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正文
 

铜行业调控再出招 铜精矿进口可能实行许可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09:07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赵彤刚

  铜冶炼业内人士昨日透露,中国可能将从2006年1月1日起实行铜精矿进口许可制。此举将使政府对进口货物进行有效监控,防止冶炼厂收取过低加工费。

  该项政策是我国为使铜业投资降温而采取的新举措之一,据冶炼厂人士介绍,从明年
1月起,所有冶炼厂都必须由地方经贸管理机构取得铜精矿进口许可证。如果冶炼厂加工费太低,可能不会得到许可。政府可能只允许较大的冶炼厂直接进口铜精矿,以便在2007年年底前关闭一些时间较久的冶炼厂。据预计,到2007年年底,国内铜冶炼能力将较2004年增加205万吨,达370万吨。

  中国铜消耗量占全球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现货铜精矿买家。中国2005年前10个月铜精矿进口较2004年同期大增40.8%,达330万吨。为了调控铜行业,此前

国家发改委已对铜冶炼业发出预警,并联合五部委发文对铜行业进行调控。同时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将取消铜精矿进口加工税收优惠政策。此前只要出口铜制成品,炼厂进口铜精矿可免关税。

  新政策实施后,炼厂加工和精炼费用将会得到支撑。据报道,国内铜冶炼厂已同海外矿商达成协议,协议规定2006年加工费用介于每吨90至93.5美元,精炼费用为每磅9至9.5美分,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之间发货费用为略高于110美元与11美分;而2005年报价分别为每吨83.5美元与每磅8.5美分。据贸易商反映,由于现货供应减少,过去一个月现货铜精矿加工费已下降了12%。中国铜精矿现货加工费上个月降到每吨165美元/每磅16.5美分左右,5月曾达到每吨200美元/每磅20美分的纪录高位。

  洛阳铜业资深金属分析师张雪峰表示,铜精矿实行进口许可制出乎其意料。此举一旦实施,铜精矿进口业务将集中到一部分企业手中,就如氧化铝进口业务只有中国铝业、五矿集团等少数企业有资格经营一样。这可能会导致一段时期内铜精矿进口下降,国内铜产量将降低,相应地铜进口需求则会增加。因此,此举客观上只是调整铜精矿与铜进口比例,因而对国内铜价影响不大。

  昨日上海期铜低开窄幅震荡整理,终盘小幅收低。其中主力602合约以39950元开盘,以39930元报收,下跌230元;现货601合约收至40200元,下跌160元。市场成交量进一步萎缩,持仓量小幅下降。在年末清算压力与低库存等利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目前LME铜价维持高位震荡。这也导致国内市场方向不明,观望气氛浓厚,预计这种格局短期内仍可能延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