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中大期货:沪铜有消退之意 天胶短期修复涨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4日 14:32 中大期货

  操作建议(一兵)

  连豆609合约2700阻力位穿越不宜,按计划多单暂时离场,继续耐心等待振荡低点的买入机会。棉花有跟随外盘走高之意,但总体弱势格局并未完全摆脱,继续观望。沪铜涨势有逐步消退之意,多单逐步离场,仍不可轻易沽空。沪铝短线跟风资金流入太多,短期行情振荡可能加剧,稳健投资者可暂时落袋以躲避洗盘行情。天胶第一轮空头止损结束,短期有修
复涨势之意,多单退场,等待低点再度买入。沪油触动止赢,但中线较为看好,国际原油目标位80美元,调整中可继续建多。玉米高位振荡,后市看高一线,持多。白糖资金控盘严重,不宜大量参与,小麦观望。

  热点评析

  『天胶:飚升行情』

  长假归来的第一周国内天胶也演绎了疯狂上涨的行情。供需关系是拉升胶价的主要基本面因素,国际橡胶研究机构(IRSG)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预期全球天然橡胶供需缺口高达26万吨,到2010年全球天然橡胶供需缺口将达到创纪录的85万吨。进入5月份之后,全球主产国泰国冬季落叶期推迟,印尼主产区与国内云南产区干旱天气等,甚至近期传出主产区海南农垦对天然橡胶包装重量改革,导致海南产国产五号标胶无法顺畅交割等利多信息,天胶供应因不利气候而紧张,刚性消费性需求催生强大投机性需求,对胶价形成一种向上爆发性的推动力。库存方面,淡季之后,由于终端用胶商和现货批发市场持有较少库存,等待旺季胶价回落之际重新补库,而当旺季供应不旺,胶价难以季节性回落之际,天胶进口商和大型跨国轮胎企业在国际胶市抢购,导致胶价大幅上涨,而面对胶价单边涨势,天胶投机性需求显著增强,投机资金顺势做多,引发空头回补空单,更加强化胶价涨势。面对如此疯狂的行情,投资者还是应该要保持冷静,顺势而为的同时,不宜盲目追涨。

  『大豆:反弹展开』

  本周连豆价格跟随周边市场走高,国内五一长假期间美豆的上涨带动了市场的多头人气,国际基金在美豆净空头寸大幅削减的背景下,市场长期下跌之后的反弹受到投资者追捧。根据目前市场的预测,基金持有CBOT大豆期货净空单只在万张附近,经过连续三周近四万张的削减,行情多空的天平将重新发生倾斜,这些都表明随着美国新豆进入播种期,基金已经开始为诸如不利天气、大豆面积预期减少以及锈菌病等潜在利多题材做准备。不过短期而言,总体的利空状况并没有改变,陈大豆供应充足、出口需求放缓、新豆播种顺利等因素仍抑制着期价上行空间。目前美豆陈豆库存十分庞大,加上由于买家转向南美定购新收获大豆而引起的出口检验迟缓,未来两三个月内国内的大豆供应量是相当充足的;而反观国内市场,农民手中仍有余豆,除非养殖业很快恢复,否则豆价所面临的压力仍然较大。现货方面,国内五一长假期间,各地大豆收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黑龙江省4月降水略少,旱情将有加重趋势对大豆播种产生不利预期给市场带来利多效应,令大豆的期现价格出现同步攀升。综合国内外情况分析,连豆短期的走强趋势已经勿容置疑,日线阶段双底形态的完全构筑,后期市场仍可看高一线;不过目前基本面转多速度和期货市场价格上涨对比似乎略有差距,在继续考虑逢低买入的操作思路的同时,若是短期人气烘托而推动行情实现短时间的快速拉升,则依然看做是多头逢高获利平仓的机会。

  国际瞭望

  [IMF报告]敦促中国在逐步提高汇率弹性之际设定明确的低通膨目标

   据国际

货币基金会(IMF)一份新的工作报告,在中国逐渐提高其汇率弹性之际,应设定明确的低通膨目标,以便为货币政策提供支柱。

  该报告其实是建议设定正式的通膨目标。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具备独立操作的能力,以及中国的银行业转型为纯商业的贷款机构,拥有强劲的财务实力,足以承受为保持物价稳定而使利率大幅波动带来的冲击。

