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储拍卖2万吨铜效果未现 铜市供应依旧紧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0:2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洛铜集团  张雪峰

  虽然2万吨储备铜已顺利拍卖出,但上周供应紧张格局并未明显缓解,除铜价还在上涨以外,一些高等级电解铜供应甚至更为紧张。

  拍卖价高出预期

  11月16日,国储局在京集中竞价销售2万吨储备铜。虽然无一流标,但用“希望很大,失望更大”这句话来形容与会铜消费企业,是最贴切不过的。此次拍卖底价大部分为37800元/吨,最低37500元/吨,而当天长江现货市场平均铜报价为38410元/吨,考虑到75元/吨的出库费用及10年之久的存放期,对那些有长期合同的铜消费企业来说,这样的拍卖价格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库存增加充满疑惑

  11月1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数量连续第三周增加至74272吨,已经超过LME和COMEX铜库存量之和。具体而言,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主要发生在国储天威仓库,二是库存基本都是以注册仓单的形式来增加的。如果说铜库存主要增加在一家仓库有可能和货物来源或与仓库的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等条件有关,那么库存主要以仓单的方式增加就使人充满疑惑了。11月1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74272吨的铜库存总量中,仅有不到4000吨的库存是以非仓单形式存放,而此时距CU0512合约最后交易日还有几乎整整一个月时间。根据上海期货交易所定点仓库的相关管理规则,注册为仓单的电铜仓储费为每天0.25元/吨,非注册仓单的电铜仓储费用仅为每天0.20元/吨,在仓单注册程序并不复杂情况下,每天0.05元/吨的仓储费用很容易节省。在距离交割日前很早时间就将仓单注册,而且是在货物入库时就直接注册成仓单的行为,恐怕很难用一般交割的商业行为来解释。

  笔者认为,将大量商品直接注册成仓单,除了向市场明确表达出一种交割的信心和决心之外,恐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利用已经注册的仓单进行质押,包括在银行系统以及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系统,利用仓单进行融资而进行其他经营活动,从而达到其他目的。

  担忧上海铜交割质量

  虽然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数量不断增加,但市场却开始担忧国内电解铜交割的质量问题。由于上海期货交易所并没有对铜、铝交割品种的存放时间进行具体限定,而只是限定了品牌,那么一些符合交割品牌而存放时间较长的商品可能就会流入交易所的交割程序。虽然长时间的储存并不会影响到铜的品质,但是必将增加熔铸过程中的金属损耗,从而加大了用铜企业的负担,同时存放时间较久的电铜对于相当一部分的高品质铜材产品也不适用。

  因此,目前市场开始对未来国内交割的电解铜品质感到担忧,尤其是对于近期市场上流通的电解铜,因为高纯阴极铜数量近期越来越少。由于国内外铜价倒挂现象越来越严重,亏损不断加剧,遏制了电解铜的进口。上周LME现货铜价已经达到4420美元,而国内价格还是停留在39000元/吨,除了国家政策性质的进口外,企业或者贸易商的确没有进口动力了,这使得市场上流通的进口优质电铜数量非常少。同时,据一些贸易商反映,近期国产的高纯阴极铜也有所减少。因而总体而言,市场将进一步密切关注国储动向,特别是本周三第二次竞价销售储备铜一事。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