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泡沫被挤压 全球商品市场在价值回归途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9日 08:4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商品市场的泡沫正在逐渐被现实挤压,本周全球商品市场继续表现弱势,各品种陆续踏上了价值回归之旅。

  本轮牛市行情终结的主要导火索是由全球性的加息风潮而致。加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资本需求力量的重要抑制,国际市场伦敦三月综合

  铜持续下跌是一例,本周最典型的实例却是日本东京工业品交易所橡胶期货出现崩盘走势,表面原因是基金撤离,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加息大大制约了资本的流动性泛滥。

  国际市场上,截至周五电子盘,LME三月综合铜收报于7080美金/吨,本周表现为先抑后扬,黄金则急速下挫,周五纽约黄金8月合约电子盘报588美金/盎司,较前一交易周下挫33美金。软商品中,天然橡胶跌幅惊人,日胶期货一周时间跌幅高达30日元/公斤,基准合约报287日元/公斤。国内市场,截至周五收盘,上海市场沪铜主力合约8月收报于60000元/吨 ,沪铝9月合约收报于20470元/吨,沪胶9月合约收报于24655元/吨。

  

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认为,像所有的投机泡沫一样,这一轮商品泡沫的终结只是时间问题。此外还有全球贸易的失衡,美元的漫长下跌并未能克服这一顽症,全球性的升息导致的调整不过才刚刚开始。因此,后半周商品价格的回升,笔者以为这仅仅是下跌途中的反弹。

  本周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于商品这种阶段性熊市的认可上。商品价格以真实的走势告诉市场,目前在全球统一的加息风潮下,货币回笼速度在加快,各国政府抑止通货膨胀的决心比过去任何时刻都突出。美联储本月29日升息的可能性非常大,5月份我国CPI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政府出台升息或其它紧缩政策也正在酝酿当中。如果将2004年4月份由国内商品所引发的暴跌行情,看作是国内

宏观调控而引发的下跌行情,那这一次则是全球宏观调控引发商品市场的阶段性下跌行情。

  种种迹象表面,商品不仅仅在技术图表上形成破位,在基本面上,供需形势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重大改变,以天然橡胶为例,前期价格上涨过程中,确实也有供应紧张、需求旺盛的因素,然而价格开始下挫之后,大量贸易商将手中的库存大量释放,这无形中加大了市场的供应压力,可见,不仅在期货市场上存在大量高位套牢盘,在现货市场也是如此。

  全球商品由于资本的推动,形成巨大的投机泡沫,不仅仅在铜市上体现,进入2006年以来,在天然橡胶市场上体现得更明显。前期资本选择具有浓厚投机性与可控性的商品大量介入,但近期基金却以不计价位的方式选择撤退,同样在天然橡胶市场上表现更极端,这无疑会给其他商品形成重大打击。如在国内市场的郑州白糖期货,本周初确认国家储备局继续抛售国储糖的信息,糖价随即重挫,盘中甚至一度出现没有买盘的现象,可见,市场在确认阶段性熊市之后,多方的承接兴趣正在减弱。

  综上所述,在全球商品阶段性由牛转熊的背景下,各商品的投资风险大增,投资者宜着眼于大趋势,跟随市场波动,做到顺势而为。

  (上海金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