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期货:最廉价的金融牌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2:1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徐可强 上海报道

  中国的期货业走过了沉稳有余的2005年,189家期货经纪公司在等待新产品、等待新政策、等待外资、等待拯救中度过了淡而无味的一年。

  根据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2006年是中国金融机构享受弱者保护待遇的最后一
年。在正式对外资敞开大门之前,期货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这张金融牌照的含金量已经下降不少。

  期货公司可以说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中数量最多的,超过保险、信托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又是最便宜的,业内人士估计现在一张期货公司牌照价格仅为两三百万元。

  等待

  单纯从数字上来看,2005年中国期货市场情形绝非恶劣。期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至11月底,三大期货交易所总成交金额为12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26%,成交2.86亿手,较去年同期还略有上升。

  但是2005年中国期货业绝对缺乏吸引市场的亮点。在2004年连续增加了四个交易品种以后,整个市场的发展开始陷入停滞的状态。传统的活跃交易品种沪铜受价格长期维持在高位影响,以及下半年开始国储中心与国际基金的伦敦斗法,市场逐渐萎缩。

  更重要的是,市场参与者在不断流失。在期铜跨市套利中巨亏的中国玩家不少已经黯然离场。数字显示,期货成交量保持稳定的同时,是通过更少量资金以更高成本的炒作完成的。

  2004年底,三大交易所公布的数据估计,全国期货保证金余额大致在150亿元左右,至2005年年中以后,这一数字已经降至100亿元以下。

  以整体情况最好的浙江期货业为例,至11月底,全部期货公司的保证金余额大致在11亿元左右,而所交纳的手续费超过一亿元。业内一人士认为,10%的投资成本,使得今年中国期货业中的盈利者凤毛麟角。“如果没有新品种上市,期货公司明年就没有办法找到客户,生存都很困难。”这位人士称。

  这可以说是期货业的心声。在期货交易机制没有质的改变前,只有通过不断的推出新品种才能吸引一些新的资金进入这个市场,来维持期货公司的生存。整个期货业一直在等待新的期货品种。从郑州商品交易所官方的态度来看,郑州的白糖似乎是最有可能上市的品种,尽管这种态度从2003年以来就一直如此。

  期权也是期货公司希望能够从事的交易,小麦期权和铜期权的研究早已上报审批,而且投资者对期权品种更少的了解和更多的投资误区让期货公司看到前景似乎很美。投资者大肆炒作权证即是一个佐证。

  另外,期货公司等待外资入股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除了荷兰银行准备入股以前名不见经传的银河期货外,颇有名气的经易期货得到瑞富期货资金的道路确实一波三折,而且在2006年以后外资可以直接进入了,现在的期货公司,对外资的吸引力已经越来越小了。

  虽然2005年期货行业一直在等待突破,而且很多突破似乎就近在咫尺,但是期货公司得到的,还是等待。

  贬值

  对不断等待、不断期望,而又不断失望的期货公司来说,2005年还是一个大面积亏损,少部分盈利的状态。

  被诟病许久的经营单一造成了期货公司很差的造血能力,交易量萎缩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和亏损的出现。

  尽管很多公司都在心照不宣地做自营业务,但自营毕竟不是让期货公司稳健生存下去的办法,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海南万汇期货自营巨亏导致公司破产的结局。

  只能挣扎着生存的期货公司,要想坚持下去,还要继续挣扎。同样无奈的是期货公司的股东们。来自期货业协会的估计,历年以来行业亏损累积下来,期货公司平均亏损规模可能超过60%。以180家公司,每家注册资本3000万元计算,期货公司的股东们已经亏损了超过30亿元。

  而且,股东们还在面临更多的困境。2004年湖南正湘行期货、四川嘉陵期货,以及2005年海南万汇期货先后暴露问题,客户保证金遭挪用,形成资金黑洞。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透露,解决方案是由期货公司股东拿钱出来弥补。除了注册资本之外,期货公司股东还要从自己腰包里掏钱埋单。

  期货公司自己生存困难,甚至没有给股东制造大量可“借用”资金的能力,这一点远远不能与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相比。

  一些期货公司甚至已经彻底失去生存能力,并被

证监会注销其经营资格。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有超过300家期货经纪公司,大量倒闭后逐步减少至190家左右。目前新一轮期货公司牌照整合潮已经开始涌动。

  继2004年湖南正湘行期货被注销以后,2005年初,海南深海期货、汉唐期货、正大期货被证监会注销期货经营资格,今年6月份,寰岛期货也遭到同样待遇。另外,四川嘉陵期货和海南万汇期货的牌照同样岌岌可危。

  由于期货公司现在很难为股东创造盈利,所以牌照价值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与其他金融机构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牌照价格相比,一张期货公司的牌照现在顶多值数百万元,一些交易量小的可能更便宜。

  更甚者,潜在投资者已经越来越不愿意购买期货牌照。不少交易排名靠后的公司数年来坚持下来,一是还有些憧憬值得等待,另外一个尴尬就是股权没有人接手。

  行业领跑者如中期、永安,更是不愿意收购其他的公司,推动行业内部洗牌。

  外资曾经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大买家,但是随着2007年的临近,外资有能力设立独资公司,花钱买一张有可能附送资金黑洞的期货牌照,还不如从头开始。从CEPA允许外资进入中国却少有响应可以看出来,外资觊觎中国市场,但对中国的期货公司没有什么胃口。

  在金融期货推出前,

证券公司可能愿意通过收购期货公司来完成股指、债券等期货交易,但是大调整中的证券公司自身难保,还有能力拿真金白银换一个现在每年要亏损的期货公司吗?

  而且,即使金融期货推出,现有的期货公司能否分一杯羹还在两可之间。至少现在已经有外汇市场的远期交易,以及银行间市场的债券掉期等衍生产品就是期货公司不可以涉足的,而一个新生的货币经纪已经开始在这些领域施展拳脚。不能否定监管层就没有让货币经纪代理金融期货的念头,那时候抱着期货公司牌照的股东们可能会发现,一直以来以为值钱的金融牌照,原来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了。

  而期货牌照值几百万的原因就在于,这些牌照有可能让公司参与金融期货的交易,或者可能被外资收购。

  没有救世主,也没有万灵药。把现有的交易做好,获得足够的盈利能力是期货公司赢得生存的唯一途径。期货公司太多的解决办法也许不是转让,而是大量的退出。韩国拥有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股指期权,但只有七家期货经纪公司代理业务。也许大量公司从这个行业消失,才是期货公司牌照升值的时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