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单成为操作工具 伦铜主力控盘迹象明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0:08 中国证券报 | |||||||||
国联期货研究中心 陆承红 10月中旬,瑞富事件造成了铜价大幅波动,紧接着10月底“国储事件”开始浮出水面。这些事件虽然没有对铜市总体趋势产生破坏,但是却影响了铜价运行节奏。 技术性操作特点明显
在铜价整体运行中,技术性操作特点非常明显。自从去年10月出现大幅跌落之后,铜价就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上升通道。今年5月下跌到3000点,调整完毕后,上升通道斜率发生了变化,铜价进入了一个加速上升通道。而当库存增加,价格调整到3500完毕之后,斜率再次加大,上升通道再次加速。 应该说主流多头资金操盘手段非常高明,在利用高升水维系住商品指数基金后,利用相对标准的技术走势得到投机资金认同。通过在轨道上端获利回吐,在轨道下端尽力支撑,使得CTA基金不断强化技术运行模式,最大程度地推动资金流向。 在调整形态完成上,尤其是5月以来上涨中,先后出现标准的锯齿下跌调整(6月17到6月30)、穿头破脚调整(8月16到9月16),以及扩大的三角形调整(10月11到10月28,也可称钻石形态),其运作技巧非常老到。目前从形态上分析,5月以来上涨还难以勾勒出完整浪形结构。不过随着上升轨道斜率越来越陡峭,修正走势已经呼之欲出。 仓单成为主力操作工具 在技术性操作中,主流资金操作手法更多利用了心理上的反向;而在库存仓单运用上,也多了一份诡秘。库存增加信息一般会传导为价格下跌心理,但是7月底以来的价格上涨,是在库存不断增加氛围中完成的,主力采取逆散户投资心理进行操作。而当国储宣布将陆续抛售库存,上海仓单大幅增加,价格构筑“钻石”反转看跌形态之时,主力却再次逆市场心理而动,引导投机资金跟进,推升价格再创新高。 在运用注销仓单方面,主流资金更是得心应手。主力控盘资金经过一年多运作,资金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吸纳库存能力也大大提高。目前LME库存中绝大多数其实都属于实力机构的“囊中之物”。在9月份回调中,注销仓单在3000吨以下,显示给大众一种“多头实力已然不济”的假象,配合价格回落,下跌形态跃然纸上。不料在价格从3490一飞而起之际,注销仓单也开始大幅增加到近2万吨,并连续出库造成总库存下降,使胶着的价格随之再度上升。 仓单成为控盘主力手中轻轻抖动的一张纸牌,成为操作工具。或退缩吸筹,或拉升派发;或引诱、或洗盘,不一而足,极尽能事。 上海与伦敦市场联动趋弱 由于国储在国内市场放货总量已经超过了8万吨,国内预期铜价格在短期内受到压制,因此伦敦市场上涨对上海市场引导作用趋弱。由于内外两地差价巨大,进口量极有可能出现去年夏季的“地量”。而今年10月中国精铜净进口不到7万吨,未来一个月内国外生产商库存将会出现增加,这个库存最大可能就是加入到LME库存中去,这将考验国外资金接盘能力。现货升水已回落到190,应该是现货入库最直接信号。 目前国储具体放货量仍旧无法得知,所以国内进口通道何时能够恢复,也无法具体估算。对于参与反套交易的资金来说,目前入市最大风险是时间因素,因为迁仓成本是每月亏损。而国储事件影响消除后,内外差价必然从扭曲中进行回归。其中关键是国外经纪行对国内外盘交易是否“信用”依旧,套利盘是否有足够耐心忍受。 当然伦敦价格出现暴跌,是国储和套利者皆大欢喜的局面。国储能够完成自己平抑价格的目的,而上海价格跌幅也会远远小于伦敦,对套利者形成好局。但这构筑在国储放货量能够继续上升基础上,且中国进口需求急剧停顿,库存聚集到伦敦。 铜市运行节奏被人为改变 国外资金针对传言的“国储抛盘”进行强行挤仓,而国储运用国内市场进行回击,已经人为改变了铜市运行节奏。瑞富事件是偶然发生的,但国储事件却绝非用偶然来轻易解释。虽然这次损失比不上以往,但是其中种种失误以及弊端应该引起重视,毕竟中国未来原材料需求之路依然漫长。原材料定价权旁落国外机构手中,国外生产商却在边际角度方面下工夫,在供求紧张局面下用低产量来维护高价格,从而维护住了高利润。 而对于中国来说,要摆脱这种尴尬处境的愿望是急迫的。但进行反击时既要充分运用智慧,也要考虑自身实力。而如果在操作计划中夹杂了个人利益,那么计划最初拟订就会存在破绽,成为被攻击对象,这实在值得深思。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