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骨牌效应初显 期货公司壳资源价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17:14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宋海蛟

  “如此低迷的市况,期货公司入不敷出,连资质较好的‘壳’也卖不出好价钱。”一年前某期货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一声叹息”犹在耳畔,但时至今日,建立金融期货交易所和首推股指期货产品等事项的敲定,期货公司的壳资源价格已是水涨船高,券商入股及收购的进程已现提速迹象。

  被格林期货董事长王栓红称为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金融期货,的的确确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国际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的交易量占据市场总交易量的九成以上。平安期货总经理谭劲估算,期货公司开展金融期货业务的年手续费收入可达800万元,仅此一项,长期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期货公司便有望转危为安。

  获益的将不只是期货公司,券商等金融机构均有望通过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产品分得一杯羹。期货专家胡俞越认为,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有效的避险工具和具有杠杆效率的投机工具,其推出将对券商自营、资产管理和经纪等业务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券商的产品设计增加了空间,同时资产管理业务也有了新的利润点。股指期货还可为券商自营的现货头寸进行风险对冲,为其衍生产品的发行(比如权证)进行风险对冲,其经纪业务还可以开拓新的客户资源,从而带来新的业务收入。

  然而,“赚钱”绝非坦途。记者在预约采访期货公司和券商高管的过程中发现,近期有关金融期货的论证会议非常多。频繁的参会,一方面是各利益主体的博弈,而另一方面说明参与主体存在着的一些缺陷制约着谈判的“话语权”。

  对于期货公司而言,规模过小、资本金不足成为其参与期货交易的最大障碍。期货公司经过努力,注册资本金门槛有所松动。根据“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四类结算会员标准”的要求,个别结算会员和全面结算会员的注册资本金分别降为5000万元和8000万元。尽管如此,对于目前国内注册资本金达到1亿元的期货公司只有6家的现状,大多数期货公司仍难以逾越8000万元的“高门槛”,期货公司急需增资扩股来达标。

  对于券商而言,由于期货公司具有专业性和风险防范能力的优势,金融期货的交易主体已基本锁定为期货公司。因此,若想不放弃瓜分“

蛋糕”的权利,券商须另辟蹊径。目前看来,较为可行的方式有三种:自设期货公司、担任期货公司的介绍经纪商(IB),还有收购或参股期货公司。

  招商

证券是寻求自设期货公司途径的券商之一。但由于目前期货公司已达180家以上,牌照发放数量已经可以满足金融期货的要求,所以管理层并不急于对“自设”放行。加之时间成本和获批的不确定性,自设应不会成为券商参与金融期货的主流途径。至于IB,有消息称,券商及分支机构只能接受一家期货公司的委托,具有相应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条件的期货公司可以委托多家证券公司,因此券商将处于不利位置。同时IB仅是一种券商与期货公司的业务合作关系,持续性并不稳定。所以IB同样难成气候。

  可见,券商参与金融期货,目前看来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收购及参股方式了,这也是监管层较为认可的形式。目前如火如荼展开的期货“壳”资源收购战不断升级也正源于此。去年10月,海通证券便完成了对黄海期货的收购。目前,申银万国、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和招商证券等“巨头”均有意收购期货公司。市场还传出宏源证券、东方证券和光大证券也正与几家期货公司协商合作事宜。据了解,谈判的焦点多集中在绝对控股权的问题上。

  业内人士称,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的即将推出,对期货公司和券商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股权合作或并购等途径,期货公司和券商有望达到双赢的局面,这也符合金融行业混业经营的历史潮流。毕竟,金融期货是一次难得历史机遇,把握住,一批新兴的大型金融机构将脱颖而出。一旦错过,“无情”的市场很难再给予尚处于“困局”中的期货公司和券商一次重来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