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一位老期货给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的一封家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1:46 《理财》

  闲言

  上海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所筹建组各位组员:

  你们好!

  我是10多年前步入中国期市的一位“老人”,曾经置身于“早产儿”误判误断的是非漩涡,亦曾亲历过逼多、逼空、单边市、协议平仓、非法集资、卷款潜逃、327国债等早年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期货交易风波。用当时期货业界的朋友讲,我如果算不上是中国期货“黄埔一期”学员,大抵也称得上是“黄埔二期”。

  10多年后的今天,听说你们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金融衍生品期货交易的筹备工作,这是好事——用10多年前的话说,这一工作是极具前瞻性的。不过,也听说当年抢了日本人“日经股指数”生意的新加坡人,现如今又开始盯上“咱家”的中国股票指数,这弄得你们心里很紧张。因此,作为“老人”,也不妨倚老卖老一回,在这里说三句“掏心窝子”的话,供你们做筹备工作时参考。

  第一句话,卸下要对13亿中国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这一使命感包袱,抱着自己只是中国期市建设普通一员的心态来从事手头这项工作。199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默顿·米勒老先生说得好:与

地震和飓风不同,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损益并非社会总财富的变化,不过是那种社会成员间财富净转移的游戏——在芝加哥密执安大街上,那些几经破产的旅馆和
写字楼
,迄今仍巍然屹立在原来的位置上,而且还像往常一样开门营业。按照米勒老先生的这一叙事逻辑,想想当年的327国债事件,那曾叱咤上海滩的“三大猛人”(管金生、尉文渊、阚志东),现如今无一例外早已谢幕并相忘于江湖之中,而昨日、今日与明日的大上海又会因这一事件而改变了多少呢?你们目前所进行的工作,说到底只不过是一项工作而已。这项工作或许是一只能带来“印度洋大海啸”的蝴蝶,但并不能因此将这只蝴蝶就称之为“印度洋大海啸”。因此,你们做这项工作,不用对全国人民对历史负责,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就够了。

  第二句话,要学习新加坡人抢其他国家金融衍生品生意时所抱持的良好心态。孤悬于大洋之中,身为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按照我们中国人的逻辑,它凭什么、有什么资格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亚洲金融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中心”?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即它在抢其他国金融衍生品生意的时候,对生意失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反正,所抢得的金融衍生品的原生品是在他国国土之上,多空大战、市场风波与金融事件对自己来说不过是隔岸观火,抢生意失败也不过是一单生意失败而已。所以,对抢生意失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就是新加坡人做金融衍生品生意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

  第三句话,在对待亚洲金融危机这件事的态度上,要学习人家普通的英国老百姓,而不要学习马来西亚的前总理马哈蒂尔。与马哈蒂尔说人家

索罗斯是“白痴笨蛋”论不同,据好事者统计,在1992年9月索罗斯放空英镑一役让英格兰银行破产的传奇中,索罗斯赚到的钱等于是从每个英国人手中拿走了12.5英镑。不过,对大部分英国人来说,索罗斯是个传奇中的英雄——英国普通老百姓说:“他真行,如果他因为我们政府的愚蠢而赚了10亿美元,那他一定很聪明能干。”

  三句话说完了,最后只套用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词就是:共勉!

  闲言

  2006年5月16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