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其他研究 > 中国中期专栏 > 正文
 

市场平静导致玉米涨势遇阻 后市上涨空间有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08:54 北京中期

  一、行情回顾

  本周CBOT各月份玉米合约周五收盘处于持平及上涨状态。主要由于美国政府公布的一周出口销售数据强劲,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出口销售数字显示上周2005/06年度玉米出口销售净增122.23万吨,高于市场预期的70-100万吨,且远高于前周的63.12万吨。截止1月17日这周,玉米基金减少了7027手多单,同时增加了8822手空单,基金的净多单量由上周的50108手减少到本周的34259手。

  本周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合约在经历了一番强劲的上涨之后,盘面归于平静。由于目前市场缺乏新的需求增长点,玉米的走势遭遇阻力,基本处于震荡调整的状态。

  过去一周里,现货价格企稳于高位。主要产区东北三省以及山东省由于收购增加价格稳中有升,主要销区广东价格基本与上周持平。

  二、基本因素分析

  我国玉米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随着玉米在我国粮食生产地位中的提高,玉米加工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玉米在国外加工业中达到数千个品种,加工回收率高达98%,经过深加工的玉米副产品附加值比原粮增加3-100倍,随着消费能力的增强,玉米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我国玉米深加工行业的现状是80% 以上的玉米以原粮状态直接上市或者以初级加工品形态进入消费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增值程度相比,我们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意味着我们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主要产区不断有玉米深加工项目开工,一般来说,根据深加工产品不同,从项目开始到投产需要8-24个月的时间,可以看出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需求将不断膨胀。产量由于生产水平的限制,将会稳定于在一定数量水平附近,但是需求却不断增加。从铜的走势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导致的原材料需求膨胀会给价格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同样的,中国因素为什么不会对玉米发挥作用呢?因此,我们认为玉米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处于长期牛市。我们接下来的分析也是基于这一前提。

  本周玉米市场上的关注焦点是有关吉林省将在2月23日拍卖150万吨的消息。从数量上来分析,这个数字占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的2005/06年度玉米工业消费量2200万吨的6.8%,即深加工行业3-4周的消费量。由于拍卖玉米进入消费市场,这3-4周的时候,玉米收购市场的收购价格可能会在深加工行业暂时退出的情况下出现回落。但是从供需平衡上来析,我们认为拍卖并不会对期货价格造成严重的利空影响,首先,拍卖并没有从根本上减少了需求,而是使库存项目减少了150万。短期供应虽然压力增大,但库存的减少对中长期走势来说仍是利好。其次,就铜和白糖的拍卖情况来看,国储的拍卖均使期价不跌反涨。原因就在于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拍卖只不过是在供需项目间进行了转移,而不是真正减少了需求。因此,我们对拍卖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持乐观态度。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短期内需求变动以及投资者心理变化所带来的价格波动。出口方面,由于国内价格高企,出口商很难调低报价,而美国作为我国玉米出口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价格降低又使得我国玉米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因此,玉米后市出口的情况并不乐观。而从玉米成本来看,目前高涨的价格使未来的上涨空间非常有限,好在我们都知道牛市不言顶,在市场主力资金普遍看多的情况下,后市仍有上涨的可能,但我们认为空间不大。节前需求清淡也将使得玉米震荡的行情仍然继续。

  三、技术分析与后市展望

   市场平静导致玉米涨势遇阻后市上涨空间有限

玉米走势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周就玉米主力合约0609来讲,日线上的技术性破位有全确立迹象,MACD显示目前处于空头市场,同时5日、10日以及20日均线粘合,价格徘徊于20日均线位置附近,同时已经转化为压力线的位置,30日均线在1362,40日均线为1345,这两个价格位置也极有可能转化为下跌的第一和第二目标位置,因为他们与回调比例较为吻合。但是周末收出的阳线也显示投资者对于玉米后市仍持有看多心理,但是在节前调整仍有可能继续,所以在趋势未明朗之前,建议谨慎看多。

   市场平静导致玉米涨势遇阻后市上涨空间有限

玉米现货价格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市场平静导致玉米涨势遇阻后市上涨空间有限

大商所玉米持仓与价格走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市场平静导致玉米涨势遇阻后市上涨空间有限

国际市场海运费价格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