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清:原材料暴涨是中国经济最大内伤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 11:2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证券时报记者 王瑞霞 “中国经济最大的内伤”、“输入型金融危机”、“财富黑洞”……提及大宗原材料暴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常清甩出一连串令人为之一震的词语。 “预计中国经济在2008年将有一次大的调整,而大宗原材料暴涨是中国经济中长期
上述研究课题分析认为,当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发生大幅度上升时,会通过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口直接带动我国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但是由于产业结构落后,制造业产品无法形成垄断性的竞争优势,因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无法通过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来转移价格风险;由此导致制造业企业利润下降,经营状况恶化。在主要以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的经济背景下,这将同时影响出口和投资的增长。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将在我国催生输入型金融危机。”常清进一步分析说,我国是加工工业大国,加工工业具有相当的竞争力,但随着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的飞涨,中国加工工业成本会越来越高,长此以往,加工工业将丧失竞争力,这最终会影响到加工工业的出口,从而影响到加工工业的效益。目前,加工工业自有资金很少,资金来源大多是银行贷款,如果加工工业利润下降,不良资产将全部转移给银行,变成呆坏账,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而罪魁祸首恰恰是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扬。从2005年上市公司年报来看,加工工业上市公司利润已在不断下降。由此可见,每一次国际原材料的上涨,都会造成国内财富的流失,对中国经济造成中长期的伤害。 常清指出,财富的流失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8500多亿,但如果考虑到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因素,按当期购买力来计算,我们的外汇实际购买力却在降低。拿原油价格来说,1999年时是12美元一吨,而现在是75美元,翻了6倍多,但我们的外汇储备1999年时是1500多亿美元,目前只增长了5倍多,这说明外汇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原油价格的上涨。 面对原材料暴涨这一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我国该采取什么样对策?常清表示,他正在研究建立相关资源安全体系的重大课题。他认为,目前世界上新的利益格局正在形成,价格调节需求的经济学原理有时会失灵,当务之急是应尽快更新观念,以适应国际价格决定新形势的变化。资源安全体系的建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从国家储备来说,就是要用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机制来建立资源安全部门,要实行企业化的运作,要采用迂回的方式获取资源,在这方面民间资本有更大的优势;从建立价格安全体系来说,就是要增强定价的话语权。目前定价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一年一度的谈判,比如铁矿石,这需要强化行业自律来提升谈判的分量。二是期市定价,目前我国在国际期市上参与定价实属客场做战,由于没有对称的市场信息,没有地缘优势,屡屡失利。对策是应该尽快建立国内期市定价中心,防止价格信号失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