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财浪潮:中国金融创新1号工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 14:51 《理财》 | |||||||||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笔:林伟 闲言 【策划人语】
经国务院批准,目前正在上海紧锣密鼓筹备的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为“金融期交所”),被国内学者称之为“2006年中国金融创新1号工程”。 2月8日,金融期交所“胎动”伊始(筹建领导小组宣告成立),即显现出其未来面世的高规格、超强势“豪华”阵容:中国证监会分管期货的副主席范福春任筹建领导小组组长,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杨迈军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为副组长,剩下4名组员分别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与大连商品交易所有关负责人出任。非官方消息显示,参加筹建的5家交易所将各持金融期交所20%的股权。 掌扼中国投资市场数万亿资本流转的5大财富运营平台,未来金融市场话语权预期下的股权相持博弈,到现如今齐刷刷地整体均衡参与,由此即可管窥金融期交所正式挂牌成立后的财富价值与市场地位。与之相对应,专家们的“陈词滥调”是,金融期交所的成立及相关衍生品交易的正式推出,不仅会推动我国整体金融市场运营格局的重构,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金融安全,同时还意味着对亚洲乃至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定价权的争夺。 在事关国家金融安全、战略与衍生品定价权的大背景下,正在“胎动”之中的金融期交所及相关衍生品交易,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讲似乎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新生事物。然而,这一新生事物的市场财富演绎,却早已是无数企业与个人都无法置身事外的理财话题。 一个无法逃避的财富事实。世界掉期与衍生品协会(ISDA)3年前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显示,全球500强中有92%的公司利用衍生品工具来管理和对冲风险。在使用衍生品的公司中,有92%利用衍生品控制利率风险,85%利用衍生品控制汇率风险,25%利用衍生品控制商品价格风险,12%利用衍生品控制股价风险。ISDA执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皮克说:“该项研究显示,衍生品如今已经成为世界领先企业风险控制整体的一部分。这些公司中的绝大多数无论是跨地域还是跨行业,均依靠衍生品来对冲它们日常经营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 一组国内大众耳熟能详的银行理财产品。自从2005年以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冠以不同的品牌标志、面向市场推出本外币类理财产品层出不穷,如交行的“天天利”,工行的“稳得利”,农行的“汇利丰”,中行的“汇聚宝”,建行的“利得盈”,广发行的“银信宝”,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A+计划”,招商银行的“外汇通”,浦发银行的“汇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等。就在同一时间,在中国落地的外资银行也纷纷推出类似的理财产品,如渣打银行的“汇利投资创新”、荷兰银行的“国际商品指数挂钩结构性存款”等。这些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其实质就是金融衍生品。只不过这些金融衍生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保本收益型的初始阶段,与不同种类指数衍生品交易挂钩的多市场多币种结构化联动则是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如此结构化联动理财产品创新提供后台支持的,则是金融衍生品现货与期货交易。 一群置身系列漩涡事件之中的人物面孔。近15年来,在全球或国内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平台上极具财富思维张力的喜剧或悲剧人物可谓层出不穷,如“击败”英格兰银行、引爆墨西哥与亚洲系列金融危机的索罗斯,“埋葬”具有233年光荣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里森,将新中国首支“最成熟”的金融期货品种“扼杀”于摇篮之中的上海滩猛人管金生(原万国证券总经理,时称“证券教父”),以及新近因“中航油事件”而入狱的陈久霖…… 从国家金融安全维护到全球500强的日常经营风险对冲,从国内目前渐次展开的结构化理财浪潮到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平台穿梭出场“悲情”人物,面对上述这些让人无法忘却的财富数据与事实人物,关注金融期交所与结构化理财模式也就顺理成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