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发展中国期货市场需要解决四大矛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08:45 中国证券报 | |||||||||
吴元贞 今年元月16日,国家做出了筹建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决定。这标志着中国期货市场长达十几年以治理整顿为主调的运作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但是积极稳妥发展中国期货市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四大矛盾。
首先是预期与现状的矛盾。从理论上讲,期货市场承担着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商品定价和避险功能,西方学者把期货市场称作市场经济“稳压器”。因此,支持期货市场建设的人们对我国期货市场曾寄予厚望,三家期货交易所都在努力争取建成全世界商品定价中心。但就目前来讲,期货品种国际定价权仍然掌握在美、英等发达期货交易所中。我国是个资源性商品进口大国,本应在国际贸易的商品定价问题上有较大发言权,但事实却与此相反。仅2004至2005两年,我国在进口石油、铜、大豆等大宗商品中,就多支付巨额外汇。因美元贬值,外汇储备损失更大。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但我国期货市场十分弱小,缺乏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没有金融避险工具,正面功能和正常功能未得到发挥是个不争的事实。 其次是风险与收益的矛盾。期货经纪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纠纷、高成本、低收入的弱势行业。自开办期货市场以来,经纪业务代理手续费收入是期货公司唯一的合法经营收入。由于行业无序竞争,期货公司收取手续费标准越来越低,被迫对期货居间人返佣越来越高,这是2005年全国期货经纪全行业亏损的重要原因。期货交易所在不承担期货市场风险的情况下,收益明显偏高,已占到返佣后净手续费收入的70-80%;仅这些年从交易手续费中提取的风险准备金就已达十几亿元,但从未使用过。从期货市场结构分析,期货公司承担了开发市场、直接面对客户、承担全部交易风险和法律风险,是期货市场的主体和主力军。国外期货交易所收取费用标准一般是手续费总收入的3-5%,经纪人提取10-15%,大头留在了期货公司,交易所对期货公司会员一般免收席位费和信息费。我国期货交易所相对于期货公司已经很强大了,能否考虑在免收席位费、信息费方面向国际靠拢,反哺期货公司。 另外,积极稳妥发展与立法滞后的矛盾。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是期货市场特别是金融期货市场积极稳妥发展的前提条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基本都是先立法后发展期货市场,特别是金融期货市场。日本、新加坡等国期货市场起步较早,这些国家在期货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前期准备。比我国大陆期货市场建设起步还晚一些的韩国和台湾地区,由于法律、法规准备比较充分,走的是先立法、后上马的路子,其交易规模,正面功能发挥和国际影响,都在我们之先。《期货法》在十几年前就已列入八届人大的立法计划,但至今仍不见颁布。近十几年期货市场的实践已反复证明立法滞后,对积极稳妥地发展期货市场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推出金融期货品种之前,应加快立法进度,尽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尊重其内在的客观规律。 最后是人才短缺与市场发展的矛盾。中国期货市场虽然已有十多年历史,但由于其比较弱小和艰难,吸引和留住人才能力非常低下。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表明,截至2003年12月底,全国期货行业从业人数为9269人,其中博士47人占0.5%,硕士、博士总额365人占6%;到2005年底,从业人数和高管人才又有所下降。近年来,美国金融期货的交易额,已占整个期货交易总额的80%以上,后起之秀韩国的金融期货的交易额,已占其总交易额的90%以上。因此,期货行业需要一大批懂金融、会管理、讲诚信、能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有必要在政策引导方面加大力度,尽快扩大期货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议国家教育部制定政策,鼓励各高校增加金融期货专业,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持续发展输送专业人才;建议国家发改委专列一项期货研究和人才培训基金,以解燃眉之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