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 > 期市要闻 > 国储铜价之争 > 正文
 

国储VS基金博弈刚开始 国储抛铜效果初步显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09:57 中国证券报

  编者按

  近年来,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飙升,LME铜更是突破4000美元大关。除了供需基本面因素外,国际基金疯狂炒作“中国因素”,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为了平抑铜价,国家储备局近期释放部分储备铜,进行反周期调节,并向国际炒家发起反击,一场真正的博弈开始了。

  国联期货 陆承红

  这两周来,国内外所有与铜有关的行业都在关注着“中国国家储备局将释放铜库存”这一消息的具体进展。上海铜库存经过两周大幅增加后,国储专用跑道中粮期货席位处终于在周一出手抛压了。当天上海铜价因此被压低收盘,不过当晚国际铜市虽然一度滑落,但是终盘依然收平。难道真如外电所评论的一样,国储抛铜起不了作用吗?

  国储可释放库存有限

  前几日有专家和政府官员参加的“铜行业座谈会”形成了共识,认为居高不下的铜价已经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政府部门(国储)应该适当释放库存,缓解国内供需矛盾。在这种背景下,国储动作明显带有了政策味道。但是在全球目前供需环境下,国储动作更多只是表明了一种干预态度,而干预背后可能是一种无奈。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公开信息仔细分析一下国储这三年来动作:2002年国储通过国际市场买入20万吨;2003年开始在现货市场慢慢释放,数量不详;2003年下半年,国储重点转向期货市场,其中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通过上海期货市场释放近10万吨铜,2004年8月约交割了3万吨铜到LME注册仓库;但是2004年12月以及2005年3月,国储分别从上海期货市场收储2万吨;2005年5月份以现货方式释放出1万多吨,2005年7、8月又从上海期货市场补回1万吨。这次,国储准备在上海期货市场交割约4万吨铜。

  从2004年底国储补库动作大致可以判定,2002年的20万吨收储已经释放完毕。自此国储铜库存规模已经回到2001年状态。如果按照年消费量10%进行储备,储备应该在20万吨左右(2001年中国消费量236万吨)。但是毕竟库存不能清空,否则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能会有影响国家安全风险。在这种情势下,外界传言的8到10万吨铜将掏出国储不小家底。而这个数量只能缓解,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供需,因此缺乏一锤定音效果。

  国储抛铜仍起一定作用

  我们知道,理论上上海现货升水会由于临近每月15日交割而出现每日递减,而这两天面对库存增加,上海现货升水却存在走高迹象。笔者发现,国储这次抛压月份是0512合约和0601合约,目前上海铜还是逆价差结构,国储为什么选择在较低价格的远月合约进行抛压,而不是选择在11月或者现货市场释放库存呢?按照在远月交割情况,国储将少收入2000万元以上。

  也许国储想通过这种集中打压方式,来达到敲山震虎目的;或者后期会再次选择在现货市场释放库存,打压现货价格。所以在没有进一步动作情况下,局外人对这样操作方式显然不太容易理解。那么是不是国储本次行动会毫无效果呢?也不尽然。目前国内外价格存在巨大落差,从内外盘套利模型可以发现,两地价差达到3000点以上,而且由于国内隔月升水小于伦敦,使得反套交易处于迁仓受损状态。远期月份差价曲线在近期曲线上方,移仓形成成本增加,而这将会抑制国内反套买盘冲动。或者反套买盘会尽量避开前面几个合约,而选择更远月进行交易。那么在国外市场空头头寸也会相对较远,不会因为集中在三个月期内而受挤仓风险,从而相对切断了国外多头主力挤仓中国抛盘的土壤。

  极大价差也体现在进口铜现货点价亏损局面上,目前点价亏损情况已经和8月份相若,一方面这样的价差可能依然阻挡不住融资性质的进口。那么加上国内现有库存、产量,将可以保持国内供应方面不出现短缺。另一方面,一些铜消费企业看到目前差价状况,可能会选择在国内期货市场买入,而将进口精铜长约合同回售给生产商,或者借贸易商之手进行交割进LME仓库。这种流转等于是国储铜借助消费商间接在LME进行交割,省却了装船起运步骤。如果LME未来出现零散交割入库,大概就属于这种性质,这是国储隔山打牛之法。LME库存如果增加,当然会再度考验外盘主力多头接货能力,或者就此引起部分多头连锁反应,促使价格产生回调整理。

  供求关系仍是焦点

  国储抛压短时间加大了国内供应,会使价格受到压力。但是内外之间价差扩大,导致进口点价亏损放大,进口铜入关量将受到冲击而萎缩。而国内消费目前依然保持平稳,那么随着时间推移,这必然使国内宽松供应状况发生改变,内外价差必然产生回归。

  而同时国际价格还在主力多头掌控中,他们认为国储放铜是一个不可延续行为,短时间供应增量可能依然难以撼动多头稳定获利的现货升水机制,他们等待的也是一个可以承受数量、价格位置以及压力消退时间。他们坚信在目前供求关系仍然较为紧张状态下,通过控制库存方式所得到的依然远远大于未来可能失去的。在这种理解下,在国际铜市主力多头支撑下,国储抛铜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会慢慢消除。市场在经历“外力”冲击后,将重新纳入自己走势中,而未来供求关系仍是焦点。

  据最新消息,国储准备在11月中旬拍卖现货铜,走出了平抑铜价的第二步棋,相信还有后续手段。关于国外经纪商所传“国内机构30万吨空头被套”,笔者认为只能作为传闻,而不能当作交易依据。毕竟在金融市场上,老外更喜欢运用尔虞我诈手段。不过国字头企业还是需要对“主观的盲目性交易”引起重视,防止落入国外资本陷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