  “我们相信未来几年改革将到位,能够实现这些最终目标,并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充分奠定基础,”报告称。

  该报告的作者之一古德弗兰德(Marvin Goodfriend)为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前副总裁,现为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另一位作者普拉萨德(Eswar Prasad)是IMF研究部金融研究机构主管。选择新的名义通膨目标和货币政策结构迫在眉睫,因中国正在放弃一直以来束缚其拳脚的固定汇率制。古德弗兰德和普拉萨德称,“以国内目标为导向的灵活独立的货币政策,对于有效管理

中国经济来说,正迅速变得不可或缺。”

  他们并不鼓吹建立完全浮动的通膨目标机制,但称中国应在近期宣布长期锁定目前低通膨率的计划。他们说,“在名义通膨目标的细节出台之前,对维持低通膨的作出实质性承诺也许是可行的。”

  **浩大的工程**

  他们表示,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中国人民银行运作独立,意味着其必须掌控所有银行准备金,以控制货币和信贷的成长。

  然而目前,央行无法确保控制银行准备金,因其必须干预汇市压低人民币汇价,因此政府根本不可能让人民银行担负这一职责。

  此外,央行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能够利用其所控制的银行准备金来积极调节短期利率,以对抗通膨。但若商业银行过于脆弱而无法消化利率变动的后果,那么央行也会因此而不能有所作为。

  古德弗兰德和普拉萨德指出,中国的银行要完成从目前所谓的财政政策预算外分支的地位转变,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不过他们称,中国政府需要将银行贷款与对不良国有企业提供融资脱离开。

  其它建议包括:

  --创造具有流动性的政府证券市场,这样中国人民银行就可以通过购买政府债券而非外汇储备来增加资产。

  --通过不再支付准备金利息,来降低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因其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钝化。

  古德弗拉登和普拉萨德称,考虑到中国不成熟的银行和金融体系,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致力于向独立货币政策的过渡还为时尚早。

  “我们不这么想。考虑到中国提高汇率弹性的意图,有许多很好的理由可以促使中国从现在开始为央行功能的转变建立制度基础。”

  新闻聚焦

  『综合类』中国财政部称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收缩信贷规模

   中国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胡静林指出,应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缩信贷规模,加强固定资产调控. 中国证券报周五援引胡静林的话表示,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加速,投资规模偏大,政府、银行、企业均表现出强烈的投资扩张冲动,直接冲击信贷、土地两道阀门,按目前进度预计,全年将完成投资额10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率将突破50%,如此大规模和高投资率在国内外工业化历史上从未有过.胡静林还建议,下一步加强固定资产调控,继续严把土地审批和信贷投放两个阀门,真正从紧控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加强固定资产调控,主要包括把握投资预算下达节奏,调控好政府投资,规范政府债务,抑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过快增长,建议约束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综合类』统计局:4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1.2%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称,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2%,与稍早接受路透调查的分析师的预期持平.

  统计局数据并显示,4月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此前公布的数据表示,3月CPI同比上涨0.8%。

  『农产品』Safras分析师预计周五的USDA报告对大豆利空

   巴西分析机构Safras公司的大豆分析师弗莱维奥·弗兰卡周四表示,周五美国农业部(USDA)的供需报告可能对CBOT大豆期货价格具有利空影响。周五美国农业部将要发布5月份的月度供需报告,其中将包括对2006/07年度的首次预测数据。弗兰卡表示,市场一致认为美国新豆产量趋于提高,库存要比当前年度更高就2006/07年度的美国大豆产量来说,弗兰卡认为美国农业部将会给出的数字位于8500到8600万吨之间。就期末库存而言,可能达到1800到1950万吨。他补充说,尽管播种有些延迟,但是美国大豆播种面积仍然将会达到历史新高水平。不过,美国农业部不会给出更高的数据,因为美国农业部倾向于使用保守的单产预估值。

