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国储铜价之争 > 正文
 

沪铜暴涨国储拍卖未奏效 基金没有资格参与拍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6:1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11月30日是国储第3次拍卖的日子。与上次截然相反,当日上海期铜一反国储第2次拍卖时的暴跌,而是演绎了一番暴涨行情。其中,0601合约创出合约新高37770元/吨,最活跃的0602合约报收于37030元/吨,比前一交易日上涨990元/吨。0611合约涨幅甚至过千元,高达1280元/吨,报收于33480元/吨。

  而昨夜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月期铜合约以4214.5美元/吨开盘后,小幅上扬,截至
北京时间21时44分,该合约报4241.5美元/吨,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7美元。本周二,该合约一度创下4270美元/吨的记录新高。

  据参与此次拍卖的官员透露,此次2万吨现货铜中共售出13965吨,每吨价格在37150-38400元之间。昨日首批成交的铜达100吨,价格为38200元/吨,而国储制定的底价为37400元/吨。

  昨日参与现场竞拍的某铜业公司总裁何先生告诉记者,此次拍卖中有超过5000吨铜流拍。其中,很多铜主要存放在陕西533库,入库时间长达12年(在1993年入库),且属于当年小厂生产,本身材质比较差。在目前国内铜现货供应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这或许可以解释铜为何流拍。除了铜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对于在南方的铜加工商来说,他们除了必须支付不菲的价格外,还将支付一笔高昂的运费。

  何先生的公司在铜业营业13年,这次是他第2次参与国储铜拍卖。此次拍卖中,该公司在38100价位上竞拍到了1000吨1998年入库的菲律宾生产的铜。他说,“我们公司每个月都需要1万吨铜,且与客户有合约。为应对内地铜市的不断变化,我们现在通过进口铜转卖到美国、中国台湾等市场,而竞拍内地铜供给内地厂商,也可以减少些损失。这几乎是目前最为两全其美的办法了。”

  市场传言,有部分投资资金故意推高现货拍卖价格而操纵期货行情,一方面其可以将拍卖所得现货马上在资源紧张的现货市场中消化,另一方面,用拍卖成交价格偏高的题材推高期价,以帮助期货市场大量短期多头头寸实现丰盈利润。何先生向记者否认了这一传言,他表示,基金并没有资格参与拍卖。

  记者了解到,市场人士早先预期此次拍卖价为37600元/吨,而昨日38000元/吨以上的竞拍价似乎有些过高。由此,这引发市场现货供应将持续紧张的预期加强,在此刺激下,沪铜期货昨日出现补涨行情。

  然而,按照(伦敦现货价×进口

汇率×税率×
增值税
)公式估算现货铜的进口成本,(4260+160+60)×8.11×1.02×1.17=43360元/吨。也就是说,目前中国企业到国外进口一吨铜需要花费43360元,而国储拍卖的最高价为38400元,大大低于进口价。

  资深分析师盛为民向记者表示,相对于国际铜价来说,此次铜的拍卖价并不算高。但对于国内铜加工企业来说,要消化、适应该价格至少要花3个月时间。何先生也赞同了盛为民的看法。他表示,国内现货铜价格在38500-38800元上已维持了2到3个月,可以说是比较正常的市场价格。即使国储以后不拍卖铜,国内铜价还是会回升到39000-40000元内。

  昨日沪铜的大涨还受到了伦盘的带动。LME期铜价格本周二在基金买盘支撑下触及记录新高:4270美元/吨。3个月期铜收报4253.5美元/吨,较周一收盘价上涨36美元,但较稍早触及的记录新高4270回落17.5美元。

  大连一交易员告诉记者,以对冲基金、指数基金为首的基金已发起对基本金属全面迈入之势,基金买盘也推动期铅刷新记录高点,期锌和期铝则触及逾10年来最高水准。

  LME一交易员则称,期铜价格一飞冲天,其他金属期货紧随其后。当前市场人气如此之强,4300甚至更高水准也并非不可能,不过期铜的综合交易收盘水准必须先达到4250美元,在未来几日需进行整固。也有交易员表示,铜价每次下跌后均会回升,这暗示未来还有更多上涨空间。自7月以来,铜价已上涨逾30%。

  记者发现,在前两次拍卖结束后,国储局随即在当天下午发出下一次的拍卖公告,而此次拍卖结束后,国储并没有发出类似的公告。但市场人士仍旧预计,国储可能在到12月中旬的拍卖活动中,出售库存中至多10万吨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