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基金对赌中国国储 高调抛售铜价不跌反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14:3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徐可强 上海报道 哈姆雷特说,这真是一个颠倒混乱的年代。在上海、伦敦买进或者抛出铜块的那些投资者们——或者叫投机者更合适,想必多少也有如许的感慨。 在北京,被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隐性库存持有者中国国家储备局宣布,将抛出“远
双城记的故事还在继续加码。本月16日,国家储备局将公开拍卖两万吨库存铜,同日上海期货交易11月期铜合约交割,LME铜期权也将到期。 高潮就要到了。 国储高调抛售 国家储备局首次这么高调地站在聚光灯下展示自己。 11月9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挂出消息,国家储备局物资调节中心宣布将在11月16日公开拍卖2万吨铜。 这是国储组合式干预手段的最新一个桥段,此前的10月31日,国储局就宣布将向市场抛售5~10万吨铜。 首先动手的是在期货市场上。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公开数据显示,10月28日上期所铜库存突然快速增加1.4万吨,11月4日再次增加1.7万吨,11月11日又增加0.97万吨。半个月之内,上海的仓库里增加了4万吨铜。 这个数字接近11月7日中粮期货在上期所建立的空头头寸。国储物资调节中心负责人王会民已经证实,中粮期货是国储抛铜的一个通道。 王会民表示,国储抛售的目的在于:一是缓解铜需求紧张的局面;二是抑制铜过快的产能增长,配合国家对铜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尽管没有点明,但缓解了需求紧张则铜价必跌,而铜价下跌才能抑止那些快速膨胀的投资铜冶炼行业的冲动。 华夏期货的何伟指出,在上周结束的LME铜年会上,世界最大铜生产商智利的Codelco首席执行官JuanVillarz表示铜价将下跌至2260美元,该公司因此为了降低成本而压缩其产量。此时国储开始入市干预,可能促使铜价走低。 荷兰银行ABNAmro环球商品分析主管NickMoore更是判断,一旦铜价开始下跌,将十分剧烈。他预计到2006年时,铜价会比现在下跌40%。 但是国储史无前例的高调让此次干预多了些特别的色彩。相对于以前国储主要通过中粮期货“安静”地买卖期货合约来影响价格,此次国储似乎更愿意明确传达自己的声音。甚至有外电称,国储官员公开表示国储手中持有130万吨铜。这样的数字,在此前是被当成“绝对机密”而拒绝对外透露的。 铜价不跌反涨 遗憾的是,国储前所未有的高调入场并没有产生其希望看到的结果,国际铜价没有因为库存增加、中国抛售而降低,反倒节节上升。 11月11日,LME3月期铜正式击穿4100美元的阻力位,再度创造历史上最高的铜价。上期所期铜的主要合约0601合约,也在11月14日创下历史最高的每吨37650元的天价。 相对于9月份前美国宣布动用石油储备后,国际油价随即回落,中国国储对铜的干预目前来看遭到了狙击。 前述Codelco首席执行官JuanVillarz在LME年会上表示,未来铜的供给需求将发生变化,开始转向供大于求。汇丰银行的基本金属展望报告中预测,“随着铜矿恢复正常开采,我们预期铜矿产量明年将增加8.0%,至1650万吨。”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也估计,从2006年开始,铜开始过剩。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铜价在2005年底还在不断攀升。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国际投机基金的作用。尽管相当多的国际咨询机构还在借用中国的强烈需求推断铜价将继续上涨,如曼氏金融ManFina ncial金属分部执行副总裁FredDemler认为,低库存、市场供需紧张和世界上最大铜消费国中国的巨大需求,都支持铜价在目前高位上继续走强;巴克莱资本在上周末的一份技术分析报告中,已经将铜价中期目标定在了4500美元/吨。但是相当多的研究人员认为,铜价突破4100美元大关,主要原因就是国际投机基金在跟中国国储对搏。 格林期货首席分析师于军礼认为,投机基金不相信中国国储有足够的现货铜,因此开始利用国储抛售的时机拉升铜价。如果国储真在伦敦卖空而无法交割,投机基金可以直接获利;如果国储可以交割,则持有铜,等待国储补库时以更高的价格卖回。 Bache Financial的分析师麦克米伦说:“国储局明显试图以口头方式压低铜价,但做得并不高明。我认为他们的库存压根就没那么多。” Numis Securities的分析师梅尔则指出,“中国方面宣布将卖出大量铜期货部位并意图对这些空头部位进行交割,但市场并不领情。” 究其原因,于军礼认为,国储每次抛售的规模过小,影响很快被市场消化,如果一次性大量抛售数十万吨,并且能顺利交割,则有可能重创投机基金,毕竟基本面上国储更加有利。“要对市场产生影响,它国储需出售10万吨以上的铜。”Calyon环球投资的分析师Maqsood Ahmed估计。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