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其他研究 > 中国中期专栏 > 正文
 

郑棉指数已经出现双头形态 后市还有下跌空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8:01 北京中期

  一、 行情回顾

  本月郑棉行情先涨后跌。在2月6日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幅高开上攻,价量齐增,最高上探15750元(郑棉指数)超过去年10月间的高点。但好景不长,仅隔了一天,8日市场反转低开,将节后升幅尽数跌去,重新回到节前起点。接着市场进入窄幅整理并伴随成交萎缩,20日以后价格下滑跌破整理区连创新低。28日受美棉大跌影响郑棉合约全线跳空低开,郑棉指数已经跌破2005年12月初的低点达到14719元。这期间持仓数量也不断下降,本月第一个交易日收盘时郑棉市场共有持仓92046手,到28日收盘时还剩余70992手,场内资金大量流失。

  与期货市场的弱势相比,棉花现货价格比较坚挺,本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28)基本保持在14400元上下,比一月略有上升。自去年11月以来,国内棉花现货价格一直比较平稳,这使得纺织企业买棉补库的意愿不强,再加上进口配额充足(1%关税配额89.4万吨+增发滑准税配额150万吨),而且外棉价格优势明显,这些因素导致棉价走势平稳且交易清淡。

  二、基本面信息

  1、USDA报告大幅提高全球库存

  2月9日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了对2006年2月份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与上月报告明显不同的是,本次大幅提高了对全球期初和期末库存的预测值,其中最显著的是上调了对中国的库存预测,而美国本身的数据仅有细微变化。具体来看,2月预测2005/200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113.75百万包(2508万吨)和116.79百万包(2575万吨),比2006年1月预测值分别上调了1.39百万包( 30.6万吨)、 1.55百万包(34.2 万吨),期初库存大幅增加了2.5百万包(55.1万吨)为54.12百万包(1193万吨),期末库存增加了2.16 百万包(47.6 万吨)至52.93百万包(1167万吨)。库存消费比为45.32%,较1月的44.06%有所上升。

   郑棉指数已经出现双头形态后市还有下跌空间

全球棉花历年产量、消费量和期末库存对比图(本图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制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上图来看,2005年期末库存是二十二来的最高值(也是自1960年以来的最高值),在此情况下,国际棉价的上升空间是相当有限的。

  本次报告的亮点是对中国库存和产量以及消费量的预测值全面上调,且增幅相当可观。其中期初库存由10.56百万包(233万吨)提高至13.06百万包(288万吨),上升了2.5百万包(55万吨),增幅达23.67%;产量由24.5百万包(540万吨)提高到26.2百万包(578万吨),增加了1.7百万包(38万吨),增幅为6.94%;消费量从43百万包(948万吨)增加到45百万包(992万吨),增幅为4.65%;期末库存由10.04百万包(221万吨)上调到12.54百万包(276万吨),增加2.5百万包(55万吨),增幅达24.9%。库存消费比为27.87%,比上月数值23.35%上升了4.52个百分点。本月报告是USDA根据中国官方最新统计数据对以前预测值进行调整,并不是国内棉花数量突然增加,1月份报告中由于中国官方统计数据尚未公布而未对预测值进行调整,所以此次数值变化幅度较大。

  从调整后的数据来看(见下图),虽然中国棉花供求缺口继续扩大,但期末库存已经见底回升,供不应求的状况有望缓解,棉价面临下跌压力。

   郑棉指数已经出现双头形态后市还有下跌空间

中国棉花产量、消费量和库存对比图(本图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制作)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美国数据与上月差别不大,其中仅将国内消费量下调0.1百万包(2.2万吨)至5.9百万包(130万吨),同时期末库存相应提高了0.1百万包至7.0百万包(154万吨),棉花产量和出口数量未进行调整,分别保持23.72百万包(523万吨)和16.4百万包(362万吨)不变。

  中国棉花数据此次调整幅度相当大,按理说期末库存增加表明供需环境宽松,可是细算消费和产量的缺口却反比上月报告增加了。今后产量数据调整的余地有限,关键是消费数量如何变化。本次报告数据总体偏空,对当前棉价有一定压力。

