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近期糖价连连下跌 国储抛糖未现多赢局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31日 00:36 中国证券报

  北京中期 张向军

  近期国储糖拍卖力度加大,糖价连连下跌,不仅挫伤了贸易商的购糖积极性,糖市持续低迷状态,而且,现货市场也未因糖厂报价下调而增加销量,国内食糖产销率仍低于往年。因此,国储抛糖并未出现多赢局面。

  2005年底前后,由于云南、海南等产区遭遇干旱导致榨季推迟,造成国内阶段性食糖供应紧张,产区糖价同比上涨60%,12月中旬达到4000元/吨以上。为稳定市场价格、保证食糖供应,商务部于12月29日宣布将在2006年1月5日和16日分别拍卖9.2万吨国家储备糖,从而拉开了今年国储抛糖120万吨的序幕。

  在年初第一次实施竞拍前夕,广西现货报价已达到4400元/吨以上,预示着政策平抑糖价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事实也是如此,1月5日拍卖的成交平均价为4558元/吨,高于当天现货报价近百元。第二天1月6日郑州白糖期货正式挂牌上市,国内期货市场、远期现货批发市场和现货交易市场相匹配的格局正式形成。

  此时国际糖市也正牛气冲天,纽约糖价自2004年由7美分/磅开始起步上涨,到2006年初已经翻了一倍达到14美分/磅,且出现加速冲高态势。在此背景下,郑糖上市后经过短暂整理就进入价增量升的暴涨阶段,当时主力合约605在11个交易日内就从4707元上升到6232元,上涨了1525元,涨幅高达32%。现货价格在期货市场牛市行情的鼓舞和春节旺季需求的下也创出历史新高,销区报价达到6000元左右。

  糖价快速上涨再次引起管理层忧虑,继续拍卖储备糖的决策很快制定下来,国内糖价闻风下跌。此时国际期糖价格在上摸19.73美分的25年高点之后逐渐回落,但对于全球食糖供需缺口的预测依然存在,糖价维持高位整理的可能性较大。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做出抛糖决定,但显然准备不足,直到3月中旬才开始安排加工储备糖和进口古巴糖,定于4月和5月分四次拍卖共36.8万吨成品糖。到四月中旬,郑糖价格已经自2月份高点回落到4500元,创上市后的新低;现货价格也同步回调。但拍卖结果还是高于现货价,四、五月份的拍卖均价分布在4742—4876元之间,且每次竞拍前夕郑糖走势总要上涨,所以落下了越拍越高的笑谈。

  管理层也看到市场正在与政策进行博弈,在四月第一次拍卖结束不久,国储局就宣布再加工60万吨储备糖和进口古巴糖,并于6月中旬决定在6—9月分四次竞拍36.8万吨成品糖,部分古巴糖将在到港后再安排加工择机投放。在持续的政策干预下,国内糖价跌破4500元—4700元的整理区域继续下探,对新年度食糖产量大幅增加的预期和市场空头主力借助资金、政策优势的刻意打压使得糖市陷入低迷。7月18日的拍卖竟出现流拍封盘的现象,即使如此,国储还在当日宣布在25日加拍7.13万吨古巴糖,加大拍卖力度导致买方信心丧失,竞拍结果已经低于现货价格。在18日—25日短短一周时间,第二次拍卖均价就低于前次271元,仅为4122元/吨,已经接近3800元的拍卖底价。

  2005/06年度,由于干旱气候影响,国内食糖产量下降,国储抛糖客观上缓解了食糖供需矛盾,同时也起到了干预市场价格的作用。不过,4月份以来,国储连续投放储备糖,特别是近期加大拍卖力度使得糖价连连下跌,挫伤了贸易商购糖积极性,导致糖市进入低迷状态,陷入价跌量缩怪圈。现货市场也没有因糖厂报价下调而增加销量,国内食糖产销率仍低于往年。看来,国储抛糖行为并没有出现多赢的局面。

  此外,国储投放的储备糖中有根据政府间协议进口的古巴糖,虽然今年国内市场存在供需缺口,但国内外价差(考虑到运费、税费,国际糖价要高于国内价格)关系使得进口食糖无利可图,所以对国际食糖的需求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不过,国储抛糖明显抑制了国内糖价上涨空间,增加了供应,愈发减弱了增加进口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国际糖市有偏空影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