  『农产品』USDA报告前瞻:2006/07年度美国玉米库存将会下降

  美国农业部将于本周五首次发布新季玉米供需数据。分析师认为2006/07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将低于2005/06年度,原因是播种面积下降以及玉米用量提高。美国分析师们平均预计2006/07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为15.82亿蒲式耳,显著低于2005/06年度的期末库存为23.01亿蒲式耳。分析师认为2006/07年度玉米期末库存规模取决于许多因素,比如播种面积、单产和天气状况等等,产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三月份,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玉米播种面积为7801.9万英亩,远远低于2005年的8175.9万英亩。不过AG爱德华公司副总裁比尔·尼尔森称,美国农业部预计播种面积大幅减少,但是农户可能已经提高了玉米播种面积。 尼尔森预计新玉米期末库存为14.21亿蒲式耳,低于分析师的平均预测水平,因为播种面积下降将导致产量规模下降,进而导致期末库存减少。此外,2006/07年度美国玉米出口将会提高,而且随着更多的乙醇厂投产运营,乙醇用量也将保持强劲态势。 罗斯预计2006/07年度玉米期末库存为16.4亿蒲式耳,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测的15.82亿蒲式耳。他预计2006/07年度乙醇行业的玉米需求量将增长3.5亿蒲式耳,达到19.5亿蒲式耳。两位分析师一致认为天气仍是影响美国玉米作物的最大因素。目前玉米尚未进入生长季节,但是不少干燥地区的土壤墒情得到了降雨的补充,这些地区的单产可能会高于上年水平。与此同时,分析师认为2005/06年度玉米期末库存数据可能会小幅下调。分析师平均预计2005/06年度玉米期末库存为22.65亿蒲式耳,比美国农业部四月份预测的23.01亿蒲式耳低了3600万蒲式耳。尼尔森预计2005/06年度玉米期末库存为22.76亿蒲式耳。他认为美国农业部可能会把玉米出口数据上调2500万蒲式耳,为19.75亿蒲式耳,因为中国近期没有出现在国际玉米出口市场。罗斯称,美国农业部可能不会大幅调整陈玉米期末库存数据。他预计陈玉米期末库存为23.01亿蒲式耳,与四月份美国农业部的预测相一致。他说,政府会等到下月再调整陈玉米供需数据,因为五月份他们的精力主要集中在2006/07年度供需数据上。

  『农产品』巴基斯坦贸易公司5100吨陈棉竞卖在即

  巴基斯坦贸易公司将于5月16日对国内纺织厂及出口商进行5100吨2004/05年度陈棉竞卖。竞卖具体情况如下:

  1700吨正3级1-1/16”棉:Korangi Godown和Pipri Godown分别850吨;

  1700吨3级1-1/16”棉:Korangi Godown和Pipri Godown分别850吨;

  1700吨3级1-1/32”棉:全部产自Korangi Godown。

  『农产品』近日夏粮收购将来临小麦市场有所恢复

  进入五月份以后关内地区春播工作基本结束,加上夏收临近,农户主要精力开始转向存粮销售,同时有还贷压力的收储企业也加大了售粮力度,导致关内小麦供应量增加;关内产区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施行前景已基本明朗,还贷压力较小的收储企业以及经销商全面加大了低价小麦收购力度,有力推动该地区小麦需求量恢复并快速增长。并呈进一步放大态势,包括储备企业、购销企业、加工企业、经销商及农户在内的各方主体购销积极性较四月份均有明显提高。其需求增幅快于供应增幅,推动该地区小麦价格稳中趋升,其中河南地区小麦价格整体略涨,河北、山东两省小麦价格总体平稳。

  随着新小麦集中上市日期临近,关内地区制粉企业陈小麦增储积极性提高,最近三天一些大型制粉企业明显加大了陈麦收购力度,这进一步促进该地区小麦需求总量增长。当前关内地区大型制粉企业小麦库存集中于二至四周用量,中小型厂家小麦库存水平更低,未来三周制粉企业小麦补库需求将继续增长,其中大型厂家库存水平有望翻番。五月份随着厂家集中展开补库活动,该地区小麦价格有望得到推动。

  目前,河南中部地区中等小麦进厂价格现集中于1360-1380元/吨,南部地区进厂价最高1350元/吨,处于关内较低水平,且低于144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后期回升空间相对较大。河北中部地区中等小麦收购价格最高1420元/吨,山东中部地区收购价最高1410元/吨,接近1440元/吨的最低收购价,后期回升空间相对有限,不少企业持观望态度。

