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CME插一只脚 美三大交易所逐鹿能源期货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1:18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李辉

  正当全球两大能源交易所对于原油期货市场的争夺处于白热化之际,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突然插进了一只脚,试图抢夺已被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洲际交易所(ICE)瓜分完毕的美国能源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美国三大期货交易所之间的战争将面临前所未有激烈程度。

  能源市场竞争激烈

  过去一些年里,美国期货交易所一直在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因为它们认为不可能从一个已经成熟的市场抢走业务。的确,这一点在2004年已得到过证实。当时,欧洲交易所美国分部(Eurex A.G.)试图抢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旗舰产品--国债期货的市场份额,但最终失败了。

  不过,这次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想在能源期货上打破这种传统看法。能源期货这块肥肉,谁都想多吃几口。去年,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将布伦特原油交易开到了IPE的老巢———伦敦,而今年IPE的母公司洲际交易所(ICE)开始奋起反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2月3日起进行WTI原油期货的电子交易,与纽约商业交易所相抗衡。据美国期货业协会统计,去年美国能源期货和期权成交量增长了近14%,达到2.299亿手,而农产品期货和期权的成交量仅仅增长了5%。

  控制权之争

  如果芝加哥商业交易进行能源期货交易,它得从纽约商业交易所手中抢夺交易员。纽约商业交易所占据美国能源期货交易量约3/4,而洲际交易所则瓜分了几乎剩下的所有市场份额。

  对此,休斯顿大学的能源市场教授克雷格·皮荣认为,像这种交易所之间为了某个市场而进行面对面的竞争,结果将是某个交易所满载而归,而其他交易所将一无所获。

  目前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还未宣布进行能源期货交易的任何详细计划,不过该交易所CEO克雷格·多纳修和主席特伦斯·达夫都表示出了对能源期货的兴趣。多纳修本月在一次会议上曾表示,能源市场面临许多增长机遇。

  “这的确偏离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强势领域,因为它的强项是在利率产品。”美国期货经纪公司飞马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和首席营运官汤姆·克罗特表示。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在能源领域的唯一经验,是从2002年起与纽约商业交易所进行的为期3年的合作。当时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交易过小型电子版的纽约商业交易所合约。而双方的合作结束后,签订了非竞争性条款,限制芝加哥商业所在今年6月前交易能源期货合约。

  尽管面临诸如此类的障碍,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仍然被视为能源市场上一个令人敬畏的竞争对手。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竞争优势,来自其在行业拥有最好的电子化交易系统,全球各地市场参与者都采用,而且它有强大的销售能力。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电子交易系统Globex尤其对纽约商业交易所构成威胁,因为它的大多数交易仍然来自场内的公开喊价方式,而其他交易所已经在采用电子化交易系统。

  纽约商交所陷入重重威胁

  自从2004年10月起,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抢夺了黄金期货19%的份额,而在过去这一直是纽约商业交易所所独有的品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提供了两个电子化交易的黄金期货合约,而纽约商业交易所在白天仍然采用公开喊价的方式交易。

  而洲际交易所则抢走了WTI原油期货合约13%的市场份额,而这正是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的基准合约,尽管它今年的WTI合约的交易量也增长了15%。

  另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拥有其他两个交易所所没有的技术和财力,它可以决定收购其中的一家。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收购纽约商业交易所似乎不可能了,上个月这两家交易所之间的谈判无果而终。洲际交易所也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收购目标,其市值为29亿美元,远在市值为142亿美元的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之下,而且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还有9亿美元的现金在手。这也是为什么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要上市的原因,因为它需要资金进行收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