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资产泡沫困局:中国企业发债今年将超1000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 22:06 财经时报

  发展企业债市场是解决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和缓解人民币资产价格高企的一个较好选择。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发展企业债市场的大好机遇;否则,随着银行股改的完成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完善,这一机会将转瞬即逝

  □ 本报记者 钟华

  中国企业债市场或许正在酝酿一场中国股市那样的大行情,而且推动这个行情的主要背景,也将是国内金融市场的过剩的流动性。

  《财经时报》了解到,新《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有望实行核准制,并在企业债发行主体、市场准入等多方面获得突破。这将给“削尖了脑袋想发债的企业”带来希望。

  不仅如此,国家发改委启动了新一批企业债的发行计划,具体发债计划有望在三季度确定,规模估计将达到600~800亿元。

  天赐良机

  “中国企业债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金融中心主任张海鱼对《财经时报》指出,这一机遇源于金融市场中充裕的流动性。

  商业银行目前面临流动性的压力,迫切需要在金融市场上获得更多新的投资品种。目前正处于上市与股改进程中的中国商业银行,放贷比较谨慎,而个人和机构的存款又不断涌入,由此造成了流动性不断积聚。

  另一方面,由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中国逐利。这加剧了中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压力,从而也增加了对人民币资产的强烈需求。

  世界性的宽货币推高了西方各国资产价格,也有可能带来人民币资产的虚高,给中国金融市场造成风险。

  有专家指出,发展企业债市场不失为解决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和缓解人民币资产价格高企的一个较好选择。中国应该抓住这一发展企业债市场的大好机遇;否则,随着银行股改的完成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完善,这一机会将转瞬即逝。

  企业债加速

  人民银行去年5月推出一年期以内的短期企业债——短期融资券时,立刻受到了市场的热烈追捧。目前,短期融资券已经发展到了2100亿元,与所发的企业债余额相当。

  《财经时报》了解到,中长期企业债市场的发展也在加速。商业银行正在准备发行ABCP(资产支持票据,类似于企业债)的企业机构;国家发改委也在5月启动了新一批企业发债的申报工作。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不愿披露新一批企业债的计划和准备情况。但一位正在忙着准备企业发债的相关申请材料的券商对《财经时报》透露,他们的材料申报将在6月底结束。

  新一批企业债的规模预计将在600~800亿元之间。其中一般企业机构发债额度预计在500亿元左右;铁路部的铁路建设债本次申请了150亿元,其总体需要则为500亿元。

  此前,国家发改委给43家企业批准发行608亿元的企业债。这意味着今年的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而长期以来,企业债券的年均发行规模不足300亿元。

  新一批企业债发行计划的确定,也有望较去年大为提前公布。去年,国家发改委直到12月30日才正式公布第一批企业发债计划。今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加快了这一批企业债发行计划的组织和预审工作,由于预审之后还要上报国务院,估计最终在7月末和8月初之间确定。

  好事多磨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制度层面,但相关进展却显得异常缓慢。

  《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修订工作就是其中之一。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对《财经时报》称:(新条例)年内能不能出台,现在还很难说。”

  现行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企业发债实行审批制,这将绝大多数迫切需要资金的企业机构拒之门外。该条例的修订工作已进行了三年,仍无结果。

  不过,《财经时报》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新条例有望在审批制、利率、担保、发行主体等方面获得突破。

  具体来说,企业发债计划有望实行核准制;发债利率可能突破

存款利率40%的上限;发债企业无须强制担保;民营机构将更多进入企业债券市场。

  即使如此,中国企业债市场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面临重重障碍,尤其在准入问题上。

  比如有庞大资金实力和企业债投资需求的保险资金,就被禁止在无担保企业债投资的大门之外。日前第一支无担保债券——第七期30亿元三峡债,“保险资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不能购买”。

  另一方面,银行资金进入债券市场也受到限制。央行去年已经允许公司债进入银行间市场,但还没有深入中国企业债发展最关键的一级市场中;

银监会也还没有就银行投资企业债一级市场出台监管细则。

  企业发债定价也是企业债市场一个大问题。企业发展的定价基础所依据的是商业信用,但由于信用评级市场目前还比较混乱,企业信用评级还难以达到客观、公允;企业发债定价所参照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曲线的不完善,也给企业发债带来了困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