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行业竞争带来大豆压榨产能扩张 豆粕价长期低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9:04 证券时报

  杨文年

  2005年国内压榨企业面临的最大痛楚,就是开工不足以及进口大豆库存高涨致使豆粕、豆油等制成品价格长期低迷,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国内压榨行业新增产能的不断扩张。

  今年年初,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已突破7000万吨,这已超过豆粕市场实际需求的2.5倍以上,压榨业综合开工率不足四成。2005年3月初国家发改委就此发布了行业预警报告:“国内大豆压榨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尽管如此,国内新增压榨能力依然有增无减,尤其是在下半年国外贸易商展开了对国内压榨企业进行一系列并购的热潮:7月份邦基公司收购山东一家油脂企业的控股权;11月份,嘉吉公司收购了东北一家油脂公司在东莞的工厂,并将租赁南通一家工厂,同时表示将在明年初在南通再建造一家新的压榨工厂。此间,来宝、ADM等国外农业贸易商也在表示将提高在中国压榨业的投资。

  国外贸易商何以会在中国压榨产能已处于极度过剩的情况下再次进入中国的压榨行业呢?主要原因是国外贸易商看中的是中国未来巨大的消费市场。自从国外贸易商近几年来成功地控制了南美的大豆资源后,中国的消费市场自然就成了国外贸易商凯觎的目标,而如何能控制住消费市场的定价权也就成为国外贸易获取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为了能够从原料到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垄断经营模式,国外贸易商不惜大幅扩张在华产能、压制市场价格与中国民族企业展开竞争。2005年国内的压榨企业与国外的贸易商进行抗争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这不仅是出自企业自身生存的需要,也是在为中国民族企业坚守争地。

  2005年国内进口大豆数量的高速增长正是上述竞争所带来的直接原因。今年前11个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达2398万吨,同比增幅32.9%,由于进口大豆的数量超过了市场的消耗进度,第四季度以来国内进口大豆的库存量长期处于高位,至11月末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为264.69万吨,较10月末高出12.57万吨,较2004年同期高出80.54万吨,较2003年同期相比更是高出152.01万吨。

  目前国外贸易商进军中国压榨市场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2006年国内的压榨市场仍将会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这一竞争不仅限于对原料大豆的采购还会表现于对压榨开工节奏的调控、豆粕市场价格的控制等。展望2006年国内豆粕市场,预计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市场处于总体价格相对低迷而局部时期又会急速拉升。反映到期货市场上,个别时期连粕市场成交量会大幅增加现象,这一点在2005年的豆粕市场已经显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