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疲软表现由来已久 需求迟滞燃料油上行乏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10:2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格林期货 李冬梅 5月9日,整个商品期货市场一片红火,金属、天胶以及一直表现疲软的农产品均大幅反弹,而与之相对的是前期还牛气冲天的沪油,却在短暂的上冲之后,震荡回落,终盘收低7点,主力合约的换月并未给市场带来任何牛气。那么在这一片涨势之中,沪油后期将如何演绎呢,笔者希望从燃料油现货市场情况进行分析,来判断沪油后期走势,以期抛砖引玉。
现货疲软由来已久 我国燃料油已经成为除原油之外的最大进口油品,其主要消费领域包括电厂、船舶、地炼及陶瓷厂、玻璃厂等等。但自2004年起,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飙升,而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又限制了国内的涨幅,使得地炼的利润空间不断缩水,其开工率年均不过50%,因而对燃料油的需求出现下滑之势。另外燃料油的主要用户是电厂,也是目前现货市场上主要的采购方,虽然有广东政府的补贴政策,但是依然是入不敷出,在燃料油价格达到3000元/吨以上时,其利润空间变没有了。因此,这种燃油发电厂要么积极改装设备,使用国产燃料油,要么减少负荷,尽量少发电,只有迫不得已才入市采购。而那些玻璃厂、陶瓷厂要么采取更新设备,要么关门大吉,而船舶用油虽然稳定,但却以380CST居多。因此,可以说成品油价格改革和电价改革配套方案的出台,才能够解决地炼和电厂的需求迟滞问题,而燃料油又存在一定替代性,因此进口燃料油现货市场疲软仍然要持续。 自今年年初以来,新加坡燃料油市场在BP、壳牌等国际石油巨头的推动下,不断走强,即使库存大涨,需求不旺,也丝毫未改其牛气冲天的架势。然而这种有价无市的虚假热闹,恐怕维持不了多久了,中国买家在“5.1”长假前后都没有大举入市寻购,导致现货价差走疲,市场正失去上涨动力。 黄埔市场价格抗跌 国内的黄埔市场价格十分抗跌,大概是前期的倒挂令贸易商吃了太多苦头,在对原油后市看好的预期支撑下,180CST依然保持在3730元/吨附近的高位,并已经出现了大约150元/吨的利润空间。同时夏季将至,贸易商们当然愿意赌注用电高峰到来前,电厂主动购买。而另一方面,虽然国际油价近期有所回落,但依然有超过23%的涨幅,而我国政府此前的一次调价幅度也远未达到市场预期,因此,近期成品油调价之风又开始传播,各方人事纷纷囤积油品,炼厂的开工率也稍微有所抬头。 同时,黄埔市场4 月共有逾100万吨的船货抵港,较3月76万吨的到货量大幅上涨39.51%。尽管如此,3月黄埔新加坡油到货量在32万吨,但4月直馏油所占比重最大,而新加坡油仅占28.31%为30万吨。因此进口商手头存货仍然偏紧,支撑着价格高位波动,本月黄埔市场均价涨幅达6.75%。 但是,这种需高恐怕不能持久。我国的成品油价改一定是渐进式的,即使成品油提价也不会太大幅度,这就限制了地炼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小燃油电厂还可以在夏季用电高峰来临前支撑1个月左右,因此他们的需求短期内也不会特别好的恢复。预计5月上旬有43万吨的到货,其中新加坡油有3船约13万吨,这无疑对补充库存是一利好。在供给增加,而需求迟滞的背景下,黄埔市场价格回落也是指日可待。 综上所述,燃料油自身的基本面情况不容乐观,没有了现货市场的需求支撑,又伴随国际原油的调整,沪油上冲乏力就不难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