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正文
 

金融衍生品争夺战 CME成功卡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9日 15:2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高凡 马宜 上海、北京报道

  准备起跑!发令!

  就是这样简单!

  4月5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上海举行了国际货币产品交易合作协议文本互换仪式。此前,3月1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CME在芝加哥签署了这项合作协议。

  当然,起跑的时间准备了两年——2004年6月8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就和CME签署了一份相关内容的谅解备忘录。

  “全球投资者不久将可以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平台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诸多衍生品的交易。”央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项俊波表示。

  现在,由于CME的加入以及花旗集团和汇丰银行等国外金融机构早已开始的明争暗夺,中国刚刚开始兴起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弥漫硝烟。

  时机的选择

  此次协议的正式签署,正值中美贸易逆差争议再次升级,人民币升值一浪高过一浪。

  4月5日,银行的现汇买入价(结汇价)自1994年汇率并轨改革以来首次突破8元,中行的现汇买入价是1美元∶7.9939元人民币。4月6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突破8.01大关,达到8.0098。

  同时,美国议员针对中国的议案不断。

  “议员从政治考虑,我们是从商业考虑。”利奥·梅拉梅德向本报表示。这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誉主席戴着一副超大的老花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被放大的眼睛里充满了对CME进入中国衍生品市场的自信。

  在2004年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后,CME还与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签订了新的备忘录。而这4家机构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有望合资成立中国首家金融交易所。

  CME和中国外汇交易所的签约仪式也被安排在上海最大的花园别墅式国宾馆——西郊宾馆,颇具意味。2001年10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和美国总统布什在上海西郊宾馆“睦如居”前首度握手。

  “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有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场内衍生产品,尤其是场内外汇衍生类产品严重缺位。”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副主任张广平说,“外汇交易中心和CME协议的签订,为国内企业,尤其是银行直接参与交易国际上流动性很大的外汇类和利率类产品、获得市场经验,为今后准备推出人民币与外币的衍生产品做好准备。”

  中国的金融机构将可以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交易CME全球电子交易平台交易的汇率和利率产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作为CME的超级清算会员。

  争夺开始

  “中国已经决定在上海开办中国第一家金融交易所,我现在还不知道具体的日期,但我相信这并非遥远的未来,一旦这样的情况开始,这将敲响整个行业发展的钟声。”

  这也是争夺的开始。

  事实上,同商品市场一样,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能赚到钱。但在金融衍生市场,所有从业人员不得不非常遗憾的承认:“我们没有定价权。”

  不能否认的是,国内真正对金融衍生产品在行的人才几乎屈指可数。

  此外,一些为衍生产品服务的中介机构也面临着技术的瓶颈。去年建行和国开行推出的

资产证券化项目,评级工作就是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在穆迪的协助下共同完成的。

  “以前中国谁也没做过,我们必须寻求外力。”一位评级师称。

  实际上,目前已经在中国立足的不少外资银行获得了衍生品交易资格,而且也看好这块至今尚未开垦的市场。他们因为在国外有着丰富的衍生品交易经验,因此而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优势。

  而许多中国的银行尽管也获得并开展外汇衍生品业务,但是,“在国内所谓做金融衍生品的,都只是面对最终客户的销售人员,真正的产品全是买外资银行的,说白了,外资银行是衍生产品的批发生产商,但他们在国内的客户资源有限,我们就是他们在国内的零售商。”一位中资银行工作人员称。

  这样一个远未被开垦、力量悬殊的衍生品市场,CME、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花旗集团和汇丰银行等国外金融机构早已开始明争暗夺了。

  梅拉梅德也毫不讳言他来到中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向这个几近空白的市场推广金融衍生产品。

  “如果让其他人建设他们的市场,他们也会使用我们的市场,”梅拉梅德说,“如果您观察一下韩国,他们的银行学习使用他们的市场并进行韩国

股票价格成份指数(Kospi)交易,同时他们也在学习利用我们的市场。你将会发现,这同样会发生在中国,但我想它不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

  梅拉梅德和CME知道中国需要什么,何时需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