  2、调查显示中美2006年植棉面积将有所扩大

  在2月9日美国棉花协会(NCC)的年会上,NCC表示美国今年的植棉面积将较2005年的1419.5万英亩增加1.7%至1443.5万英亩;长绒棉面积将大幅增加。主要扩种地区为东南棉区和孟菲斯棉区。据种植意向调查,东南棉区2006年植棉面积有望达到312.9万英亩,高于去年的303万英亩,而孟菲斯棉区的植棉面积将由395万英亩扩大到419.3万英亩。

  2月21日中国新闻报道,2006年中国棉花种植面积可能扩大15%达到533万公顷(1317万英亩),原因是2005年棉花价格较高。不过,许多国外专家质疑数据的可信度,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称,中国2005-06年棉花种植面积估计为510万公顷(1260万英亩)。全美棉花委员会预测,2006年中国的棉花种植面积较2005年提高6.4%,达到542万公顷(1340万英亩)。中国农业部称2006年棉花种植面积将扩大5%到533万公顷(1317万英亩),产量可能达到600万吨以上。

  3、中国国内棉花的生产、需求和进口情况

  中国棉花的产量和消费量都名列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纺织行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导致国内棉花供求关系存在显著缺口,同时也造成了国内棉价频繁波动,对维护中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有一定负面影响。

  国内棉花资源供需状况 万吨

供 应 量

消 费 量

总消费 -产量

产 量

进口量

总供应

纺纱用棉

其它

出口量

总消费

2001年

532

6

538

516.24

20

5.24

541.48

-9.48

2002年

492

17.7

509.7

576.64

20

14.95

611.59

-119.59

2003年

487

87.01

574.01

667.26

20

11.2

698.46

-211.46

2004年

632

190.04

822.04

892.55

20

0.91

913.46

-281.46

2005年

570

256.92

826.92

958.17

20

0.5

978.67

-408.67

  棉花进口配额和实际进口数量对比 万吨

关税内配额

增发配额

总 配 额

当年实际进口量

2002年

81.05

0

81.85

17.7

2003年

85.625

50

135.625

87.01

2004年

89.4

100

189.4

190.04

2005年

89.4

70+70

229.4

256.92

2006年

89.4

150

239.4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内棉花消费和产量的差距越来越大,进口棉花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政府发放的进口配额在不断增加。另外,实际进口额与理论上的供需缺口有一定差距,前者小于后者,除本表中未计算期初库存的因素以外,实际的棉花产量和消费量与统计数字会有出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实际进口数量来看,国内供需缺口有高估之嫌,同样棉价也存在虚高成分。

  进入2006年以来,国内棉花需求表现疲弱,中国纺织品出口速度平缓以及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都是重要原因。其中纺织品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状况不佳,据统计,日前中国已经向欧盟和美国出口的受限纺织品占限额数量的比例分别为4-9% 和0.5-11% ,2005年抢关出口的景象不再,主要原因是年前政府已将出口配额下发到相关企业手中,在出口前景明朗的情况下企业没有争抢出口定单的必要。这样,也就没有出现大量集中购棉的现象。

  此外,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大势所趋,且升值速度不断加快,自2005年7月21日调整对美圆汇率为8.11之后,到2006年2月27日已变为8.04,人民币大幅升值一方面降低国内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会对外棉报价起到压制作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进口国),总体上对国内棉价上涨不利。

  三、美棉出口速度位于高位,但棉价上涨乏力

  2006年元旦前后是美棉自去年10月底以来出口速度的最低点(见下图),此后销售进度加快,在1月27日-2月2日当周签约出口了463,200包,是低点时的3.29倍。

   郑棉指数已经出现双头形态后市还有下跌空间

美棉出口进口(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而装运的高峰或低谷会滞后于签约一周左右,目前出口签约已出现高点,预计3月初装运数据也会见高回落。那样的话,美棉将更加缺乏上涨动力。

  技术上看,美棉指数在前期高点58.25美分受阻后,现在进入横向整理,05年12月初以来的上升趋势线已被打破,上涨行情告一段落。

   郑棉指数已经出现双头形态后市还有下跌空间

美棉日线走势图(来源: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后市对整理形态的突破方向将决定中期走势强弱。从成交量迅速萎缩的表现看,突破走势为时不远,而前期较大的成交量又说明此成交密集区压力较重,价格下跌的概率更大。还有,中国国内棉价出现下跌,与美棉的价格差距减小,美棉为保持其竞争力也需要下调价格。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