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日胶变脸拉开调整序幕 上海天胶等待上涨理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8:54 美尔雅期货

  东京胶高位突然变脸拉开全球胶价调整的序幕,6月15日,东京胶再次收于扩板跌停,基准合约期价收于289.1

  日元,以前期最高点计算三个交易日下跌累计35.4日元/公斤,跌幅10.90%。沪胶期价的下跌远远早于东京胶,这与沪胶市场本身存在的价格泡沫有关,沪胶期价30090元的历史高点目前看来已较遥远,沪胶9月合约期价当日收于24200元,近期累计下跌达到5890元/吨
,跌幅19.57%。胶价暴涨暴跌的轮回中,沪胶期价经历了累积泡沫到向现货价格回归的过程。

  沪胶领先日胶下跌

  此次胶价下跌,中国市场表现出一定的先导性。作为全球最大的销区市场,中国市场发生的微妙变化导致沪胶期价提前日胶见顶。随着胶价的节节走高,国内许多轮胎企业已经不堪重负,即使按照25000元/吨的价格计算行业成本,也已经很可能出现全行业亏损。胶价上涨至25000元/吨之后,国内需求被压制,大部分工厂开始缩减产能,虽然这种变化有时候被高价的即期采购所麻痹,但还是迅速传导到市场中。

  东京胶仅仅以3号烟片胶作为标的所产生的价格错位,主要依赖于泰国南部持续的降雨使得割胶受阻,泰国原料价格屡创新高,这也导致日胶期价对现货价格的指引在此轮行情中被削弱。东京胶市场由于供应的极度紧张,胶价上扬演变成脱离现货的空涨,所以容易空跌,沪胶期价一度跟随日胶炒作,3万元/吨的期价同样产生了巨大的价格泡沫,资金撤离导致价格暴跌。

  周边商品的大幅下挫是胶价下跌的另一个导火索。无论是金属、贵金属价格近期都出现持续暴跌,这打击了资金在天胶市场继续做多的信心。

  国产胶消费可能迅速启动

  胶价连续三日的暴跌给国内市场带来的恐慌气氛,导致短期需求再次被压制。但面对短期供应面的现实,笔者以为,国产胶的需求支撑会迅速凸显。

  外盘胶价的暴跌是远期合约带动,东京胶近期合约升水客观反映了供应面的现状,供应恢复仍然较为缓慢。泰国南部最近仍有持续的降雨,原料供应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进口天胶外盘报价短期下跌空间将受限,而沪胶期价目前仍是近期贴水,这很可能会凸现出沪胶近期合约在比价上的优势。按照6月15日印尼20号胶CIF中国2280美元/吨计算一般贸易成本为25600元/吨,按照同日

马来西亚CIF中国2450美元/吨报价,进口20号胶复合胶美元报价应仍在2500美元/吨以上,核算进口复合胶成本为24600元/吨,加上中间成本在国内的销售价格也仍在25000元/吨以上,以沪胶7月合约24000元/吨的价格来看,沪胶期价贴水已经达到1000元/吨。这很可能会导致提前交割在沪胶市场的出现,沪胶库存短期很可能再次流向消费市场,对于目前仅为3万吨左右的沪胶库存而言,库存的减少将有效抑制期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胶价调整以时间换取空间

  胶价的暴跌引发市场对于天胶牛市的怀疑,中国

汽车行业和轮胎行业最新数据表现出来的需求增长放缓,加重了这一担忧。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4月全国工业生产增长16.6%,增速较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汽车、轮胎产量同上月相比也有所回落。但是考虑到整个行业基数的扩大,国内轮胎产量1-4月已经突破1.3亿条,中国需求仍将是天胶价格最坚定的消费支撑。

  IRSG在4月报告中预测的供需数据说明,天胶长期牛市基础仍未动摇,报告预测2006年泰国和马来西亚都会出现减产,产量预测分别为289.1万吨和111.5万吨,全球产量预测为869.7万吨,较2005年仅增产1.5万吨,报告预测2006年天胶需求将达到882万吨,产需缺口为12.3万吨。总体来看,天胶供需缺口在今年会进一步扩大,这会支持胶价未来仍可能上涨。

  轮胎行业也需要时间来消化胶价上涨的成本压力,部分轮胎厂的减产也使得未来国内市场轮胎提价成为现实,在胶价涨跌的轮回中,消费企业也在不断适应天胶供需面出现的变化。

  由此看来,胶价调整可能更多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进行,胶价向下调整的幅度可能相对有限。此次胶价的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天胶牛市的基础,投资者仍可以耐心等待胶价未来新的上涨契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