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大放异彩全面超越期铜 沪铝渐显大品种本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26 中国证券报 | |||||||||
实达期货 无论国内或国外、过去或现在,长期为沪铜充当绿叶的沪铝终于开始大放异彩。 价格方面,铝价在结束了去年年中的疲弱后,终于跟上铜价上涨步伐;持仓方面,随着铜价在高位不断上扬,资金正逐渐转至沪铝市场,后者持仓量在去年12月份开始加速,
不过,若从国际市场来看,这一切实属必然。在LME市场上,铝品种在持仓量和成交量方面都是排在首列,主要原因在于铝的现货市场要远远超过铜。其一,2005年的全球精铜产量为1700万吨,原铝产量为3190万吨,比率为1.9;其二,对比LME市场的数据,伦铝持仓/伦铜持仓大约在2.0左右,而成交比率也在1.5上下波动。虽然成交比率不足2.0,但是这在期铜牛市而铝价疲软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反观国内,铜铝两品种在期、现表现迥异。第一,在表观消费量方面:2005年的中国原铝消费为720万吨,精铜消费为360万吨,铝铜比率是2.0。在产量方面:2005年的中国原铝产量为780万吨,精铜产量为245万吨,比率是3.2。第二,但是在期货市场,铜铝比例严重失衡。在去年12月之前,铝铜比率维持在低位的0.4上下,而成交比率除了在国庆之后中铝提高氧化铝价格之外,基本上低于持仓0.4的比率。 之所以如此,可从现货和资金两个方面找原因。 首先,国内现货市场较全球特殊许多。一方面,国内铝厂销售渠道的发展要比国内铜厂好很多。所以,许多铝材加工厂在采购时,完全可以选择现货市场,而无需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交割。然而,由于铜厂的现货销售不如国内铝厂发展完善,许多铜材加工商通常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交割买入。另一方面,中国金属交易所的历史变更对期铝品种的损害要超过期铜。从地理区域上看,铜加工厂多位于华东地区,而铝加工厂多位于华南地区。在早期上海与深圳金属交易所同时存在时,此种地理差异并未显现。但在深圳金属交易所取消后,华南地区的铝加工企业对消费保值的兴趣逐渐缩减。 其次,在资金方面,国内投资市场与国外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第一,国外而言,随着商品牛市的启动与加速,更多资金进入了商品市场。其中,指数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通过被动的操作策略进行商品指数投资,各种金属合约的比例相对固定。所以,商品牛市吸引的额外资金在铜铝持仓差异与成交差异方面贡献较小。同时,根据LME市场历史状况,众多追涨杀跌的CTA基金由于采用短期的操作策略,更加偏爱期铝合约。一方面,伦铝走势与汇率关系较其他金属更为密切;另一方面,技术分析在伦铝走势上更加有效。所有这些主要源于偏重技术分析的CTA的较大持仓比例。在ManFinancial的一篇分析报告中,FredDemler表示,CTA基金在金属中的资产分配比例为:铜24%与铝41%,铜铝比率为1.7。考虑到其中的价格差异,这个比率是非常高的。第二,国内而言,投机资金对铜铝价格差异的反应则要强烈许多。由于国内没有非常成形的指数基金,也没有投资于期货市场的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国内的投机资金相对分散许多。面对期铜牛市的启动,期铝的上涨幅度又远远低于其他金属,沪铝的持仓量和成交量无法与沪铜相比。 未来如何呢?目前沪铝的活跃,短期效大于长期效应。因为在活跃的背后,主要源于附属因素(资金方面)的改善,而不是根本因素(现货方面)的变化。但就短期而言,沪铝活跃完全可以持续相当长时间。由于沪铜价格的持续攀升,市场普遍认为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同时波动幅度将会明显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伦铝自9月中旬以来的持续上涨,以及国内铝厂的联合减产,将会促使市场对铝价形成良好的未来预期。同时,由于期货品种的稀缺,国内没有像锌一样基本面良好的品种。所以,逐利资金将会持续涌入沪铝市场。所以中短期地来看,沪铝,真的成了角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