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朱玉辰提议恢复稻谷期货上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 09:2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
本报讯 (记者 秦利) 日前,人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提出议案建议在大连上市稻谷期货。据了解,稻谷期货成为大商所粮食期货创新重点品种,目前大商所已完成合约设计、交易制度及技术准备工作。 国内稻谷价格波动大
大商所总经理朱玉辰指出,稻谷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粮食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2005年我国稻谷产量约1.8亿吨,占全国谷物产量的40%以上。作为一个大宗粮食品种,稻谷种植与消费范围广泛,不仅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且是国内重要的口粮品种。由于近年来稻谷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着稻谷供给的稳定、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城市居民口粮供应。建议早日推出稻谷期货交易,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促进我国稻谷产业发展。 他指出,稻谷价格波动较大需要推出相关期货品种进行避险。据了解,2000年以来,稻谷市场价格经历了6个大的波动周期,涨跌幅度近20%。以2004年为例,上半年价格呈现大的上涨周期,随后出现高位调整;到年末时,稻谷收购价格平均较年初最高时下跌了100元/吨以上,比上年同期高出300元/吨左右,农民和许多粮食企业饱经市场风险、经营不善甚至难以为继,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规避市场风险,以稳定增收和保障稳健经营。 有利完善粮食市场体系 朱玉辰认为,开展稻谷期货交易,是以资本市场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完善和深化粮食市场体系,开展稻谷期货交易,将建立起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与期货市场的三级稻谷市场体系,促进稻谷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为稻谷生产、流通和消费提供有效的价格指导,有助于生产经营企业合理决策,减缓稻谷生产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二是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开展稻谷期货,将充分发挥期货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指导农民把握市场节奏,种好地、卖好粮,有助于促进订单农业的发展,提高稻谷产业化程度;三是有助于配合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通过利用和发挥期货价格的先导作用,有助于增强政府部门对供求形势判断的预见性,提高政策在市场中的影响力与辐射力,降低调控成本,强化调控效果,提高调控效率,更好地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政策目标;四是有利于提升我国稻谷产业的国际地位,目前美国、印度、泰国等国家开展了稻谷类期货交易,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稻谷生产国和贸易国,发挥稻谷独特的市场优势,我国非常有条件、有潜力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稻谷定价中心。 恢复上市条件成熟 据了解,1993年至1998年稻谷期货曾经在大商所上市交易,其和玉米品种早期曾经是大商所的主力品种,交易一度非常活跃。1998年国家整顿规范期货市场,取消了玉米、稻谷等品种,其后大商所一直在争取玉米和稻谷期货的上市交易。在玉米期货先于2004年在大商所恢复交易后,大商所将稻米期货作为粮食期货品种创新的重点工作进行推动。目前,经过数年的调研,交易所已经完成了稻谷期货合约的设计,在交易制度、技术系统等方面,为开展稻谷期货交易做了充分准备。 目前,粮食市场已全部放开,开展稻谷期货交易的条件已经具备。其一,稻谷具备良好的现货基础,稻谷现货流通规模巨大,是典型的大宗粮食品种,品种易于划分、质量标准体系健全、易于储存与运输等特征,非常适于开展期货交易;其二,稻谷价格波动较大,2000-2005年间国内稻谷价格涨跌幅度近20%,广大农民和粮食企业饱经市场风险之苦,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手段规避市场风险;其三,稻谷市场化程度较高,现货市场较为发达、完备,商品化率较高,市场流通较为高效、有序,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 朱玉辰建议,有关部门能积极支持与推进稻谷期货的上市工作,进一步健全稻谷市场体系建设,完善稻谷价格形成机制,利用期货市场这一市场工具,有效规避稻谷价格风险,实现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政策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在国际稻谷市场中的地位,促进稻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