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颠峰对决殊途同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3:24 证券日报 | |||||||||
一德期货 李华权 今年10月底,正当国际铜价在高位区间展开震荡时,新华社的一则报道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中国国储为了“缓解当前国内铜供应紧张状况,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而将入市干预铜价。
铜价未受抛铜事件打压 在此报道前一周和当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猛增3.1万吨,表明国储在公开消息之前已开始在期市上运作。随后,国储又发布两期竞价销售公告,分别在11月16日和23日销售2万吨国家储备铜。面对国内外市场人士的质疑,官方声称的抛铜数量也在一路攀升,由最初的8万吨一路到目前的130万吨。 可是,LME铜价不仅没有因为国储抛铜事件而受到打压,反而在基金买盘的推动下再度飙升。在国储公布抛铜消息后,LME铜价越过试探了一个月的4000美元/吨关口,而后又急速上升到4100美元/吨以上站稳。在市场其他投资者参与较少的情况下,基金无疑是推动铜价的唯一力量。目前LME铜市已由从前的多空混战演变成为基金与国储之间的颠峰对决。那么,谁会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最终胜利者呢?虽然谁是最终胜利者现在很难定论,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可以确定的。无论谁胜谁负,铜价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殊途同归。 目前,国储与基金采用的是不同策略。国储除了一开始紧锣密鼓地在上海交易所投入库存,显示了言出必行、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外,接下来的抛售不仅数量少,而且时间周期较长。于是市场对国储这样的做法产生新的质疑:国储是不是在虚张声势啊?面对这样的质疑,国储根本不为所动,仍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步的付诸实施。因此,虽然表面上国储落于下风,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付胸有成竹的样子。国储用的是以不变应万变、后发制人的招数。而基金则不然,闻听国储抛铜消息后立即针对国储在LME的空头头寸发动攻势,试图以价格的上涨逼迫国储就范。整个价格的变化给人的总体感觉是国储越是增加抛铜的数量,基金就推动价格涨的越高。基金采用的是主动进攻、先发制人的策略。 事实上,斗争的焦点并不在于双方选用的策略,而在于双方是否有执行自己策略的能力。于国储而言,现在的沉稳究竟是因为万事俱备、不急于出手还是因为需要争取时间备货以兑现承诺呢?而于基金而言,首先发动攻势固然能获得主动,但一旦国储真的拿出货来,势必无法也无力接下如此多的现货。通常意义上不会接货的基金不仅将丧失在铜市的主导地位,而且将不得不承担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悲惨后果。 不难发现其实决定胜负的关键就在于国储能否拿出足够的铜用于交割。据业界猜测,中国国储很难拿出太多的铜来实现其抛铜计划,原因包括国储储备不足、去年已经向市场释放一部分等。但这些猜测都忽略了一点:国储是国家物资调控的枢纽部门,必要时完全可以动用全国的力量去完成国家的意志,这也正是国储的神秘所在。如果中国这次真的要捕杀铜牛,那么国储抛铜很可能是不惜余力。基金或许强大,但想对抗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还未必胜券在握。 期铜牛市的绝唱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储一定会调动所有的力量去完成这次“平抑价格、调节供求”的任务。而且国储根本没有必要动用全部力量。目前,库存已经达到13万吨以上,超过了四周工作库存的警戒水平。如果国储再向海外市场交付精铜,无疑将逆转全球铜供求关系。暂且不说基金是不是会接下中国国储抛出的铜,至少基金要衡量在供求关系已经逆转的前提下自己是否需要改变交易方向。传言中国国储在LME市场的被套空单的到期日是12月份,按国储目前的动作看,在12月21日交割日到来前把铜运到LME仓库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目前还不能说基金一定会取得颠峰对决的胜利。 从价格趋势的演变来看,国储和基金无论谁战胜了谁,结果很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最终仍将导致铜价转入熊市。如果是国储的铜击败了基金的美元,铜价必然应声而落,出现暴跌也并不出乎意料;如果国储拿不出足够的铜或者基金将国储抛出的铜全盘接下,则看起来是基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过,获胜后的基金还能继续做多吗?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国储拿不出那么多铜,则必然要砍掉其在LME的空单,价格也可能因此再攀新高。但是,如果连中国国储都不能抗拒基金,那么市场中将不会再有资金出面做空。缺少了对手和盈利模式的基金也不会自己把铜价越炒越高,最终落得个骑虎难下的尴尬结局。因此,即使这次基金逼空成功,那么也将是基金在本轮牛市中的绝唱。胜利之后的基金很可能马上开始改变其持仓性质,在历史高位迅速完成多翻空的过程;如果基金接下国储抛出的铜,则其持有的大量现货铜将被市场所密切关注,到时候,基金想不做空也是不行的。 无论最后的结果是哪种情况,铜价都很可能转入下跌。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储与基金的对决只是期铜牛市处于颠峰时,市场多空力量之间的一次最激烈的碰撞而已。碰撞过程本身可能惊心动魄,但是碰撞的结果却殊途同归。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