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末季节性增产对高胶价的校正机制在逐步形成胶市酝酿新定价区间
国际期货 赵忠
近期,国际胶价明显上移,特别是主要定价市场———东京胶价逐步接近2月初形成的十余年以来的历史高点,期间贵金属、原油、汇率等外部助动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同时行业基本供需阶段性偏紧的格局,也是支持胶价高位的重要因素。目前胶市对二季度末季节性增产高胶价的校正机制也逐步形成,所以胶市仍在酝酿新的定价区间。
斜交胎减税效应
由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国内斜交胎生产企业近期出现亏损,自2006年4月1日起,我国将斜交轮胎10%的消费税税率下调到3%,子午线轮胎继续实行免税政策。当前实施的轮胎税率政策是在2001年出台的,当时国家为了推进轮胎子午化进程,将子午胎消费税下调为零,斜交胎消费税维持10%不变。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的统计看, 2003~2005年我国斜交胎年产量分别为11256万条、13489 万条和17558.2万条,分别占到同年轮胎总产量的60%、56%、55%,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但所占的份额还是比较大的。同时我国轮胎的出口量大致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斜交胎出口比例在30-40%,由于我国斜交胎消费税征税,出口市场属于对来料加工进口天胶的出口返销,并不受影响。所以说斜交胎消费税的下调对我国轮胎企业减负还是有长期的利好影响,同时今年以来我国载重车产量同比有25%左右的增幅,表现为斜交胎的销售良好,也将进一步刺激斜交胎产能恢复。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轮胎业是开放度和竞争度很高的行业,消费税的下调也可能抑制到轮胎价格的上调,需要产业进一步调整需求和成本的关系。
供需暂保持平衡
影响价格变动的往往是变量因素。每年的上半年往往是胶市矛盾较为突出的时期,主要表现为全球产量缩减和消费回升。
在经历胶价处于十余年高点区域的时期,市场存量的变化使价格的修正过程发生,应该说促使胶价近期下跌的消费环境并没有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虚拟需求和微观库存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为我们看到国内主要消费领域———轮胎产量的增长还是良性的,导致国内天胶的进口量仍保持在一个高的水平,所以说这个阶段消费的弹性较小。同时我们看到,按照低点核算,全球胶市的显形库存的增长在三成以上,如日本私人库存从7000吨左右上升到12000吨,沪胶库存由25000吨上升至接近50000吨,客观上造成了胶市结构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从而进一步使虚拟需求的减退。当然这些因素的确在胶市周期性的调整期对胶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作为全球900万吨左右的供需量而言,目前库存还是低值,对二季度后期供需的预期将成为下一步胶市变动的重点选择,应该说基本供需良好的格局没有完全动摇。
价格关系成风向标
总体看,价格不同周期的趋势可以分解为各个市场结构关系的共同作用。从价格分析的有效性来说,市场结构分析应该成为重点。
具体而言,一是,东京合约价差有压缩迹象,从3月上旬至中旬的15日元以上回到目前的12日元,使多头基金移仓过程逐步形成;二是,胶种价差还有压缩的空间,30日新加坡烟胶和20号胶的价差维持在175美金,对东京价格的压力没有消除;三是,沪胶价格对国内主要消费胶种价格的升水问题,目前500元左右的价差使沪胶溢价风险降低,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国产胶消费定位,但如果库存迅速消耗,沪胶仍有一定的价格压缩空间;四是,天然胶对合成胶的超高升水是结构中的重点因素,如果前述价差关系主要作用于价格的波动状态和运行时机,那么天然胶和合成胶的替代关系发生缓慢,但对基本供求关系的影响也是相对较大的,对天然胶高估的校正作用将是直接的。总的来说,如果价差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对近期发生的反弹是有利的,否则反弹的格局将可能发生变化。
总而言之,胶市中各类多空矛盾短期都难以形成支配性地位,胶价在高位区的变化将形成阶段性发展方向,目前短期供需偏紧是事实,同时季节性产胶量回升预期是抑制胶价的主要变量因素。前期具备双重属性的胶市在波动形态上同基础工业原料价格基本类似,近日全球主要工业品价格呈现向上突破的状况,如果胶市的内部结构向积极的因素演变,胶价酝酿新突破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