期93.9%)(见附表)。

  据对全国重点销糖企业调查,各省商业单位食糖库存截至5月底是近几年最低点。

  5月末全国食糖产销进度表

单位:万吨, %

省区

截止 2005年5月底累计

产糖量

销糖量

产销率

全国合计

881.5

587.4

66.6

甘蔗糖小计

800.8

513.8

64.2

广东

92.2

69.2

75.1

其中:湛江

76.7

56.7

73.9

广西

537.7

352.3

65.5

云南

141.3

70.5

49.9

海南

17.8

12

67.4

福建

3.7

3

81

四川

3.6

2.3

63.9

湖南

3

3

100

其他

1.5

1.5

100

甜菜糖小计

80.7

73.6

91.2

黑龙江

18.4

15

81.5

新疆

44.1

41

93

内蒙古

12.5

12

96

河北

4.3

4.2

97.6

其他

1.4

1.4

100

  在进口糖方面,截止06年4月末,全国累计进口食糖25.61万吨,其中一般贸易18.72万吨;累计出口5.9万吨,其中一般贸易0.87万吨,一般贸易纯进口为24.74万吨。

  简单推算,2005/06年度的食糖总供应量约为1062万吨(产量882万吨+进口70万吨+国储投放110万吨),与预计的全年消费量1060~1070万吨基本持平。

  从基本面来看,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食糖供需状况基本保持平衡,但是如果出现天气原因使得产量波动或是需求发生变化都可能破坏这种平衡, 从而引起食糖价格的震荡。

  四、食糖销售旺季不旺 替代品需求增长和国际糖价走势较弱是主因

  夏季是食糖传统的消费旺季,进入5月以后现货市场低迷的情况仍没有改变,据中糖协5月简报显示,截止2006年5月末,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87.4万吨(同比658.8万吨);累计销糖率66.6%,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同期累计销糖量为675.01万吨(非典期间)、701.46万吨、658.8万吨;累计销糖率分别为63.5%、70%、71.8%。今年到5月底销糖量是近三年来最低,即使加上4月底前拍卖的4期国储糖36.8万吨,销售量也仅为624.2万吨,也为三年来最低。

  虽然今年国内食糖产量下降,但销售情况也不乐观,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高糖价的刺激使得对食糖替代品的需求大幅增长。农业部5月糖料市场监测信息指出,今年3月份后国内糖价在较高价位上连续下跌,5月份平均糖价为4698元/吨,每吨环比下降24元,但同比上涨1640元。而食糖重要替代品之一的高果糖玉米淀粉糖浆的市场价格只有2700元/吨,折算成等同白糖甜度的成本为4200元/吨,低于食糖价格10.6%,有一定竞争优势,侵占了部分食糖的市场份额。

  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全国淀粉糖产量不过60万吨,到2005年已经达到420万吨,生产能力可能高达600万吨。虽然这些替代品在口感、加工工艺、应用范围上无法全面取代食糖的地位,但的确会影响到对食糖的需求。

  不过,随着食糖价格降低,替代品的价格优势已经减弱,糖的吸引力逐渐增强,预计未来几个月的销量会有所上升。

  第三部分 近期市场特点和远期行情展望

  一、短期供求关系基本稳定 买卖双方的博弈行为对糖价走势起决定作用

  近来国内现货市场低迷与现货价格相对坚挺和国际糖价走势较弱有一定联系。国内期货走势受外盘影响比较显著,当纽约原糖价格相继跌破16美分和15美分/磅的时候,郑州主力合约也击穿4500元和4000元两道关口,而广西产区报价仅从4700元附近下调至4500元左右,跌幅相差悬殊反而加剧了现货商的观望情绪,价格降低并没有带动销售数量增加。改变目前现状有两种可能,一是期货市场保持低位震荡促使现货价格进一步回落,比如说下调到4300元左右,这样才能减轻现货商对糖价继续下跌的顾虑而放心购糖,同时还能恢复部分被替代品侵占的市场份额。另一种可能是国际糖价完成自今年2月以来的调整走势,重新开始稳步上涨,这样也能改变现货商的观望态度认同糖价的走强。

  从目前形势来看,第二种可能性较大。

  二、2006年下半年市场展望

  从目前各权威机构对今年全球食糖供需形势的预测来看,普遍认为食糖产量将会增加,结转库存连续三年下降的趋势有望改观,食糖产量的增幅有望超过消费量的增长。所以,本年度剩余时间食糖供需形势可能会比较宽松,国际糖价在15~20美分范围波动的概率较大。

  不过,如果主要产糖国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比如巴西干旱加剧或澳大利亚的甘蔗黑穗病蔓延或者古巴、俄罗斯的气候出现异常,这样欧盟调整糖业政策产量减少的部分将得不到弥补,当前脆弱的平衡局面会被打破,糖价创新高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从需求来看,食糖消费数量与人口增长幅度关系比较密切,不过由于高糖价所带来的替代品大幅增加的因素不容忽视,这样食糖消费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

  还应注意到,全球持续性的高油价和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政治局势以及对长远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世界各国纷纷重视开发乙醇等生物性替代能源,巴西和印度积极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重要原因就是准备用来生产乙醇,但如果推广乙醇燃料不如预期顺利的话(石油等能源商品具有复杂的政治背景,利益集团众多,所以乙醇替代汽油需要较长的过程),过剩的甘蔗将有淹没食糖市场的危险。

  此外,近来世界主要大国纷纷提高资金利率,市场人士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要放缓,对商品市场的炒作热情有所衰减,金属、能源等价格经过大幅上涨之后出现回落。这样,在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食糖供需状况存在较多变数的情况下,再加上投机力量的借题炒作,糖价不会保持平稳,投资者要灵活看待市场,固守成见容易招致出现损失。

  期糖研究:供需平衡比较脆弱糖市强弱交替出现

十月11糖周线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