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常清:股指期货不应隔离中小投资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 09:08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罗文辉】

  作为中国期货业创始人之一,常清在为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的同时,也时刻不忘为早日推出金融期货以实现期货强国的梦想而呐喊。

  常清刚卸任中国期货业协会首届理事会副会长,又被协会聘为专家委员会主任。

  日前,在北京金融街金鹏期货的董事长办公室,常清就金融期货的一些问题接受了《第一财经日报》的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推出金融期货的意义在哪里?

  常清:金融期货上市标志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攻坚战的开始,这也是“十一五”规划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从而推进金融改革的需要。

  中国市场经济的改革是从价格改革开始的。1986年至1987年的物价放开直接催生了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并由商品期货市场逐步替代原有计划体制执行发现价格和定价的功能而健全了国内商品市场体系。与此惊人相似的是,中国金融体制的实质性改革也是开始于股价、

汇率和利率等金融产品价格管制的放开。

  上市公司

股票全流通后的同股同价、汇率的有管理浮动、金融机构借贷款利率上下限的放开,标志着中国金融产品的市场化迈出了第一步。而作为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即股指期货的上市,才将真正拉开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序幕。

  《第一财经日报》:你对股指期货将放大金融风险的说法怎么看?

  常清:上市股指期货将加大金融风险的说法吓坏了很多人,这是十多年前“327

  国债期货事件”的后遗症。从国际成功的市场经济国家来看,上市金融期货反而使金融体制更加有弹性、更增加抗风险的能力,而不是加大了风险。从我国商品价格放开以后期货市场的运行来看,上市商品期货有利于分散和化解价格变动的风险。

  金融期货对现货的“瞬间冲击”固然不可轻视,但实际上是金融期货平日的经常性波动化解了长期性的大波动风险。而且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金融期货体系不健全的东南亚国家受打击最大。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期货业争论最多的是关系切身利益的有关金融期货交易所资本金、体制、会员资格及合约大小设计的问题。你有何想法和建议?

  常清:我个人认为,有关金融期货市场的建立,可以借鉴当年各种条件尚未完全成熟时国内商品期货市场超前发展的经验。当前,有一种看法认为金融期货风险大,建立金融期货交易所应该有巨额的资本金来抵御风险。上世纪90年代初,我本人参与筹建的各大商品期货交易所起步费大多数都在几百万元左右,当然现在筹建对电脑软硬件系统的投入会更大。但是,绝用不着巨额资金。现在还有一个误解,看到国外公司制交易所的资产市值非常巨大,但是大家并不明白这是100多年积累的结果。从国际国内的实践来看,也还没有一个交易所真正动用过资本金来弥补过市场风险。

  关于股指期货合约大小问题,我个人认为合约大小不应该成为阻止中小投资者参与的门槛。实际上,小合约更具流动性,并可让广大股民、投资者只需买进股指期货,不必烦恼个股信息不对称性带来的选股困难,而分享到改革中的国内

证券市场成长的好处。况且合约小对机构投资者并无实质性影响,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