  『工业品』摩根士丹利调升七家金属和矿业公司的目标股价

  伦敦5月12日消息:摩根士丹利周五表示,受金属价格非同一般的涨幅影响,其调升七家 金属和矿业公司的目标股价. 摩根士丹利在研究报告中称,自五周前其最近一次调升初级商品价格後,铜价已上涨 50%,镍价上涨37%,锌价涨36%,金价涨20%.如下为这七家公司的当前和此前目标股价详列:目标股价,单位:非特别注明美元外,均为英镑:

  当前 此前

  Xstrata 31 26

  力拓(Rio Tinto) 44 38

  Vedanta Resources 23 16

  必和必拓 16 12.50

  诺里尔斯克镍业 165美元 110美元

  Antofagasta 25 21

  英美资源集团 25 20.50

  摩根士丹利对Antofagasta的投资评等为“表现与大盘一致”,对英美资源集团的投 资评等为“减码”,对其它个股的评等为“加码”。

  『工业品』我国调整见成效:铝锭出口递减 铝材出口激增

  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共出口铝锭28.9万吨,价值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3.9%和11.1%,出口平均价格为2070美元/吨,上涨16.9%。同期,作为其下游产品的铝材出口21.6万吨,价值6.4亿美元,分别增长59.7%和75.5%。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铝锭出口较大幅度下降和铝材出口大幅上升,显示我国对铝工业进行的结构调整政策已初见成效。

  我国的铝工业主要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三部分组成。其中氧化铝对铝土矿资源消耗较大:我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4%,但年开采量却占全世界开采总量的8%;电解铝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极大;而铝加工工业中,精铝板、带、箔及高速薄带和轨道交通用大型铝合金型材等具有高附加值。

  自2003年以来,按照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电解铝行业共清理违规电解铝项目23个,涉及投资额173亿元。停建和缓建的电解铝项目总能力达247万吨。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的电解铝企业相继停产,停产能力约120万吨。污染严重的自焙槽基本被淘汰。2004年主要电解铝企业综合交流电耗水平比上年降低347千瓦时/吨铝,由于电耗下降约节电23.1亿千瓦时;2005年电耗水平比上年降低61千瓦时/吨铝,估计节电4.8亿千瓦时。

  从去年起,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电解铝的出口:自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对出口电解铝锭取消出口退税并开征5%的出口关税;同年8月22日起,国家又将氧化铝(含铝矿砂)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不再审批新的加工贸易合同,该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氧化铝的进口成本(原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氧化铝免8%的关税和17%的增值税)。

  今年4月11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的8项政策措施,对氧化铝、电解铝行业无序建设、产能膨胀、结构失衡,以及铝加工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通知》提出了铝工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目标:氧化铝行业实现有序发展、电解铝行业制止违规投资反弹、铝加工行业重点开发高附加值品种。

  有关专家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铝工业结构优化正在产生越来越明显的推动作用。仅从出口企业的数量来看,今年一季度全国出口铝锭的企业共71家,同比减少30家,数量下降29.7%;而出口铝材的企业共2261家,同比增加532家,数量上升30.8%。

  此外,数据显示,由于电解铝出口税收政策调整,停止氧化铝加工贸易,2005年未锻轧铝出口量同比已下降21.7%。在铝锭出口保持下降势头的同时,其下游加工产品铝材的出口快速增长,尤其是加工贸易上升幅度明显,这符合产业升级、提高出口效益的调整方向。因为用原铝锭加工成铝材的污染物排放量仅相当于电解原铝的6%左右。

  『工业品』至5月27日的四周内OPEC每日石油装运量将增加52万桶

  伦敦5月11日消息:咨询机构Oil Movements的石油运输分析师梅森周四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截止5月27日的四周内每日石油装运量将增加52万桶.梅森称,OPEC原油海运出口量将增至每日2,478万桶,高于截至4月29日四周内的2,426万桶.梅森对路透表示,“出口量大幅增加是因为始自波斯湾的石油长途运输船将在第三季到港,届时夏季驾车旅游旺季期间石油需求达到高峰.”他还称,出口量上升反映对亚洲的原油出口反弹,4月时曾大幅下跌.上周梅森预期截止5月20日的四周每日出口量增加35万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